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會有「亂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斂財」的說法?

飛鴻踏雪3714848


無論什麼職業的人都是有好有壞的,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當然古人說出這句話,肯定也是有根據的。在這裡先給大家講一個道士的故事,在一個深山裡面有個道觀,這個道觀的規模還不小,可是道觀裡面一年到頭也只有一個老道士。

曾經有人專門去問過這個老道士,怎麼這麼大的道觀裡面只有你一個人呢?道士回答,五十多年前自己的師傅帶著師兄們下山去打日本人了,自己當時年齡太小了,師傅便交代他,好好的照顧好道觀,天下太平之後自己和徒弟們都會回來,可是師傅這一走已經過了五十年了,也沒見他們回來,所以至今為止都是他一個人守著道觀。

道教奉行的是,盛世修行,亂世救人的精神,所以說在戰爭時期,道士是以民族大義為重,基本都會積極的投入救國行列,這是他們的責任,也是他們的修行。別的不說就說說中國和日本爆發戰爭的那段歷史中,能叫得上名字的道士比比皆是。

碰到亂世的時候,很多寺廟就會關門避禍,盛世的時候才開門,信奉佛教的人非常多,香火錢肯定是不缺的,所以才說和尚盛世斂財。其實這個話有點極端了。因為在戰爭時期不僅僅是道士下山了,和尚也有不少都是這樣,

直接離開山門加入軍隊打日本人的和尚也比比皆是,明朝時候倭寇騷沿海地區,少林寺的武僧們自願去抗擊倭寇。因此亂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斂財這個話並不嚴謹,以偏概全。有趣的是現在的人們更是相信這句話了,或許是寺廟的商業化氣息太嚴重了,再看看道教,恰恰相反。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無稽之談而已,無論盛世繁華,還是亂世草芥,和尚也好,道士也罷,也都有行俠仗義之人,也都有利慾薰心之輩,又何必一葉障目,以點帶面。人云亦云,不好。


說幾個案例吧,遠的關於丘處機道長一言止殺的事情就不說了,說說近代的吧,也算是對這個問題略作交代。

1938年,坑日戰爭已全面爆發,五臺山法師然秀疾呼:出家人慈悲為懷。吾等出家不出國,保不住國家,佛教、寺廟何存!抗日救亡,僧眾有責!——五臺山佛教救國同盟會成立,48座青廟、21座黃廟1700多僧眾參加了“佛救會”。之後480多名青壯僧人組成了“僧侶自衛隊”,加入到了保家衛國的戰鬥中,八年抗戰期間,五臺山前後1000多名僧人參加到抗戰戰爭中,傷亡慘重,為中國波瀾壯闊的抗戰歷史,寫出了出家人保家衛國的濃重的一筆。

而在這場曠日持久的保家衛國戰役中,道士們也競行忠孝,對國家傾其所有,支持抗戰。在抗戰期間,一些道士一手執香,一手拿槍奮戰在抗日前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龍門派25代傳人田心齋便是其中之一,九一八事變後,田毅然參加了抗戰活動,建立了300餘人的抗日武裝隊伍,積極抗戰,後成立東北抗日義勇軍第十二路軍,人數達萬人以上。1932年不幸被捕,同年10月19日慷慨赴義。

還有著名的狼牙山道長李圓通(諸位熟悉的故事是,狼牙山五壯士,其實在五壯士跳崖後,有兩位被懸崖間的樹木所託,後來就是李圓通道長所救),在國難之際,他亦帶領山上的道士們,毅然投入抗日戰爭中,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這場保土衛國的正義鬥爭中,成為玄門弟子在燕趙大地直接參與民族解放鬥爭的典範。



老麥說說


這個說法,說實話前半句有待商榷,在古代多有藉助宗教名義的農民起義活動,但是名目眾多,不能貼到道士上面。比如東漢末年張角起義,宋代方臘起義,元末白蓮教起義,清末太平天國運動。但是這些宗教名義各有不同,與道教傳統的清修無為不沾邊。就算是隋末唐初的袁天罡、李淳風之輩算是道士,也都是後世傳說演繹的居多,真要說他們跟隋楊的覆滅和李唐的建立扯上多大關係,這個還真說不上。

所以,道教在兩漢以後,無論是在統治者之間還是民間,影響力是逐漸衰退的。皇帝對道士的重視主要體現在煉丹修仙方面,要說道教影響朝綱和統治,那還真的沒有。

後半句就太明顯了,這句說的真是太現實了。到了今天,民間道教跟佛教的影響力相差懸殊。就身邊的人來說,有點什麼事情好多人都會跑去拜佛,我自己也經常去,但求心安吧。


就拿上海來說,幾個有名的寺廟面積都不大,有的門票就要五十。進去以後燒香拜佛,貢獻點香油錢,一般消費不會低於三位數。更厲害的是一些大戶貢獻的香油錢,我在一個有名的寺廟看過功德榜,密密麻麻幾千人有的,前面一些大戶資料詳細,很多是海外、東南亞之類的,供奉有的一人就有幾千萬。這個斂財能力可見一斑。

而且我也去過一些小鎮上的寺廟,有的香火併不旺,但是無一例外都建造的十分雄偉,金碧輝煌,每個大佛、菩薩、金剛、羅漢皆栩栩如生,讓人肅然起敬。

民間信佛的人特別多,大家都樂意每年花點錢在佛事上。以前網上還經常出現寺廟招聘啟事,招收職業和尚,碩士以上,英語六級,月薪兩萬等等,不知道真的假的,但足以看出佛事興盛。還有個當紅主播自稱風水大師,靠著賣佛牌賺的盆滿缽滿。當然,這些比起那些全國聞名的寶寺古剎只能算小魚小蝦了,但是這個佛事欣欣向榮卻是不爭的事實。

現代人事佛,主要還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尋求一點精神寄託。有些人發了大財,中間可能有些損人利己的舉動,內心愧疚,希望信佛來洗脫自己罪過。大部分老百姓信佛其實不牽涉信仰的,只是追求自我實現,比如要考學啦,升職啊,娶媳婦生孩子啦,生病啦,這些事皆去求佛祖,當然,一點貢獻肯定是要的。生活中也見過那種十分虔誠的佛教徒,不吃葷腥,戒菸戒酒,定期到寺廟朗誦佛經。記得有個很有錢的客戶就這樣,她不知是看透了還是懺悔,就很信佛,也特別注重形式,她有一個K金的又寬又厚的大鐲子,上面寫滿了梵文,後來還讓我幫她把鐲子兩邊全鑲了一圈小鑽……

國人信佛,絕大多數都是帶著目的去的。我拜你,你一定要保佑我才成。周圍大多數人每年都會拜佛,唯獨有個朋友不去,我就問他為什麼,他說考大學之前特意跑普陀山拜佛了,結果沒啥用,還是考的很差,後來就不信了。他這樣帶有明顯目的性的在信佛的人裡是普遍存在的。


一覽眾河小


其實前一陣就想談談這個問題,但肯定會讓很多人不爽。哎,我這是年紀大了還是修行進步了,最近很少跟人家對罵,也不太願意有過多的攻擊傾向,所以也就一直沒聊。看來現在是機緣成熟了,還是寫出來吧。讓你不爽,因為我就是年輕。

再提前說明一下,我呢,談的是歷史,知識結構來自民間故事、網絡段子、小人書、玄幻穿越......的朋友儘量就不要參與了。歡迎舉例說明,但請註明出處,正史哦!

亂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斂財。

這條狗血梗以前是沒聽說的。它的出現也就在這一兩年。起因是某個人在山裡面遇見一個高齡老道。嘮嗑中老道說了一句:師兄弟下山打鬼子去了。然後這條信息就出現在網上,激起了很多人的愛國情懷,再經過一些人的推波助瀾,慢慢的就發展成了:亂世道士下山,盛世和尚斂財。

老道究竟有沒有師兄弟?沒人考證。

他師兄弟到底有沒有下山打鬼子?沒人考證。

他師兄弟下山去還了俗還是參了軍?沒人考證。

參加的哪支軍隊?沒人考證。

下山之前究竟說的是當兵吃糧還是打鬼子?沒人考證。

......

就是山中老人的這麼一句沒有任何依據的話,經過網絡的發酵,演變成了整個中華民族5000年,是老道在拯救世界,道士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樑。這是不是有點太扯淡了?

道士,拯救世界的,正史上我們絕對是找不到的。但坑人的,卻是比比皆是。

秦始皇焚書沒坑儒,他坑的是方士。方士就是道士的祖師爺,著名代表人物徐福。他們騙了秦始皇的錢,在背地裡還說秦始皇的壞話,那嬴政君能慣著你嘛,活埋!

實際上道教的產生是在東漢中末期,那時候的主要代表就是:張角、張梁、張寶、張魯。那時候還不叫道教,叫太平道、黃巾軍。亂世道士下山?別鬧了,人家是製造亂世的。

當然了,道士玩的最帥的一票是:靖康之變。

金兵當初圍困汴梁,正常來講是絕對打不下來的,女真人以少數民族起家,總共才多少人?而汴梁城軍民百萬。在外圍還有各路勤王兵馬在彙集。就在女真人束手無策的時候,著名的道家代表郭靖,哦不,郭京出現了。跟朝廷說可以施法召集六甲神兵,打退金人。條件是這個法術實施起來需要大量的處女配合。當然,宋家官人大悅,準了。四處搜刮汴梁城的少女來製造秘密武器。郭京操勞了多日,後來朝廷催他趕快施法。郭京來到城頭一看:這不行,有凡人,你們得把守城的士兵調走,我這神兵才能下凡。於是大宋官兵被調離城頭,郭道士開始施法,然後金兵破城......

這是造成了漢民族幾千年的奇恥大辱。

像煉丹,藥死皇上這種小事對道家來講那是司空見慣的,不值一提,有興趣大家可以查查唐、明、清有多少煉丹的皇帝,吃死的又有幾個。而道家也是中國嗑藥的先驅,五石散,同學們課後瞭解一下。

近代,我們敦煌的大量文物被外國人掠奪走,造成了我們文化上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這都是老道幹滴。

道士亂世下山?中華5000年曆史,你絕對找不出一個有明確記載的!

解放戰爭哪次戰役是道士打的?

日本鬼子碉堡哪個是道士施法端下來的的?

現在也經常有人喊:美國軍艦進南海了,釋迦摩尼為啥不現身?問題是你太上老君不也沒下凡嘛!

關注何老師,抬槓長能耐

實際上亂世道士下山這句話是半點經不住推敲的。但大家熱捧這句話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抬高老道。其實這句話就是個鋪墊,是在為後半句做準備:盛世和尚斂財。

這句梗之所以紅,都是為了罵和尚,捧老道是引子。

為什麼大家都這麼熱衷罵和尚呢?跟罵戲子一個道理,錢太多了。而和尚富裕也是不爭的事實,只不過很多罵和尚斂財的人你真不一定知道和尚多有錢。估計是15年前了,我去五臺山旅遊,寺院裡有活動,就是老和尚在前面走,繞大殿一圈,一個女的為了排在老和尚身後,直接捐了40萬......你捐個萬八千的,到那地方根本排不上號。出來我就感嘆,這要是能當個方丈給個省長也不換啊。至於大家經常罵和尚的其他罪名,古往今來,歷史上有過記載,我本人也見過一些。

所以,罵和尚也沒毛病,但實在沒必要胡編把道士捧太高。

然後給大家普及個小常識:算命、看風水、開光、包治百病、護身符是道家的法門,但凡搞這些的和尚都是騙子,哦,還有治不孕不育。

佛家講來世,這還好唬。問題是道家講究的是白日飛昇,今世成仙啊!哪個老道聯繫一下CCTV,給咱們表演一個.......史記、二十四史、資治通鑑、永樂大典、康熙字典......哪段正史記載了某某道士在眾目睽睽之下駕鶴西歸?用我們文化人的常用成語這叫:扯犢子!


銳視覺何老師


這種說法,是某些道教人士為了抬高道教,貶低佛教而提出來的。實際上,這樣製造爭端很無聊,佛教也有扶危濟世的,道教也有斂財騙錢的

比如,道教正一派的首領被稱為張天師,世襲相傳。明代的時候,出了這麼一位張天師,名叫張元吉,強搶民女,姦淫擄掠,無惡不作,一共殺死四十多人,被朝廷治罪。首領都這樣,下面的人又能好到哪去?

不論道士和尚,斂財的情況都不少,不過和尚只騙錢,道士不光騙錢還要命吶:常有道士勸人煉丹,說這樣可以長生,但是丹藥中往往含有重金屬,能讓人中毒喪命。好多皇帝都是這麼死的,比如雍正。

而佛教人士也有很多扶危濟世的事例。

比如抗日戰爭時期,五臺山僧會會長然秀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我等出家不出國,保不住國家,佛教寺廟何存,抗日救國,僧眾有責。”各寺院組織僧人抗日自衛隊,抗擊日本侵略者。

汶川地震後,什邡羅漢寺住持素全大師,打開寺門,接納無處可去的產婦在寺內生產,前後共出生108個孩子。


事實上,任何宗教都是由人組成的,人有善有惡,任何宗教都有善人惡人,這和宗教本身無關。



夢露居士


這句話不知道最早是誰說的,雖然有一些道理,但總體來說,這種說法是不成立的。

A:這種說法只是代表少數心性不明,修道信念不艱定,覺悟不深,根器惡劣者等,這些人被塵世間的物質與金錢等因素誘惑,做出種種違反教規教義的行為,的確讓人厭惡,但這只是代表少數的害群之馬,並不代表大多數都是"亂世道土下山,盛世和尚劍財"。

B:從古至今都有一些不法惡徒,冒充道土,和尚之名到處騙財,騙色等,(我家從生活困難的年代到前些年,就上過假道土,假和尚"的當,當然是過後才知道的。)這些十惡的假道土,假和尚毀壞了道家與佛家的真正美名,讓人們誤認為是:亂世道世下山,盛世和尚劍財。



再打個比喻,每個國家,每個民族,從古至今都有許多的賣國賊,漢奸,奸惡之徒等,但他們終究是少數人,也會受到相關的制裁,不能說這些國家和民族的所有人都是壞蛋。


金光鶴


亂世需要英雄出世!

道家在古代有著傑出的人才貢獻,軍師,某士,各國丞相等大多傑出軍事家都出至道家學派,所以自然是亂世更體現道家所學,亂世也讓許多道士下山一展宏圖。

道教在軍事策略,哲學、邏輯、天體科學、生命科學、文學語言、醫學、生理學、心理學、化學、生物學、醫藥學、物理學、氣象學、環境學,天文學、地理學、社會學、倫理學、宗教學等,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道教則是我國的宗教之一,東漢是形成,到南北朝是興盛起來,道教徒尊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尊老子為祖教,尊稱其為"太上老君。

和尚主要是普渡眾生,講慈悲,不願意見屠殺不會出門救世,更不想看亂世爭鬥,只能關門以免身不由己。盛世則少了腥風血雨,修身養性靜看紅塵的時代,佛家對人生組成的七種痛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清心寡慾,等等佛理佛經有著得道高僧的講解,更是受帝王貴族追捧,自然是寺廟香火旺盛。

但是真正的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長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財、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對象、求升學、求保佑、求平安……不是這些,這些都不是佛教

佛教認為人生是苦,紅塵無可留戀,而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在於人與生俱來的弱點和本性。佛陀佛經教導我們要真正認識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煩惱,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為了求這個求那個,那麼為何又有人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而現在也不乏見到些許苦行僧,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佛陀是教導我們斷除煩惱,包括斷除有所求的心。也是因為許多人的愚昧所求,才讓許多道若黯然的假修行和尚大咧斂財。


和56130670


佛教輪迴,道教今生,佛教是泊來品,因其宜揚無為,不爭,避世,輪迴深受歷代統治者的青睞,封建王朝幾乎無一例外的宣揚佛教,藉助宗教的說法和力量統治臣(愚)民,所以既然有了一把手的支持,各處廟宇自然香火旺盛,而當戰爭來臨時,統治者無為扶持,百姓食不裹腹,自然將我佛如來丟到了一邊,而佛教徒(和尚),為了生存必然採取避世的手段,而實際上有時和尚也會救濟窮人,但因其教義的影響,他們只是救濟,幾乎不會反抗。

而道教則不然,道教的教義本身就是濟世,當有戰爭來臨的時候,他們不是隱忍,而是尋找明君,輔佐新帝,他們本身就是時代的參與者,當戰爭過後,統治者便擔心道教會反過來對付自已,所以會想盡辦法打壓,而道士們也只得歸隱山林,極少數在世上混的,只能教人長生不老,修煉成仙來保證自已的生存,所以也會出現很多裝神弄鬼,害人性命的事情,但總的來說,不可否認道教在我國曆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各種功績,包括俠的精神!


了無痕高價二手車1392


何為亂世?何為盛世?

所謂亂世就是統治階級不顧民眾死活,視百姓為草芥,只為自己尋歡作樂,那管路有凍死骨。民眾一旦不滿,必然反抗。但是反抗總要有個由頭,於是大家便借用宗教,宣揚天滅神器,世道該改改了。不管是陳勝吳廣也好,還是劉邦斬白蛇起義也罷,還是東漢末年的黃巾大起義,人們都是打著道教的旗號反抗統治階級。

因此歷史上也就把一些能人異士包裝成跟神仙一樣。比如輔佐劉邦的張良張子房,據說得到白眉道人的真傳。比如輔佐朱元璋的劉伯溫等等。道士這些作為就被視為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亂世道人下山救世的說法。

而盛世太平時期,生活平穩,大家信佛養性,或求子或求姻緣或求前程,寺廟香火旺盛,香客絡繹不絕。那麼,功德錢不少給,香火錢不少給。加上佛教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這一點統治階級更為歡喜,所以也就大力推行。於是就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長安那片月


這個其實是道佛兩教之間的教義不同,管理不同,追求不同,也表示著人最內心的慾望與黑暗。

在道教裡面,出世修身入世救人是其教義所在。所以,我們經常看見山溝溝裡一座小廟,廟裡有個老道士,老道士自己種田種地,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的,這是為己修身。但是在亂世的時候,他們則會放棄這種悠閒的生活,然後去出世一方,救苦救難。比如,我們所俗知的魏徵,他曾經就是個道士。在隋末亂世的時候選擇下山救人。在道教裡,本質上是追求平等與自由的。比如,我們可以這麼去舉例,到底是太上老君大還是元始天尊大?我們能分辨得出來嗎?肯定不懂!我們只知道玉皇大帝是仙界最大的那個,其他的,實際上都是平級關係!這一點反而有點類似西方基督教教義了。

佛教就不同了!從本質意義上看,佛教的最高境界其實跟道教也差不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得道高僧。但是相對於道教,佛教更具有組織性,比如,佛教裡有森嚴的等級制度,而有等級就會有慾望,這讓人很難做到六根清淨,無慾無求,甚至有那麼部分和尚只是剃了頭的流氓。他們化妝成各種和尚,行騙江湖。至於盛世斂財那是因為盛世才養得起這些好吃懶做的寄生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