"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爲何王安石爲何看不上李白?

王安石為何看不上李白

北宋文人中,有很多個性人,甚至是怪人,王安石就是其中之一。眾所周知,他曾經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組織並策劃了一場經濟變法,結果以失敗告終。不用說,被他得罪的那些官員自然是恨他了,那些無辜的百姓在改革中失去利益自然也難說王安石的好話。

拋棄變法不說,單就一個文人來看他,王安石也實在怪,他絕不人云亦云,大家都說李白是詩仙,詩寫得如何如何好,可是,王安石不這麼看。他對李白評價不高。人們問他如何看李白,他說:“才高而識卑,其中言酒色蓋十之八九。”他認為李白欣賞的東西基本屬於低格調,比如說,這個人天天都要喝酒,“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酒有那麼好嗎?至少格調不高嘛。再比如說,美女,李白最愛談美女,也就是那麼回事嘛。

王安石為何看不上李白?這與王安石這個人的性格有關。王安石身上有一種傲氣,一般人他真看不上。而且他的性格強硬,自信而狂妄,做事頭撞南牆都不肯回頭的那種人,大家可以再重溫一下王安石“座右銘”:“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說得特別狠。在他最得勢的時候,夜裡面有事竟然敢於騎著馬風風火火地闖皇宮宣德門,門衛不幹了,不讓他進去,王安石破口大罵,硬闖。明明出自己錯了,事後,還要請示皇帝逮捕門衛。皇帝還真同意了王安石的做法,下令對門衛杖刑。

王安石這個人又是個工作狂,不好色。而且生活上極不講究,經常一年都不洗澡,衣服髒得有臭味,蘇東坡說,“人能安閒散,耐富貴,忍癢,真有道之士也”,可讓蘇東坡說著了,王安石還真是這麼個人,大談詩書的時候,竟然能夠蓬頭垢面。從王安石這個人相貌來看,“牛耳虎目,目光如射”,黃庭堅還發現,王安石的眼睛很難安靜下來,整天轉啊轉個不停,說明這個王安石心不靜,心動則目動嘛。

這樣一個人,目中無人,看人也好,看問題也好,難免偏頗,他看扁李白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但話又說回來,自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把李白抬上天也不正常,對吧。啟功先生說,李白全集中也有許多“次等品”,還勸學子們“太白遺章讀莫全”。啟功先生對李白詩中不好的一面是這樣說的,贈答的大部分詩的結尾都歸結於:勉勵對方,昇仙,勸人隱居,做官。本來,詩的結尾應該有餘韻不盡,而李白這些詩卻如此雷同。如:“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贈友》),“當結九萬期,中道莫先退。”(《贈從弟》);又:“人生無此樂,此樂世間稀。”(《贈歷陽禇司馬》)“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漢東太守來相迎”(《寄元參軍》),等等。

啟功先生說,李白用古調來表達思想的,如:“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卻秦振奮英聲,後世仰末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澹盪人,指衣可同調。”(《古風》其十)“澹盪”即“倜儻”,系連綿詞。這和左思一樣,必用古人的事情來講,最後再點題。還有:“西嶽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佛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溟。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古風》其十九)他先從山寫到仙,上天,下看,最後才看到這些景象。為什麼不直接“當今洛陽川”如何如何呢?他不肯這樣寫,有他的道理,因為李白所採取的是舊的體格,而詩歌是要給人以形象,給人以比興(陸游所稱“興象”),不好直接議論。他遵守的是漢魏六朝以來的詩歌形式,用借喻、引申的手法,藉助人物故事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態度。

詞人小傳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不久離開漫遊天下,學道學劍。

杜甫說李白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韻》)。是屈原之後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韓愈雲:“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

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為詞的始祖。著有《李太白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