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川普口中的「中國騙局」 美國人早餐可能喝不上咖啡了

因為特朗普口中的“中國騙局” 美國人早餐可能喝不上咖啡了

早前,星巴克功勳董事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對外宣佈了即將離任的決定。而他在離開前,沒忘了給特朗普上一記眼藥。他表示,氣候變化可能會影響美國人喝咖啡的習慣。

“氣候變化將對咖啡豆的質量和完整性造成更大的影響,”舒爾茨在近期訪問哥斯達黎加的星巴克咖啡農場時,這麼對《時代》週刊說。

隨著全球氣溫上升,天氣系統正逐漸陷入混亂。一些地區的雨季降水減少,另一些地區卻因為狂風暴雨出現了洪澇災害。

而在地球中部種植咖啡的農民們,已經感受到了這種壓力。在哥斯達黎加、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一種破壞性真菌從6年前開始蔓延,導致咖啡豆產量持續下降。科學家認為,這種“咖啡鏽病”是在極端的高低溫波動中生長的,這正是氣候變化的後果。《食品安全》(Food Security)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在2008年至2011年的鏽病流行期間,哥倫比亞的咖啡產量平均下降了31%,而同期的咖啡價格上漲了55%。

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稱,巴西去年的天氣異常潮溼,讓咖啡豆烘焙困難不少。科學家預測,到2050年,拉丁美洲的“咖啡適宜”種植地(蜜蜂授粉活躍的地方)將減少88%,與此同時,坦桑尼亞高地的溫度也已經達到了生產咖啡的上限。

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2017年的研究顯示,星巴克是全球第4大咖啡銷售商,如果氣候變化導致咖啡產量劇烈波動,他們無疑是最大受害者之一。為了應對這一威脅,星巴克正在培育耐熱樹種,並打算為農民提供新的咖啡種子。此外,他們還計劃,在2025年前種下1億棵咖啡樹。

舒爾茨在接受《時代》雜誌採訪時表示:“我們必須自己去種咖啡,才能瞭解問題,並研究如何糾正和解決它。”

肯定有很多人不知道,咖啡已經是世界上僅次於石油的第2大貿易商品。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報道,在我國這種盛行喝茶的地方,咖啡消費量在過去4年裡增長了2倍。此外,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5年,就連加拿大人的咖啡消費也平均每年增長3.3%。加拿大咖啡協會表示,在加拿大,越來越多成年人把咖啡當水喝。這意味著,未來幾年咖啡產量將需要快速增加,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可惜,從目前的情況看,市場註定將出現巨大的供應缺口。咖啡商們培植的耐熱品種需要4到5年才能結果,而一些抗真菌的新品種咖啡樹,產量也沒有普通品種那麼多。

舒爾茨的此番言論,目標無疑是特朗普。早在上任之前,在全球變暖已經成為全世界共識的情況下,特朗普就宣稱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圈套,而且還甩鍋中國,稱這個概念“是中國編造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讓美國製造業失去競爭力”。

在前總統奧巴馬任內,100多個國家領導人曾聚會巴黎,經歷了艱苦談判後達成《巴黎協定》。按照協議,到2025年美國將削減排放16億噸。然而,這一協定在今年6月2日,被特朗普一手撕毀。

美國現在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全球佔比在15%以上,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科學家們表示,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可能會加速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導致熱浪、洪水、乾旱以及更為頻繁的風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