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全面屏爲什麼不走三星路線?

小米在oled屏幕上遇到的坑不少,如果不是為了上屏下指紋,小米可能不會用。而頂級的amoled屏幕產能非常有限,國產廠商幾乎拿不到,三星優先供給自己小米能拿到的屏幕至多和oppo、vivo一樣,也就算是直屏版amoled屏幕,由於缺少了曲面屏幕在視覺上的延展性,帶來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當然mate rs保時捷版是個例外,但是成本高昂,且不一定能滿足大規模出貨。


其次三星的額頭和下巴部分還是有些寬的,三星有能力把下巴做的更窄,但是由於額頭部分的傳感器體積難以繼續縮小,為了照顧到額頭部分,儘可能把下巴做到儘量一致。這種設計雖然確實夠精緻,但是不太符合國內全面屏宣傳潮流,為了全面屏國內廠商都走火入魔了,思路是通過劉海屏和降低下巴寬度提升屏佔比,和三星完全不同。

上了效果也就是lg g6這樣的,18:9的直屏也是lg g6最先使用的,可惜並沒有引起強烈反響,風頭被三星s8蓋過了。

小米全面屏為什麼不走三星路線?

國內第一個使用帶額頭18:9屏的是VIVO X20

小米全面屏為什麼不走三星路線?

除了X20和lg g6 還有r11S、 一加5T 、魅藍E3、小米6X等一干手機,如果旗艦機在18年繼續用這種方案會整整比友商落後一代,而且跟自家中低端機相比辨識度也不高。即便劉海屏再醜,國產再怎麼跟風, 線下用戶已經被iPhoneX、oppo r15 、x21、p20、nova3e等一干手機教育了,市場已經慢慢接受了劉海這種形態,做成lg g6樣式會賣不出去的,很無奈。

根據賽諾數據,x21等劉海機型在線下賣的很好,市場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小米全面屏為什麼不走三星路線?

不過話又說回來,小米7想做的比X21好看還是挺難的。x21在設計和機身材質上有了全面提升,下巴做的極窄,屏佔比很高,華為的漸變色和四曲面玻璃也是個亮點,給了小米很大的壓力。小米使用劉海和凸出的豎攝可能會帶來設計上的退步,騎虎難下。現在該關心的不是小米上不上劉海,而是小米怎麼把劉海手機做好看的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