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開,無處話淒涼 一首夏夜話別詩,讓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感慨

夜合花開,無處話淒涼 一首夏夜話別詩,讓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感慨

(夜合花)

《夏夜宿表兄話舊》 唐 · 竇叔向

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遠書珍重何曾達,舊事淒涼不可聽。

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

夜合花開,無處話淒涼 一首夏夜話別詩,讓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感慨

【註釋】

(1)竇叔向,唐代詩人,以五言見長,在唐代宗時為宰相常袞賞識,仕途順利平穩。而當德宗即位,常袞罷相,他也隨之貶官溧水令,全家移居江南。

(2)末句的意思是:親友在黃河邊,橋頭下,搭起餞飲的青色幔亭,為之送別。

【賞析】

這首詩中,詩人首先由深夜酒醒落筆。“夜合花開香滿庭,夜深微雨醉初醒”。夜合花在夏季開放,朝開暮合,而入夜香氣更濃。表兄的庭院裡恰種夜合,芳香滿院,正是夏夜物候。久別重逢,又是中表至親,自不免開懷暢飲,一醉方休。待深宵酒醒,微雨蕭疏,花氣襲人,顯得格外寧靜。白天初見時由於諸多煩擾,未及細述衷曲,現在夜深人靜,不正好剪燭西窗,相對話舊嗎?

夜合花開,無處話淒涼 一首夏夜話別詩,讓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感慨

中間二聯即話舊。“遠書珍重何曾達”,是說相互遠離,雖曾寫過信,互道珍重,但都沒有收到,以以至於音訊皆無。“舊事淒涼不可聽”,是說今日重逢,可以當面訴說別後的事情了。然而,所發生的事情又使人感到淒涼,不忍心聽下去。“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兩句談今昔的變遷。當初分別,表兄的兒女尚幼,今日相見盡皆長大成人,可欣慰,亦可嗟嘆。當年見過的親友,不少已經辭世,白雲蒼狗,變幻無窮,逝者如斯,人生易老。撫今追昔,感慨萬端!這四句,乍一讀似乎是話舊只開了頭;稍咀嚼,確乎道盡種種往事。親故重逢的欣喜,人生遭遇的甘苦,都在其中,也在不言中。它提到的,都是常人熟悉的;它不說的,也都是容易想到的。

末聯歸結到話別,其實也是話舊。聚散匆匆,人生無定,今夕相聚,明朝又將分手。明天一清早,詩人又將孤零零地乘船離別了。想起那黃河邊,橋頭下,親友搭起餞飲的青色幔亭,又要見到當年離別的一幕,真叫人愁殺!相逢重別的新愁,其實是勾起往事的舊愁;明朝餞別的苦酒,怎比今晚歡聚的快酒;

“那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句中“愁見”兩字,將詩人惜別之意盡情托出。所以送別不如不送,是謂“愁見”。這兩句結束了話舊,也等於在告別,有不盡惜別之情,有人生坎坷的感慨。從“酒初醒”起,到“酒幔青”結,在重逢和再別之間,在歡飲和苦酒之間,這一夜的話舊,也是清醒地回顧他們的人生經歷。

夜合花開,無處話淒涼 一首夏夜話別詩,讓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感慨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親切自然。詩中語言樸素,真如對床夜語,閒話家常,樸素中自有一番真趣。司空圖《詩品》論“自然”一格時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又說:“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其意大抵謂一依自然,無須雕飾。如出自純情自然,固有不奪之美,若感情單薄而欲假修飾以成章,縱使雕繪滿目,終如剪綵為花,而生氣皆絕。看詩中“夜合花開香滿庭”句,淺而不浮,豔而不俗,無待修飾而韻味天成。夜合花開,緊扣詩題“夏夜”,令人渾然不覺。花香滿庭,透入簾幕。人未出戶,已知香氣的濃郁程度。再看“去日兒童皆長大,昔年親友半凋零”兩句,信手拈來,自然妙對,絕不露斧鑿痕跡。

前人說,“自然則當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叔向此詩,大約可以當之。

夜合花開,無處話淒涼 一首夏夜話別詩,讓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