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文丨西部君

西部君前幾天重點分析了各地的老齡化和生育狀況,從人口與經濟的關係來看,年輕人口對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他們是勞動力的主要構成;另一方面,年輕人追趕潮流的習慣和消費能力,讓他們成為新興產業的主要推動者,比如火熱的電競行業。

這兩天有媒體報道,可容納6000人同時競技、佔地65萬平方米的電競綜合體將落戶上海,目標是打造全球電競產業鏈及商業模式的城市樣板,助推上海建設全球電競之都。

網絡遊戲沒有擺脫電子海洛因的汙名前,一座城市公然宣稱打造“電競之都”,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事。2013年,體育總局決定組建電競國家隊時,跳水冠軍何超直言不諱地批評,“玩遊戲都可以拿奧運冠軍,那我們這些項目練得這麼辛苦真白乾了?”

隨著電競被官方認可,它的產業價值開始引起重視。去年11月,《英雄聯盟》世界總決賽在鳥巢上演,場面火爆,一票難求,成為其經濟效益的最好體現。

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不止上海,很多三四線小城也在爭搶這個新風口,像江蘇太倉、重慶忠縣、河南孟州、安徽蕪湖、湖南關山等,都重金建設電競館、綜合體、產業園。

動靜最大的忠縣,2017年決定投入40—50億,打造電競小鎮,其中包括耗資8億、佔地110畝、觀眾席超6000的電競場館,而當地的GDP總共才240億左右。

電競產業雖然是時髦的風口,但蛋糕到底有多大?夠這些四線小城分嗎?政府推動建設電競小鎮,投資失敗怎麼辦?

1.打遊戲能打出多少GDP?

數據顯示,中國的電競用戶數量在2017年迎來暴漲,達到2.6億,按照走勢在2019年將達到3.5億,產業覆蓋面高速擴張。

2.6億電競用戶貢獻了多少產值呢?根據艾瑞數據,包括遊戲消費、賽事門票、周邊、贊助和廣告在內,2017年電競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655.4億元,2019年將衝擊千億。

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電競賽事火不火,取決於遊戲產品在操作性、觀賞性和影響面上,是否達到了高水準。此外,一些關聯性的行業,比如直播,對電競產業影響也很大。像太倉打造“電競小鎮”,龍珠直播落戶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遊戲企業的分佈,會對電競產業的區域佈局產生巨大影響。

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根據《中國遊企版圖》的數據,遊戲企業聚集地是北京、上海和廣東。北京成為遊戲公司最扎堆的地區。互聯網產業同樣發達的杭州所在的浙江,遊戲公司只有個位數。

遊戲企業高度聚集在一線城市,一方面這裡有龐大的消費人群,對新事物的接納能力也比較強,另一方面,有足夠多的高校提供研發人才。這種地域分佈規律,讓一線城市成為電競產業的主戰場。

同樣是《英雄聯盟》總決賽,如果搬到三四線城市,絕不會有北京那樣火爆。

瞄準“電競之都”的上海,電競產業在全國更是遙遙領先。在此次新建電競綜合體之前,上海就曾印發《關於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

上海本身有經濟基礎,有資本和人才優勢,還是中國網速最快的地區之一,電競產業的發展很容易規模化。目前幾乎所有的熱門電競遊戲均有頂級賽事落戶上海,80%以上的電競公司、俱樂部也都集中在此。截止2017年,網絡遊戲銷售收入約為683.8億元。

2.“電競小鎮”遍地開花

電競不等於網遊,它是網絡遊戲所衍生出來的競賽產品,所以上海的網遊銷售收入中,只有部分能算作電競產值。除此之外,電競產業還會有門票、周邊等收入構成。不過這依舊說明作為新興產業的電競,它與一線城市的氣質更吻合。

當然,隨著互聯網的下沉,電競產業向二三四線城市擴張是必然的趨勢。再者,一線城市的人口上限決定了其市場容量,電競產業要做大,必須向非一線城市滲透,滲透的結果是“電競小鎮”的概念接連問世。

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其實很多二線城市,比如重慶、成都、杭州等,在電競產業上的投入並不小。像杭州,也有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的國際電競數娛中心,成都也在新建電競中心,但這些二線城市的動靜,反而沒有三四線城市大。

除了宣傳的關係,很大原因還在於,在投資力度上,同等的幾十億資金,在不同經濟體量的城市效果決然不同。比如重慶忠縣,四五十億的投資,佔到了這個地方貧困縣經濟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雖然有部分資金是招商引資,但還是給人以“all in”的感覺。

對於一二線城市而言,哪怕電競產業的全部產值,都劃給一座城市,在萬億的GDP體量面前貢獻也極為有限。或者說得直白點,在產業構成多元化,有傳統二產支柱的前提下,如果不是像上海這樣有遊戲行業的歷史積累,重金投入電競產業的動力不會太大。

所以,小城鎮往往比大城市,更容易圍繞某個新興產業進行重金下注。像湖南金洲鎮,為了打造關山電競小鎮,計劃在5年內投入150億,如此龐大的投資規模,很多二線城市都難以望其項背。

這是產業和發展路徑的匱乏的結果。在回應外界的批評時,重慶忠縣有關負責人反問道,“難道我們就應該一直窮下去嗎?”它將小城鎮的經濟困境暴露得淋漓盡致。

3.人口外流,四線小城還剩多少優勢

四線城市打造“電競小鎮”,本身就是一次概念營銷。像重慶忠縣,如果不是50億投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產業落地,場館建完,考驗才真正開始。

電競市場的大小高度依賴於人口規模,一二線城市,有足夠的人口基礎和消費能力,支撐起相應的市場,四五線城市,互聯網再下沉,市場容量的天花板都擺在那裡。

這些小城市,可以承接全國性的賽事,來吸引外地用戶和粉絲。但它對交通區位的要求很高。像江蘇太倉,離蘇州50公里,離上海45公里,有天然的地理優勢。但是像重慶忠縣,不通高鐵也沒有機場,很少會有外地粉絲專程去看比賽,只能將市場侷限在人口不多的本地。

考慮到中國的人口流動趨勢,這種四五線小城市的本地市場規模,可能還會繼續萎縮。

150億重金“打遊戲”,這些四線小城在進行一場豪賭

這兩天的恆大研究院推出了一箇中國人口大遷移的深度報告,報告提到,一線、二線城市人口持續流入,三線城市流入流出基本平衡,四線城市持續流出。

根據預測,未來中國將有2億新增城鎮人口,而這些新增人口,將主要分佈在19個城市群,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長江中游、成渝、中原、山東半島等七大城市群。人口向少數都市圈聚集,這意味著四線城市,將失去“人”這個最核心的生產要素。

另外,營商環境往往會影響到產業發育。上海的電競產業發達,有個重要前提是這裡審批門檻低,最快一個月就能完成遊戲審批,大大降低了遊戲企業的運營成本。

但對於很多三四線城市來說,缺少這樣流暢的政策機制。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往往正是因為審批繁多,營商環境不佳。這種招商引資的劣勢,會成為新興產業的隱形障礙。

小結:

一些小城市的思維誤區在於,以為建一座大型場館,就是“電競小鎮”。其實和任何產業一樣,電競產業的相關要素,會按照市場化的方式進行聚集。這正是上海的電競發達,很多投入不菲的“電競小鎮”,卻缺少產出和影響力的原因所在。

探索新產業的動力不容抹殺,但重金下注前,必須對整個人口走勢和經濟規律,有基本的預判,產業立足於區位之上,才有可能得到市場的認可。如果只是造概念,或者缺少風險評估,“all in”可能會是一場豪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