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富庶甲于蜀中,四川盐都自贡1929年


自贡,民国最早建制的二十三个市之一,历史上自贡因产井盐而富商云集,中国最富庶的城市之一,也是抗日战争中捐款额度全国最高的城市。自贡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地方,川内最早的省辖市之一和工业重镇。

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以富世井为名置富世县。唐代改名为富义县,唐代升公井镇为公井县,隶荣州,宋代废公井县入荣德县。明代易名富顺县;以大公井为名设公井镇,降荣州为县。

明代嘉靖年间,富顺盐业生产中心西移,新开自流等井。富顺县自流井盐区与荣县贡井盐区相距5公里,产、运、销联系十分密切,“前明以来本属一厂,名曰富义”。富义厂是构成今日自贡城市框架的雏形。

井矿盐原料均采自千米深井以下侏罗纪地质年代的天然卤水和岩盐矿床,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杂质少且远离污染,更纯净,品质好。井矿盐炼制过程是通过全密封真空工艺精制而成,几乎不破坏其原有物质,是纯天然的,其氯化钠含量高达99%以上,味纯正,无苦涩味,色白,结晶体小,疏松不易结块。

由于井盐生产过程中需要分工协作,故而井、灶、笕中都需有各类专门工匠,如凿井、治井的有山匠,煎盐的有烧盐匠,设卤笕的有笕山匠,安火笕、置火圈的有灶头,运卤的有担水匠,按照专业程度和不同工种取得工资;灶头、山匠颇受井主重视,甚至山匠具有招工权,以利井灶生产的正常进行。

清末富荣盐场按井、灶、笕生产过程的粗略估计,劳动分工达四五十种。在井、灶、笕中,分别置有掌柜、经手、管事、外场等管理人员,并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采用“龙门帐”的固有复式帐法,代表了当时中式会计的最新水平。


19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些大的盐业手工工场,如富荣盐厂号称“四大家族”之首的王三畏堂,极盛时拥有黄、黑卤井数十眼,各灶天然气锅七百余口,常年雇工达一千二百余人。20世纪初,四川井盐业中某些手工工场一度使用机器汲卤,向近代化工业过渡,但未获成功。

自贡井盐生产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兴旺发达的井盐产业不仅造就了著名的盐都自贡,还催生,传播,最终形成了传菜的重要派别—自贡盐帮菜。

清咸丰时期,太平军建都南京,淮盐不能上运,清廷饬令川盐济楚。富义厂盐业生产步入鼎盛时期,年产量占全川的一半以上,年征税银占全川盐税收入的40%,自贡成为四川井盐业的中心,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盐都”。【四川盐都自贡,1929年10月。摄影:阿诺德·海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