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爲何最終放棄了巴基斯坦?

Nelson5193


特朗普上臺以後,確實對巴基斯坦疾言厲色,指責巴是騙子國家,反恐不利還欺騙美國的援助等等。


巴基斯坦曾經是美國“除北約之外的最親密盟友“,在當年美蘇對抗的冷戰時代,巴基斯坦是抵抗蘇聯影響力的前沿陣地,甚至當年基辛格秘密訪華也是藉助訪問巴基斯坦的由頭;911之後美國發起阿富汗戰爭,巴基斯坦又成為美國重要的軍事和後勤通道,二者淵源不可謂不深厚,友誼的小船曾經也是劃得盪漾,順風順水。


但是,到了特朗普時代,一方面巴基斯坦對美國價值沒有過去那麼大了,阿富汗形勢已經固定下來(雖然並未穩定),而且特朗普在阿富汗急於就成,希望“快打快走”,但巴基斯坦對阿富汗存在巨大的影響力,某種程度上,這種影響力反而會阻撓美國目標的實現。


另一方面,美國對巴政策還有一個重要變量,那就是印度。這並非是新現象,實際上,冷戰期間美國之所以拉攏巴基斯坦,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於印度選擇站在了蘇聯一邊。現在時代不同了,印度和美國越走越近,印度又是南亞頭號大國、重要的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前景看似一片大好,在精明的生意人特朗普看來,和印度打交道會得到更多好處,因此犧牲掉巴基斯坦也就成了自然之舉。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特朗普行事風格比較多變,不能僅僅根據其暫時切斷對巴基斯坦援助、對巴“放狠話”就斷言“美國放棄了巴基斯坦”,對於美國這一超級大國而言,想冷落一國的時候很絕情,想撿起來,也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北海圖


這段國際關係和歷史還是可以說一說的。可能很多網友不知道,現在我們所稱呼的“巴鐵”,當年卻是美國人的“巴鐵”。

木叔先講個小故事——幾年前視頻採訪巴基斯坦駐華參贊的時候,提到了一個細節,涉及到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當時熱映的《國土安全》把巴基斯坦形容成是塔利班的後臺。巴基斯坦情報機關三軍情報局和塔利班勾勾搭搭,對美國人三心二意。

(當年採訪巴基斯坦駐華參贊問到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問題)

木叔問參贊怎麼看這個片子時,他直言:美國人這麼拍電視是不對的,現實不是這樣。這是在醜化巴基斯坦。在他眼裡巴基斯坦反恐很出力,而美國的抱怨太多了。

當時阿富汗戰爭已經接近尾聲,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也已經被擊斃數年,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面臨新的調整。無論《國土安全》還是木叔的視頻採訪,都趕到了這個時間點上,很明顯能看出,兩國十分友好的外交政策,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這是美國對巴基斯坦態度轉變的一個重要原因——反恐戰的勝利,基地組織的低調,讓美國人覺得巴基斯坦的戰略價值弱化。而且該國在很多情報人員眼中,確實有和極端主義勢力勾勾搭搭的一面。不只是針對美國。包括我們這邊的一些極端主義勢力的大本營要麼在巴基斯坦要麼在阿富汗,要麼在兩國交界。

以上提到的是兩國關係轉變的內因。

此外,印度力量的上升,是美國對“巴鐵”態度轉變的外因。

美國和巴基斯坦的友誼可以追述到冷戰時代,當年印度號稱是第三世界領袖、不結盟國家的老大,但是在外交政策上卻傾向於蘇聯。美國的南亞政策只能支持巴基斯坦來平衡印度和蘇聯的影響。

這就是為什麼如今巴基斯坦很多軍事裝備有美國的影子,而印度70%的軍事裝備來自蘇聯和俄羅斯的歷史背景。甚至當時中美沒有外交關係,但是往來的外交渠道就是通過巴基斯坦來傳達。甚至巴基斯坦總理訪華親自傳美國人的口信,這是當年在70年代巴基斯坦和美國關係好的一個現實證據。

時移世易,幾十年後蘇聯不復存在,印度更加獨立自主,開始轉變傾向蘇聯和俄羅斯的政策,反而與美國關係密切。美國人當然求之不得。要知道,印度無論在國際影響力、國家民主化程度、科技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等任何方面都遠高於巴基斯坦。

相反,看看巴基斯坦,數十年來政局一直動盪、恐怖襲擊頻發、經濟也一直沒有起色,軍事和印度相比也有不小差距,反而成了很多極端組織的大本營。在印巴差距拉大的背景下,印度這樣一個未來的新興大國,美國肯定要“籠絡”,對巴基斯坦重視的力度肯定下降。

第三,巴基斯坦的態度多元,讓美國也不放心。

去年,特朗普發表了南亞政策講話,預示著他任內的美國南亞政策的調整,開始更加傾向印度,對巴基斯坦則是批評有加。比如太平洋司令部,要改成印度-太平洋司令部等,就是一個標誌。

當然一屆總統的態度不等於美國未來一定如此,因為換個總統對局勢的判斷可能就會有變。但是特朗普能這麼做的原因,除了木叔以上提到的內外因之外,巴基斯坦的態度也是誘因之一。

巴基斯坦和我們關係不錯,我們的軍事裝備很多出口到該國,甚至在軍事合作上實現了比較少見的域外合作。在對外投資上,OBOR項目有大約200億美元投向巴基斯坦,這對一個窮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種關係在美國看來可能損害到該國的利益。特別是美國提供巴基斯坦很多軍事裝備,這些是否會被巴基斯坦轉給我們?美國人不知道,但是很擔心,因而無論是軍事合作,還是經濟援助,都開始減少。

這三點是木叔認為,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轉淡的原因。

但題目說美國最終放棄了巴基斯坦,木叔並不這麼認為。雙方還是有合作的。比如去年在美國的“藍旗”軍演,巴基斯坦也是參演部隊之一。而且雖然特朗普不喜歡巴基斯坦,但雙方在反恐事務上依然有合作。美國只是把印巴關係的天平,稍微向印度這個大國傾斜了而已。

其實不只是美國,未來我們可能也會採取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間更加平衡的外交。畢竟印度是崛起的大國,價值更大。


木春山


個人理解根源是信仰上的矛盾!很奇怪吧?巴基斯坦大部分是穆斯林,而美國及西方主要國家都信仰基督教,二者之間的矛盾是長期不可調和的!
美國空襲巴基斯坦境內塔利班,導致巴方強烈反對!

1)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的固有矛盾:從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半島誕生之日起,便拉開了東西方兩大世界性宗教對抗的歷史序幕。在這場十字架與新月的長期較量中,起初是伊斯蘭世界佔上風。他們向西跨過直布羅陀海峽,攻佔西班牙,把歐洲的基督教國家擠到了西北角一個非常狹小的空間;此後,西方文明在經受了來自東方的嚴峻考驗之後,逐步恢復成長並開始恃機反擊,從1095年到1291年,在羅馬教廷到組織下,西方基督教國家打著“反對異教徒”,奪回“聖墓”和“聖地”的宗教口號,發動了長達兩個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使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的互相仇視一直持續到現在;


伊斯蘭和基督教之爭由來已久

2)以美國為主西方對“伊斯蘭”空間的壓縮從未停止:表面上來看美國放棄巴基斯坦是因為必須在起與印度之間選擇一個,而無異印度更具“發展前途”。但從“二戰”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未中斷過對中東“伊斯蘭”區域的打壓,包括巴、以問題、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以及之前的利比亞(國民也多是穆斯林)戰爭等,表面上都是資源或者戰略空間爭奪,但是歸納一下全是針對伊斯蘭國家的戰爭、或者挑撥製造伊斯蘭國家間的戰爭!個人認為一旦搞定敘利亞,那麼伊朗、甚至土耳其、沙特等“倖存”的穆斯林國家也將岌岌可危了。
中東及伊斯蘭地區的“熱度”從未下降過

鑑於上述情況,美國放棄巴基斯坦是在所難免的結局。不過,自敘利亞戰爭以來,大量的穆斯林難民湧入了歐洲各國,大家也都清楚穆斯林人口的增長能力,如果不加以限制,用不了多久西歐各國就會被新“穆斯林”佔領,這也是二者博弈延續的新形勢!
不斷湧入的“穆斯林”難民已給歐洲各國造成了不小的麻煩,而這還只是開端!



威吶解析


巴,美關係的分歧,可以追溯到印巴戰爭結束,巴基斯坦被肢解。巴基斯坦的親美政策開始轉向。

七十年代後期,巴美關係也有了微妙的變化。尤其是前蘇聯入群阿富汗後,美巴見於一致的利益,關係更加緊密。期間由美國出錢出武器,通過巴基斯坦向阿富汗反對派,提供了很多武器,直接導致蘇聯侵略阿富汗計劃的破產。



九十年代初,美國在聯合國再一次拉攏巴基斯坦。但出人意料,巴基斯坦堅決反對美國。進一步惹怒了美國,巴基斯坦也遭到了美國的制裁。美巴關係再一次降到冰點。


美國反動侵略阿富汗戰爭後,出於自身利益,及侵略阿富汗和反恐的需要,又一次拉近了與巴基斯坦的關係。自從拉登被擊斃,巴基斯坦的反恐前沿地位降低,美國對巴基斯坦的態度開始轉變。

隨著印美關係的走近,巴基斯坦對美國就成了明顯的雞肋。最終巴基斯坦再一次被美國拋棄。

美國是個極其現實的國家,一切以美國利益為中心。在美國提出印亞太戰略後,印度的地位明顯上升,在夥伴的選擇上,印度當然要勝於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被拋棄已是必然。 巴基斯坦永遠是美國利用的對象,永遠不會成為美國人的朋友。


無奈且向上


誰說美國放棄了巴基斯坦,特朗普上臺之後,對於巴基斯坦有一定的不滿,但是這樣的不滿隨著時間的延續,早就已經不計前嫌,而現在的美國和巴基斯坦的關係依然是很融洽的。

美國曾經試圖依靠印度,向阿富汗出軍而有意放棄巴基斯坦。並且聲稱巴基斯坦是一個非常無賴的國家,騙取到他們的鉅額援助,而沒有為他們提供關於阿富汗的情報和打擊阿富汗塔利班的行動計劃和作用。銀子取消了,每年向巴基斯坦提供大約2億5000萬美元的資金援助。

幾個月後,美國決定恢復對巴基斯坦的經濟援助,並且由之前的大約2億5000萬美元的援助,提高到了大約4億美元的援助。由此我們可以斷定,美國沒有巴基斯坦是很難在阿富汗地區有更大的作用的。正因為如此,他們不得不提高對巴基斯坦的援助,以換取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問題上給予他們的幫助和努力。

雖然美國有意同印度搞好關係,並且希望印度能夠派遣軍隊在阿富汗地區有所作為,但是因度並不能夠代替巴基斯坦在阿富汗地區的作用,所以印度和美國的關係雖然有所改善,但是巴基斯坦和美國的關係依然沒有旁落。同時美國更希望能夠通過後印度改善關係,從而爭取印度的更大和更多的軍工訂單,以此向印度示好。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印度香美國訂購許多的軍火,而減少對俄羅斯軍火的依賴。但是,這並不能夠改變巴基斯坦在美國的關係,所以美國並沒有放棄巴基斯坦,美國放棄巴基斯坦一說,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應當予以糾正。


幸福地帶2


突然覺得的話,應該是美國覺得印度有錢,同時,巴基斯坦因為財政來源很有限,買不起美國的高昂武器。

首先需要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一直有邊境的矛盾,同時如果美國支持巴基斯坦的話,可以說不僅要無償提供武器,同時,也要提供人員。

而美國支持印度的話,印度不僅會以大量的資金購買美國淘汰下來的武器,美國人笑得樂呵呵,以目前來看的話,美國不僅看重日本同時,也看中了印度印度一直在給美國送錢,同時美國人也非常喜歡。

有一點,因為在美國的大部分企業家基本上都是印度人,要知道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同時,美國一旦支持巴基斯坦的話意味著,將和印度反目成仇,而這些企業家都是印度人,很有可能會對美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



美國再三考慮,基本上都不會去支持巴基坦,同時,巴基斯坦很有可能會拖累美國的軍事力量以及美國的經濟財政。

從這幾點可以看出美國考慮的事情?非常多,一方面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他要考慮國內的情況,還有一方面,一個是天天給美國送錢的,另一個方面是很有可能會拖累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的。


盛洋娛樂


1950-1970年代的緊密時期

當時美國為了圍堵東方崛起的大國,和亞洲周邊的一些國家建立了同盟或者準同盟的關係,而當時印度和蘇聯關係比較近,美國援助巴基斯坦也有平衡印度的想法,後由於印度蠶食周邊國家領土,導致巴基斯坦和中國關係走近,因為與中美都有交往,巴基斯坦意外的成為中美之間交往的中介,著名的基辛格訪華就是巴基斯坦配合和安排的。

1980年代聯合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

1979年蘇聯發動對阿富汗的入侵,不僅西方各國反對,伊斯蘭國家也集體反對蘇聯入侵,當時美國出錢出武器,中東國家出人,以巴基斯坦為基地,源源不斷的援助阿富汗武裝抗擊蘇聯進攻,經過10年戰爭,蘇聯撤出了阿富汗。

1990年代的冷淡時期

因為蘇聯從阿富汗撤軍,隨後不久又解體了,巴基斯坦對美國的利用價值下降,在國際事務上也沒有順從美國的一些指令,和印度軍備競賽中進行核試驗,還進行了一系列違背美國意志的武器和技術交易,遭到了美國的制裁。


2001年以後一度關係回暖

美國在2001年的911襲擊中損失慘重,為此發動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報復戰爭,這時重新想起巴基斯坦,需要利用其領土作為後勤物資基地,並且要求巴基斯坦出兵打擊恐怖分子,配合美軍行動,為此美國少不了要對巴基斯坦進行各種援助,以補償其參加戰爭的損失和費用,據統計美國自2001年開始給了巴基斯坦330億美元左右的援助。不過在隨後反恐戰爭過程中雙方卻鬧得不愉快,美國認為巴基斯坦軍隊內部和阿富汗那邊關係密切,多次包庇恐怖分子,打擊恐怖勢力不力,尤其拉登在巴基斯坦境內躲藏多年居然安然無恙,最後還是美國派特種部隊才去解決,這更加讓美國不滿。

巴基斯坦則是一肚子的委屈,認為反恐戰爭給本國造成巨大損失,因為綁上了美國的戰車,不僅人員傷亡慘重,而且經濟被拖累。雖然美國給了300多億美元援助,但巴基斯坦為此戰爭損失1000多億美元,而且美國軍隊和飛機多次在巴基斯坦境內進行武裝行動,破壞巴基斯坦主權,導致諸多平民傷亡,巴基斯坦可謂得不償失,民眾對此怨氣也很大。

原本美國就認為巴基斯坦反恐出力不夠,配不上幾百億元的援助,而巴基斯坦的抱怨讓美國不少人覺得這些援助等於“花錢買了個恨,養了個白眼狼”。加上特朗普本身就是商人出身,比較計較錢,上臺後就順應美國“民意”,逐步停止對巴基斯坦援助。

不過美國是否最終拋棄巴基斯坦還不好定論,因為這要看以後國際局勢變化。


喜者寡言


美國人問自己:巴基斯坦能給我帶來什麼?印度能給我帶來什麼?

美國對巴基坦:阿富汗局勢相對穩定了,不再那麼迫切需要巴國支持了。巴國太窮,買不起美國軍火,美國還得申請國會給予補貼。巴國和某國走的太近了,容易洩露美軍裝備的機密,對美國構成威脅。巴國沒有什麼資源,爭奪價值不大……面對這樣一個國家,美國還有必要繼續稱兄道弟嗎?



美國對印度:這個錢多人傻的國家,不能讓他只買俄羅斯軍火,也必須買美國軍火,這是個大金主。印度對我們一向充滿警惕和敵視,正符合美國圍堵的政策,想辦法拉他入夥,制約我們。印度是新興發展國家,國內市場巨大,美國企業存在機會。印俄關係磕磕碰碰,美國示好印度,正好瓦解他們的關係,打擊俄羅斯。印度是印度洋的霸主,美國常年在印度洋保持軍事存在,和印度搞好關係,總比對抗好。

相比較之下,美國選擇印度,放棄巴基斯坦。


奔世馬


不是美國放棄了巴基斯坦,因為誰與美國為朋友,都會給他們帶來的危害,美國亂了他人利了自己的整套邏輯早就被世人識透,世人受夠了美國的傷害後,早前只是敢怒而不敢言,如今的美國交的朋友比以前的手法更加卑賤惡毒,誰都受不了美國的變本加厲失人性的欺詐了,菲律賓就是一個突出的實例,美國在世上沒有一個是真正的朋友,牠們的關係是主僕而不是朋友關係……


回春堂八卦神算


為什麼說美國最終放棄了巴基斯坦?這是不可能的。

首先,2018年1月1日,特朗普在個人的推特賬號發佈新年 “第一推”確實狠狠地批評了巴基斯坦一把,宣稱“過去15年,美國愚蠢地給巴基斯坦高達330億美元的援助,但巴基斯坦卻沒能給我們回報,只有欺騙和謊言,把我們的領導人當傻子;他們還為我們在阿富汗追剿的恐怖分子提供溫床。”三天後,美國國務院宣佈,美國將暫停對巴基斯坦的安全援助,包括不向巴基斯坦提供軍事裝備或與安全相關的資金援助;同時,美國務院發言人強調,暫停安全援助不是永久性的,美國仍希望巴基斯坦在反恐方面採取美國所希望的決定性行動。通過特朗普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的闡述可以看出,美國中斷對巴基斯坦的援助,目的不是徹底拋棄巴基斯坦,而是要挾巴基斯坦按照美國的要求加大反恐力度,否則美國就不是暫停,而是永久停止向巴基斯坦提供安全援助了。

其次,特朗普對巴基斯坦放狠話並非沒有先例。無論是小布什還是奧巴馬時期,美國為了向巴基斯坦施壓,都曾放狠話。包括小布什時期宣稱,如果巴基斯坦不配合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行動,就要把巴基斯坦炸回石器時代。

第三,巴基斯坦對於美國能否解決阿富汗問題有些舉足輕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沒有巴基斯坦的配合,美國就永遠無法解決阿富汗問題。舉一個例子,依照聯合國秘書長2018年2月發佈的報告,當前約有240萬阿富汗難民居住在巴基斯坦,其中140萬經過註冊。2017年,約有46.23萬阿富汗人從伊朗返回阿富汗,約有9.8萬人從巴基斯坦返回。可以試想,如果巴基斯坦不合作,那麼阿政府及任何其他國家能夠解決這些難民嗎?因此,可以預見,美國不會徹底放棄巴基斯坦。當然,未來繼續施壓,甚至是更大的壓力,是完全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