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友成「追逃大神」背後:跨鏡追蹤技術助警方抓2605人

張學友成“追逃大神”背後:跨鏡追蹤技術助警方抓2605人

7月3日獲悉,為應對視頻警務技術發展的需要,公安部依託於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建設的“安全防範技術與風險評估公安部重點實驗室”,於近日與兩江新區企業雲從科技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成立“智能視頻分析研究中心”,進一步推進視頻警務技術領域的理論研究和產品研發。

張學友成“追逃大神”背後:跨鏡追蹤技術助警方抓2605人

好高級!

不用“刷臉”,也能追蹤行人

無需看臉,只看穿著、體態、髮型等也能識人——這就是雲從科技的跨鏡追蹤技術。據云從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跨鏡追蹤技術是目前計算機視覺研究的熱門方向,主要解決跨攝像頭跨場景下行人的識別與檢索,其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在人臉被遮擋、距離過遠時,依舊可以從不同攝像機鏡頭中追蹤行人。“該技術是人臉識別技術的重要補充,可以對無法獲取清晰拍攝面部的行人進行跨攝像頭連續跟蹤,增強數據的時空連續性,可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智能安保、智能商業等眾多領域。”

據瞭解,跨鏡追蹤技術有三個業界公認的權威主流數據集。雲從科技的這三個數據集都刷新了世界紀錄。其中一個數據集中,其首位命中率達到96.6%,打破了之前“阿里系”在2018年1月創造的世界紀錄,讓跨鏡追蹤技術在準確率上首次達到商用水平。

“平均精度均值是能夠更加全面衡量跨鏡追蹤技術算法效果的指標,它反映檢索的人在底庫中的所有圖片排在結果隊列前面的程度,而不止首位命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好前景!

打造國內領先視頻分析研究中心

根據協議,雲從科技將與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一起,在專業人才培養、重點技術研究、警用科技產品合作開發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近年來人工智能正加速與安防行業相互融合。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雪亮工程”的全面鋪開,人工智能,特別是計算機視覺的實用價值正不斷提升。

“智能視頻分析在安防行業應用極為廣泛,增加了AI在安防應用的寬度和深度,智能視頻分析研究中心的成立恰逢其時,必將引領全國安防視頻分析的發展。”據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博士介紹,雲從科技作為機器視覺國家隊,將與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和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一起,發揮三方優勢,在安全防範技術和風險評估方面深入研究,將其打造為國內領先的視頻分析研究中心。

事實上,此次攜手公安部重點實驗室,只是雲從科技在安防領域佈局發力的表現之一。記者瞭解到,2018年1月,國家發改委繼2017年後再次確定雲從科技和公安部一所旗下的“北京中盾”承擔國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建設任務。

好高效!

低調助攻張學友成“追逃大神”

有意思的是,前不久著名歌手張學友變身“追逃大神”,已有多名逃犯在他的演唱會上被警方抓獲。看過演唱會的歌迷都知道,現場往往有幾萬人的規模,警方能在燈光昏暗、人流量巨大的情況下成功鎖定逃犯,這背後就有“跨鏡追蹤技術”的助攻。

雲從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受邀參與數個國標和公安行標的制定,在實際應用中,已在全國29個省級行政區上線實戰的雲從科技安防產品更是取得了諸多戰果。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雲從科技已協助各地警方抓獲2605名嫌疑人,獲得公安部的高度認可。

“安防擁抱人工智能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雲從科技將協同公安部,共同引領AI+安防的浪潮,推動安防行業轉型升級。”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