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按照慣例,具體的行程、客棧推薦和攻略都會在文末詳細寫噢,感謝閱讀。」

我:我最喜歡每年的上半年了,特別是四五月,假期最多啦。

肖:是啊,所以你是上半年放假出去玩。下半年沒假了,就辭職出去玩了。

我:哪有,我就去年任性了那麼一次而已。

在我男票眼中,我就是個愛到處玩的小瘋丫頭。所以在一起後,他也就被我帶的到處玩。這不,清明放假我又拉著他出去啦。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本來打算去廣東,暖和一點嘛。但是有個朋友不能多請假,就說去個近點的地兒吧,然後就來到平遙了。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同行的小夥伴中,有個女孩家剛好就是平遙的,這就為我們出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攻略幾乎不用怎麼做了,畢竟什麼攻略也比不上本地人熟悉吶。

住的客棧也是她家人幫忙定的,所以住到了很有特色環境又不錯的地方,很感激啦。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穿越千年的古城

其實初見平遙古城是我小學的時候,爸媽帶著來玩的。那個時候的記憶大概就是很熱鬧的一條街,有許多賣各種玩意的小商販,感覺怎麼走也走不完的一條街。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這次來了才知道,原來平遙古城很大,裡面有三千多條街道,最熱鬧的是明清一條街。特色就是,大紅燈籠高高掛,古香古色小木門。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在古城外面有一個很大的廣場,初看到這個廣場,根本想象不出進了前面這個門你就到了另一個世界,與外面就分隔開來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至於古城裡面嘛,就是無數條街道,有的十分熱鬧,熙熙攘攘,有些就及其寧靜,讓你不敢相信這是幾分鐘走過的兩條路。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穿越感不光體現在古城,還有它的演出《又見平遙》。不同於一般的演出,這個上半場是要觀眾跟著演員走,移步換場,彷彿你就是主人公,平遙就是你的家鄉。

推薦逛古城之前先來看看這個演出,可以更透徹的瞭解平遙城發生的故事。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古城裡很適合拍照,小過道、牆標、紅燈籠、城樓……搭配起來都是不錯的風景。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古城裡也有很多特色小店,買個冰箱貼之類的紀念品非常容易啦。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景點都在古城內

在這裡呀,你根本不用刻意去找景點,因為走幾步就會出現一個了。只是建築風格都很相似,就要留心看頂上的牌匾。

日昇昌票號是我最想來的地方之一,這其實就是個票號博物館。我想來完全是好奇它的名字,我對名字長的比較奇怪的都有種挖掘探索之心哈哈哈。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華北第一鏢局也是必看的,但是我對這種地方其實不太感興趣。這裡面都是有歷史的,作為一個文科生實在有些慚愧。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在鏢局裡溜達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這個手藝人。手工捲菸聽來也是有點意思,我就站著看了幾分鐘,大風天的,手都凍得通紅了,也是蠻不容易的。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有個景點是我很推薦大家去的,就是城牆!城牆本身並沒有太多看點,我們去的那天還颳大風,本來都想放棄這個地方了,還好小夥伴堅持來了。

在城牆上拍古城全貌真是個絕佳的位置啊!我敢說沒有一個地方比城牆更適合拍古城啦。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這幾張照片都是我超喜歡的,也都是在城牆上拍的。那個雲路老街後來買冰箱貼還買了這個景兒,也是巧呀。

所以大家記得一定一定要上城牆啊。

麵食和醋是王道

早就知道山西的麵食和醋很有名了,我是一個很討厭醋味道的人,所以一直擔心這裡會不會所有東西都放醋了啊,但是還好,沒有想得那麼誇張。

不過醋也是真不少,古城裡隨處就會有醋的專門店,時不時就能聞到陣陣醋味。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有天晚飯,上來一盤雞蛋,居然是陳醋炒雞蛋。搞得我很擔心後面的紅燒排骨也是用醋燒的哈哈哈。

當然要是喜歡醋的小夥伴,就可以帶些當禮品回去啦。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必有的吃貨清單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說到吃貨清單,這回真是完成最快的一次啦,差不多第一天下午就全都吃到了嘻嘻。

先說說麵食吧,中規中矩的牛肉麵很香,面都是手擀的。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還有栲栳栳,也就是莜麵,我最愛吃乾煸的。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碗禿,這個非常有意思了。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來之前我就一直好奇這是個什麼東西呢。其實長的和涼皮有點像,但是短一點,寬一點。做法也有不少,炒著吃我覺得最香,特別是加午餐肉啊。

以前覺得午餐肉口感挺澱粉的,這頓吃完後,我和肖肖一致覺得它很好吃,之後吃啥都想點午餐肉哈哈哈。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這一桌子是在天元奎吃的,性價比很高。天元奎是那邊挺有名一個客棧,當然最出名的是他家的吃。本來我是想住在這裡的,但是沒住上,就來吃一頓吧。

還有一家很推薦的咖啡屋,咪咕的店。是朋友帶我們來的,就在古城裡面,裡面有個大玻璃房,環境棒呆~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老闆人也很好,還告訴我們,這兩天放假人太多了,要是你們平時來,還能做得更細緻好吃一些。

他們家價格也不貴,還有蛋糕飲料套餐可以點,不過去晚了蛋糕可能就賣完了。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炸豆腐串▼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烏托邦酒吧,一點也不烏托邦!

說到這個酒吧,真是氣死人。我們點了個四人套餐,但是果盤早就不做了,也不和我們說,也不說補差價,最後還是很不情願的把錢退給我們了。

駐唱也不是很好聽,就是幾首歌來回放,奉勸大家一定不要去這個酒吧!街上隨便一個應該都比這個好。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古城的酒吧街也是很有名的,來了就一定要體驗一下。這裡的酒吧價格並不便宜,有的會有團購,但後來我們發現,團購都是到晚上8點就截止了,大家可以注意下時間,也是很會賺錢了。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說到底,我覺得這裡酒吧的氣氛和駐唱都不如北京後海和三里屯的專業,真的就是感受一下氣氛就好了。

一得客棧,不一樣的風景

一得客棧是我們在古城內住的客棧,環境真的是沒得說,古香古色的佈置,很是應景。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客棧本身其實就是個風景了,我有不少好看的照片就是在這裡面拍的。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這頓早餐口味雖然不太是我喜歡的,但是木桌木椅透過陽光,慢慢聊天吃飯的那個早晨真美好。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誤打誤撞的雙林寺

這個寺廟吧是我們當時看到通票上有它就來了,結果到了以後才發現看錯了。但是本著來都來了的心態,就花了35元買了票。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雙林寺不大,就是每間廟宇裡供奉著佛和觀音,像我們這樣沒有啥信仰的人可能就是到此一遊。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不過這裡倒是有很多美術生在臨摹和捏泥塑,很有藝術氛圍,算是為這個廟錦上添花的一筆吧。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最後附上我們的行程路線和小攻略。

我們是自駕去的,從北京房山出發大概7個半小時,幾乎沒堵車。到了剛好是中午,吃完飯,就開始逛古城。

要是時間比較充裕,還可以去下王家大院、喬家大院或是大同的雲岡石窟

第一天:逛古城 — 天元奎(晚餐)— 《又見平遙》演出 — 烏托邦酒吧

第二天:逛古城內景點 — 咪咕的店 — 足療 — 客棧(晚餐)

第三天:雙林寺 — 自駕回北京(大概九個小時,路上有點堵車)

ps:

逛古城可以蠻輕鬆的,自己喜歡哪裡去哪裡就可以。

能起早的話,建議清晨去逛逛,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古城的景點門票都是通票,130/人,可以用兩天好像。

城牆一定要去,能拍出古城很多完美角度的大片。

古城內有很多足療店,好像也是特色。逛累了可以做一個,還蠻舒服的。

伴手禮:醋、山藥、臨汾酒、牛肉、山藥。隨處可見。

住宿的話,客棧是特色,住在古城裡面就好,南大街是最繁華的地方。如果不喜歡太吵,也可以找安靜一點的街,反正離得也都不遠。

我們住的一得客棧,在各大網站上好像比較少,主要是租給外國人的,價錢也比較高。同類型別的客棧大家也可以考慮,大體都差不多。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也許是玩的地方去的比較多了,平遙古城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是北京南鑼鼓巷的放大版,有點新意又少些出彩。

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一起度過這幾天美好時光的是身邊的你們,就好了。

又見平遙,颳大風和炒碗禿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