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這麼多年蜀園,你還不知道羅叔嗎?

“今天吃頓好的吧!”

“好呀好呀,去蜀園吧!”

蜀園這個名字,不僅是一家普普通通的校園餐廳,更是許多二外人回憶裡重要的一隅。今天,讓我們走進守護這一方溫暖的人---蜀園經營者羅斌漢。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右二為蜀園老闆羅斌漢

1

羅叔+二外=蜀園

“羅叔”是羅斌漢在二外的另一個名字,熟悉他的老師學生都願意叫這個笑起來很有感染力的四川老闆一聲羅叔。羅叔中等身材,眼角的皺紋像是歲月留下的痕跡,無聲地訴說著那些過往。他操著一口流利的西南口音,性格不像是南方人,倒是有些北方人的豪爽。

起初,羅叔在家鄉辦餐飲,既開過家常菜館,也辦過火鍋店。但是在他的心裡,總會冒出這樣的想法:好男兒志在千里,不如出去闖蕩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抱著這樣的想法,他從家鄉四川的小縣城出發,心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滿腔熱血,一路向北。

北京是個大城市,年輕的羅叔也有過迷茫,就在他沒有目標的時候,命運的雙手將他與二外聯繫起來。有次他坐輕軌路過二外時,看著校園劃過車窗,他心裡突然冒出一個想法:為什麼不用上自己在家鄉辦餐飲的經驗,在校園裡辦一家餐廳呢?說幹就幹,羅叔馬上向食堂管理部門遞上了自己的名片。不久,羅叔的二外食堂檔口--重慶風味開張了。在此之後,羅叔終於迎來自己的第二個機會--學校招標,開蜀園的想法在羅叔腦海中萌生了。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羅叔是一個很有想法的“生意人”,開蜀園前就做了很精確的定位。考慮到學生們的經濟能力有限,羅叔把這個餐廳的價位定在食堂檔口與校外餐廳之間。“班級聚會,生日聚會,或者是一個星期來撮一頓,這些情況我都想到了。”

在外漂泊的人,在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一定有著家鄉的影子。在羅叔的心裡,做其他的地方的菜遠不如家鄉四川的有味道,所以在菜品的確定上,羅叔還是選擇了最親近的家鄉菜。

有了精確的定位和想法後,他在招標會上侃侃而談,終於順利通過審核。至此,羅叔與二外故事的序幕漸漸拉開。

2

友情+人品=蜀園

二外每一屆學生會交接的時候都會來蜀園聚餐,把下一屆介紹給羅叔認識,羅叔也相應的會送一些菜給他們。這樣一項傳統一屆一屆的延續下來,蜀園就這樣成了羅叔和學生深厚友誼的見證者。每一屆學生總會有新的建議,關於菜品改良的,上菜速度的,羅叔都全盤接收,虛心改進。“你們要是有什麼對菜品的新要求直接過來找我就行。”一來二去,食客也就變成了朋友,很多同學過來就餐一是為了再嚐嚐蜀園的菜,最重要的就是為了多和羅叔聊聊天。

在二外的這些年裡,餐廳換了一撥又一撥,學生們走了一屆又一屆,羅叔依然在這裡。從開始一項新事業時那種興奮,對未來有著極大憧憬的心情,到後來穩紮穩打,沒變的就是羅叔和蜀園家常菜的熟悉味道。

而談及蜀園的名字由來時,羅叔說這多虧了他的研究生朋友們。羅叔很重視這個餐廳的發展,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更何況它承載了羅叔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待。餐廳的名字對他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於是選名字的時候特意問了那幾位二外的研究生,“我本身就是很尊重文化人的。”羅叔笑著說。最後就選了蜀園這個名字,既符合家鄉菜——四川的定位,又聽起來清爽舒服。這個名字因為有了二外學生的參與又更加與眾不同。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開張的前兩個月,由於宣傳不到位再加上餐廳地處樓層過高,蜀園的生意不太紅火。幸好有當時在檔口熟識的學生朋友,他們在人人網上幫他賣力宣傳,留言誇讚蜀園菜品味道好,推薦大家去吃,到第三個月的時候蜀園果然運作起來了。

“菜品見人品,這一點真的很重要。”羅叔這個生意人心裡一直想著的,就是怎樣才能讓學生們吃得好又花的少。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心裡總會對它產生留戀,捨不得離開。在二外開餐廳開了這麼長時間,羅叔一直把關著菜的質量和味道,沒事就在蜀園裡待著,出新品的時候親自試吃並提意見,“在外面開餐廳利潤會很高,也有的餐廳做多了就滑頭了,我不能這樣。”

3

感恩+緣分=蜀園

羅叔的家鄉早些時候是人口第一的大城,在他的童年記憶中糧食永遠不夠吃。他在上學的妹妹從大一一直到畢業,由於家裡資金困難,學費總是欠著一年的,今年交前年,前年交大前年的。學校對此一直都很寬容,從來沒有催促。經歷了這件事之後,羅叔總是記著這樣一句話,做人時時刻刻要感恩。他決定把當年的那一點恩情繼續延續下去,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更多的人。

彷彿一個輪迴似的,在二外,羅叔也變成了那個“伸出援手的人”。幾年前,羅叔在巡視餐廳的過程中總看到一個學生,每次總是聊上兩句,一來二去兩人成為了朋友。慢慢的熟悉以後,那個同學問羅叔這收不收勤工儉學的小時工,他想中午過來幫忙傳菜。

對羅叔來說,同學能有這個想法就很好,於是很爽快的答應了。“他有時候發短信給我說羅哥,有事來不了了。我就告訴他,沒事忙他的。其實我早就安排好了工作,不會有影響的。”在羅叔的心裡,看著這個年輕的同學,羅叔依稀看到了當年那個年輕人奮鬥的影子,那個為了未來和夢想而努力的自己。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羅叔總是想能幫襯就幫襯一些。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 ■■■■

當年那個記得要時時刻刻感恩的年輕人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幫助越來越多的同學們,蜀園也因為羅叔的存在而成為同學和羅叔友誼的見證者。冥冥之中的緣分將羅叔和學生們聚在一起,他們之間的友誼之情就像釀製的美酒,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消散,反而愈來愈濃烈。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吃了这么多年蜀园,你还不知道罗叔吗?

正如《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們都一樣》一書中所說的,“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我們都一樣,一樣迷茫,一樣孤獨,一樣焦慮,一樣困惑。可是,好在那些經歷過的曲折最終都成為醞釀夢想的能量和養分,最終我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夢想,並且還在為之繼續堅持努力。”當年那個滿懷憧憬和一腔熱血的青年在經歷了迷茫和曲折之後,終於實現了自己最初的夢想,他經營的這家餐廳也成為了許多已經畢業的二外人心中那美好的回憶,偏居在時光的一隅。

“有空再回蜀園看看啊!”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翔宇東方新聞社

新媒體運營中心

文案 | 王晶 文棠

圖片| 羅斌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