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大跌時,基金應該終止定投嗎?

杜衛寧


市場大跌時,基金應該終止定投嗎?我的看法是:第一,市場在下跌,無論跌少還是跌多,什麼時候跌,你依然要定期買入;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淨值回調的話,你還不能贖回,還要繼續買。

這就有點尷尬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種定投鐵定是虧的,一邊被割韭菜,一邊還要上子彈,換做誰都很難拿得住啊!但是大佬們說了,要專注長期,辦法總是有的。這種辦法就是:在定投的基礎上,加一些底倉。

玩過T+0的朋友都知道,做T前都需要留個底倉,即事先一次性買入一些股票。而用底倉+定投策略的考量在於,在低迷行情下一次性買入,繼續下跌的空間有限,風險可控;同時如果繼續定投,又可以在市場更低位積攢更多籌碼,等未來上漲時賺得更多。而它最大的優勢則在於當未來行情企穩上漲或反彈時,可以獲得雙重收益。

至於底倉多少,同樣需要視市場行情而定,一般的話30%-50%為宜。底倉越高,說明你對未來的行情更有信心,反之亦然。

這種方法其原理和上面的一樣,波段法就有點像底倉+定投,只是那種“定投”短期內觸發閾值的話就要贖回。

聽上去好像挺難懂,其實說白了就是降低風險罷了,但切記絕不是為了提高組合收益。我們都知道衡量基金的指標中有叫做標準差和夏普比率,前者大概就是指基金的波動程度,而後者就是基金每波動多少單位所帶來多少單位收益。所以如果要做好組合均衡,這兩個指標我們需要更加關注一些。

舉個極端的例子,股票從長期來看,夏普優於債券,但標準差卻遠大於債券。所以你要保證你的組合收益,夏普不能太低;但組合風險要可控,標準差又不能太高。在這種情況下,混合型基金就會比股基或者債基要好。我的另一位小白朋友,他看中了一隻阿爾法對沖混基,也就是在混合的基礎上還要做對沖。

顯然,從淨值走勢看,他這隻基優於指基或股基不止一點點,淨值的日波動率也非常穩定。

增強指數基金(第一個例子)

對沖混基

混合型基金就是大雜燴,股票、債券、貨幣等等啥都有,持倉也五花八門,有的股票佔比超過股票型,自然在大盤走牛時有更好的表現;有的則只配置了債券和銀行存款,於是在行情下跌的時候,這種混基說不定還能上漲。

而對沖呢?以股票多空為例,把1000元資金,買入900元股票A,剩餘現金100元。這時,淨多頭風險敞口為90%。然後再借入900元股票B,並賣空。

此時的投資組合就包含了900元A股票多頭,900元B股票空頭和1000元的現金多頭,累計資產為2800元,對比1000元的權益資本,槓桿率為2.8。

這就是對沖的神奇之處。

從上半年的公募基金數據來看,混合型基金儘管平均收益依然為負,但幾隻排頭兵的基表現依然優於股票。不過,這些基基本都是受到吃藥行情的影響,所以參考意義還是略低一些,但無疑在市場漂浮不定時,混基依然是兼顧收益和風險的不二選擇。

當然,如果未來依然延續上半年這種行情的話,建議大家還是別考慮收益什麼的,保命要緊,固收類的理財或基金會更好些。


小白讀財經


只要判斷準確,市場大跌應該暫時終止定投,甚至贖回持有份額。

基金定投的基本策略是通過長期的分散投資,攤薄投資成本,降低投資風險。一般說來偶爾的市場大跌,沒有必要終止定投。但是任何規則都不要死搬硬套,必須活學活用,否則就是“紙上談兵”。

我說幾個關於活學活用基金定投的規則和容易出現的“紙上談兵”情況,請大家斧正!

1、基金定投可以隨時開始

基金定投雖然有攤薄成本的作用,但是並不是說不計成本。因此基金定投最好是在大盤處於下降通道底部位置附近開始,底部不好預測,但是最好選擇在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10周或3個月)下跌之後,或者處於中位線以下位置時開始。

其他時間不是最好,也還可以,但是必須避開歷史的頂部位置。

2、基金定投必須長期持有

基金定投的設計原則,是通過長期持有來以時間換空間,但是如果您投資的時間恰好是牛市的起點位置,則在牛市結束時就可以止盈退出,而不必等待熊市的到來。象2006年5月的牛市持續到2007年10月,2014年7月的牛市持續到2015年5月,長的一年半,短的不到一年,如果持有兩年以上,損失過半。

3、基金定投開始後不能終止和贖回

基金定投要長期堅持,是指在通常情況下,對於股市不是非常專業的投資者,通過數學和邏輯學的統計、分析、判斷得出的實戰方法。對於專業投資者,或者您能判斷上漲和下跌準確率較高的情況下,沒有必要默守陳規。在市場頂部位置,最好終止定投並贖回持有份額,甚至您對市場感到猶豫的時候,也可以暫時終止定投,直到有更好的把握。

基金是高風險投資,對於風險認知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當之處請預指正。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歡迎閱讀悟空問答,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天涯孤行者


首先,前提假設你購買的是一支正常的,較好的基金。

一般來說,正常的基金,在兩到三年的週期裡,即使跑不贏指數,也會有一定的收益。

在這種情況下,在市場大跌,這支基金低迷的時候,是應該繼續買的,因為定投的模式就需要基金有起伏,你才能夠有更多的利潤。可以看下下面的圖:


所以,建議是不要中止,繼續買。定投的模式就是堅持,計劃定好不要自己主觀判斷,否則很容易影響結果。


天啟量投


市場大跌時,基金應該停止定投嗎?

《HOW ?》



又一個大眾化的好問題,簡單粗暴回覆!

★基金簡單的分一下,公募和私募,私募是有錢人玩的,起步需要投入100萬!另外,還有開放式,封閉式的區分,這些都不用說了,想具體瞭解去上網查!下面,具體簡單一點說說普通人日常最常用購買的基金類型。



1.被動型指數基金,以指數成分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取得與市場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指數基金費率低,效率高,適合長期配置。ETF是可以在二級市場進行交易的指數基金,是購買指數基金的一種非常便利的工具。巴菲特就建議購買指數基金,不是沒有道理的。

2.就是主動型基金,也就是我們平時在騰訊和支付寶及其它基金公司等所購買的基金!這一類基金一般分為: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收益率和風險性也是逐漸增加的!

★下面說說市場大跌時如何處理呢?

1.如果是指數基金,繼續定投不用擔心,熊市定投的份額越多,總比牛市定投賺的多,熊市投入漲到牛市,當然比從牛市投入賺的多。指數基金也是股票的指數,還是股票!國內市場指數有滬深300,上證50等等。不用過多解讀,自己可以上網查。

2.就是指非指數基金,如果你買的是混合型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那麼市場大跌未見止跌跡象,還是賣掉部分或者全部為好,市場明朗時再買也不遲。這些基金的股票所佔比例很高,他們是由基金經理掌控或者團隊來操作的,那麼最後基金不是收益降低就是會虧損,或者延長時期等股票再漲回來!

基金的分類有不同種分法,品種很多,基金公司也很多,需要自己去熟悉!


Acb666


我認為當市場大跌時,基金是否停止定投需要根據定投選擇的基金品種來決定。一般來說,定投會選擇波動比較大的股票型基金。而股票基金又可分為主動型和被動型。主動型基金是根據股票基金投資理念的不同進行的分類:一般主動型基金是以尋求取得超越市場的業績表現為目標的一種基金。與其對應的有被動型基金(通常被稱為指數型基金)一般選取特定的指數成份股作為投資的對象,不主動尋求超越市場的表現,而是試圖複製指數的表現。


當市場大跌時,往往大部分板塊股票價格出現下跌。如果主動型基金經理正好重倉了一瀉千里的比如保千里這種類型的股票,那麼基金淨值將大幅虧損,並且很難恢復。因此主動型基金需要根據基金持倉股票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如果其持倉股票風險極大,建議及時止損停止定投。

反之定投指數基金時,當市場大跌基金淨值下降時,定投基金反而可以用同樣的金額購買到更多的基金份額。因為股市行情長期來看是持續向上的,在股市低迷時積累更多的基金份額,當股市上漲時將獲取更大的利潤。此時就應該堅持定投,跌的越低越要加大定投金額。



其實我們需要以平常心來看待股市的漲跌,股市的漲跌就像四季輪迴一樣。我們必須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在股市漲跌中都能有所收穫,就像在四季中都可以發現美景一樣。就像下面的詩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理財小小白


自2003年接觸基金以來,已經十多年了,基金這一投資品,讓我歡喜讓我憂。行情上漲,基金上漲,很開心!行情下跌,基金下跌,很沮喪!一路走過,讓我收穫頗多。對於題主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市場大跌不應該終止定投。為什麼呢?

基金定投的本意就是,定期定額的投資,不需要像選股票那樣,選擇進場的時機、進場的價格。定投的時間一般是每個月投一次,大跌的時候扣款,可以買入更多的基金份額。

舉例來說,每個月定投1000元,第一次定投的價格是1元,那麼您獲得的份額就是1000份基金,第二個月定投1000元,定投基金的價格因為股市下跌,價格下降到0.8元,那麼您獲得的基金份額是1000元/0.8元=1250份基金,兩個月下來共有基金份額是2250份,當基金價格漲到0.89元時,基金市值是2002.5元,不計算手續費的話,還掙了2.5元。

基金定投適合餘錢投資。就是一個家庭,可以拿出全部收入的10%至20%作基金定投,可以長期投資,最好是熊市盡力爭取獲得儘可能多的基金份額,可以在牛市的末段選擇獲利了結。然後再進行下一個時間段的定投。當然,這是一種理想的情況。

市場大跌正是以很低的基金價格定投買入,長期下來,可以獲得更多的基金份額,所以,結論就是大跌的時候也不可終止定投,特殊情況除外,比如說你就急需用錢,而且非用不可,那就是不管盈虧與否,都要贖回變現。

基金定投,是一種長期投資,也是剛剛接觸基金的投資人非常好的一種投資方式。而且市場大跌的時候,我們應該開心才對,因為可以得到更多的基金份額,等待市場行情回暖,我們就可以獲利了。


財富滾雪球


市場大跌時,不應該終止基金定投。

投資是一種心性的礪練,投資模式往往越是簡單越有效。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時間投入固定金額的投資模式,它的特點是被動扣款,節省精力,它的核心是貴在堅持。

投資大師格雷厄姆有個“市場先生”的描述,假設你在交易所面對一個“市場先生”,他每天給股票和基金提供一個價格,有時他很高興,感覺前景美好,就會給出一個很高 的價格,有時他很沮喪,就給出一個很低的價格,而他每天的心情是不可預測的。

基金定投就是不管市場先生心情怎麼樣,定時用同樣的金額向他購買基金,如果價格高了就會少得買一點,如果價格低了就會買得多一點,這樣長期堅持下來,你所持有的基金成本就低於市場先生手裡基金的平均價格。

如果有一天,市場先生髮狂了,給出幾倍於原來的價格,這時你就不能再買入,而要把手頭的籌碼全部賣給市場先生,然後靜靜地等待他冷靜下來,再繼續跟他做交易。

因此,要戰勝市場,就要在大跌時堅持定投,等待市場瘋狂上漲時,逐漸賣出基金。


遠方家人987


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出來的。個人認為,當市場大跌的時候,不僅不要終止定投,還是建倉、補倉、加倉最好的機會,你可以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多份額。


市場整體下跌的時候,優質標的會受到市場影響回撤,但會很快回歸合理淨值。如果市場相對穩定,投資者是很難有低淨值吸籌的機會。

但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果這種市場暴跌是持續性的,那麼暫停定投,等待更低位的吸籌是可以的。如果是偶發性的暴跌,那麼不僅不能終止還要加倉。

理論上雖然是這樣,但定投本來就是一種攤平成本的懶人購買基金方式,對於定投完全不用理會市場漲跌,一直堅持然後到牛市賣出就可以了。


小馬說券


在網上可以查到基金的歷史淨值,看看自己買入基金的收益情況。

所謂“強者恆強,弱者恆弱”,一隻基金在沒有更換管理人和管理團隊的情況下,歷史表現是具有代表性的。

特別是近三年的收益,因為三年裡股市由3700多漲到5178.19,再跌到2655.66,再起起伏伏漲到現在的3100多。如果經歷了這樣的波動仍有收益的基金,是可以持有的。


影塵445


首先給出觀點,檸檬認為不應該在市場大跌時停止定投。

理由有如下幾點:

1、我們之所以選擇定投策略,是因為無法準確把握市場波動,因此定期定額買入基金可以起到平滑成本的作用。

2、市場大跌時,基金價格也會大跌,同樣的金額我們可以買到更多的份額,這會攤低我們的投資成本,如果大跌時停止,我們手上買入的籌碼全是高價籌碼,在市場上漲時獲得的收益會減少。

3、市場大跌時往往是散戶恐慌的極點,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這是所有投資者都知道卻大多數做不到的準則。因此市場大跌時應該堅決執行買入策略。

4、世界經濟都在復甦,全球股市整體還是看漲的,基本面不支持長期大跌。

這就是我的觀點,希望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