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宗祠「德星堂」——安慶宗祠

位於嶽西縣響腸鎮東南面無愁村四周高山,中間平地,面積16.8平方公里。原屬潛山縣,民國時間劃入嶽西縣,成為潛嶽交接的鄉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據瞭解,崔(Cuī)姓源出有三:1、出自姜姓,以邑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所載,炎帝神農氏後裔,西周時齊國國君丁公伋的嫡長子季子曾食採於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子孫以邑為氏,是為山東崔姓。2、據《新唐書》所載,唐時新羅國有崔姓。3、出自少數民族崔姓:① 清代高麗人、滿洲人姓氏中有崔姓。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這進一步說明,崔姓為全球分佈,又以中國、韓國、朝鮮最多。今天卒子帶大家到這裡來看一看。

崔氏宗祠“德星堂”——安慶宗祠

崔姓崔姓發源于山東境內。秦漢時,季子後裔崔意如任秦國(都今陝西咸陽)大夫,封東萊侯。長子崔伯基為西漢東萊侯,居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清河縣東北,一說今山東武城縣西),後分衍出鄢陵(今屬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屬河北),後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謂門庭顯赫,人丁興旺,故有“清河”、“博陵”兩大郡望。

崔姓在歷史名人有崔浩:清河東武城(今山東省武城西)人,後魏時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筆,因暴露“國惡”,而遭滅門之災。崔宏:南北朝時清河東武城人,官至吏部尚書,曾執掌機要,參與草創過各種制度。崔鴻:今山東平原人,著名史學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職,後遷黃門侍郎,加散騎常侍、齊州大中正。撰《十六國春秋》一書。崔 顥: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唐代大詩人,官至司勳員外郎。早期多閨情詩,詩風浮豔,晚期詩風慷慨豪邁,後人輯其詩成《崔顥集》。崔護:博陵安平(今屬河北)人,唐代詩人,官至嶺南節度使。其詩《題都城南莊》,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紅”千古傳誦。崔白:濠梁(今安徽省鳳陽)人,北宋名畫家,擅畫花竹、禽鳥,尤工秋荷鳧雁。其筆法勁利如鐵絲,設色較淡,改變了宋初以來畫院流行的濃豔細密之畫風。崔立:將陵(今山東省德州)人,金末自稱太師、軍馬都元帥、尚書令、鄭王。崔子忠:北海(今山東省萊陽)人,明代著名畫家。擅畫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畫。與陳洪綬並稱“南陳北崔”等等。東漢末年,軍閥爭戰,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鮮,後發展為朝鮮大戶。魏晉南北朝時,崔姓依舊以門第高貴、族大人眾而著。史載,西晉時,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盧王謝”之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孫)有七子,長子崔雙為東祖,次子崔邯為西祖,三子崔寓為南祖,亦號中祖。崔寓四世孫崔林,魏司空、安陽孝侯,曾孫崔悅,前趙司徒、左長安、關內侯,有三子:渾、潛、湛。崔湛之孫崔蔚,北魏

崔氏宗祠“德星堂”——安慶宗祠

郢州刺史,居滎陽(今屬河南),號鄭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達二十七人,由此可見唐代崔姓地位顯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為主,山東、河北、河南、陝西、山西、甘肅遍佈崔姓。宋元時期,有較多崔姓南遷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樹崔姓移民於人跡稀疏之地。明清之際又有大批崔姓族人遷往遼東一帶,多與朝鮮族雜居。清末又有入居東南亞國家者。崔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二八。

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博陵郡、汞陽郡等。今天卒子主要介紹的是安慶嶽西的崔氏,主要是博陵郡後裔,三國魏正始三年設置,西晉時置為國,相當於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饒陽、安國等地。根據嶽西崔氏族譜記載,以嶽西為聚居地的崔氏,系博陵崔氏,為南宋丞相崔與之的後裔,奉與之公為一世祖。據譜載其子有三個,分別叫天德、天禎、天祥。天德生子二:正齡、正文;正齡生子三:華一、華二、華三,原籍江西鄱陽瓦礫壩。元未因陳友諒之亂,華三公渡江而東遷皖西南,籍於潛山縣城西郊,復遷白水灣,後遷至今嶽西縣菖蒲鎮水車坂(民國間將潛山縣後北鄉劃歸嶽西縣),其後子孫繁衍,五河鎮、茅山鄉、響腸鎮、中關鄉、店前鎮、菖蒲鎮、天堂鎮、主薄鎮、頭陀鎮、田頭鄉、石關鄉等地皆有其後裔,人口較為密集的有五河鎮、茅山鄉、中關鄉、響腸鎮,部分後裔遠遷江蘇、浙江、陝西、湖北、江西、臺灣等省,近遷周邊各縣有桐城、六安、懷寧、潛山、霍山、舒城、貴池、石臺、青陽、黃山、東至、太湖等縣。華三後裔約二萬餘人,海內外凡華三後裔嶽西是其祖藉也,古稱潛陽崔氏,堂匾為“德星堂”,大門、神堂對字為:“五龍門第,三戟家聲”。

崔氏宗祠“德星堂”——安慶宗祠

華三公遷潛至今640餘年,於明崇禎時創修譜帙,後因戰亂散失,復於康熙甲子編修成輯。聚居地五河、茅山、沙嶺、無愁有宗祠多處,今天卒子介紹的崔氏宗祠就是其中一個,因文革期間毀壞、年久失修,所剩甚少。這座崔氏宗祠建於清乾隆初年,光緒年間重修。是一座依縱軸線佈局,縱深達幾十米的宗祠。現僅存前進、廂房,前殿和祭殿,以抬梁木構架,蓮花托斗拱構築。樓為歇山頂,樑架上下雕花鳥和故事人物的立體圖案,造型生動,手工精巧,刻有“三戟世家”的磚雕,廂房為卷蓬頂建築。有安慶崔姓的朋友或全國崔氏後裔可到此處參觀。

崔氏宗祠“德星堂”——安慶宗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