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必遠離這些「三低」股

今天上午10點以後上證指數的崩跌走勢令很多小股票魂飛魄散,好在“✔”型迴轉讓人鬆了一口氣。但實際上成交量沒有增加,依然是場內資金在折騰。

6月份向來是資金面季節性緊張時期。2013年的大錢荒就是在6月底發生的。今天下午剛出來的數據,5月社會融資規模7608億人民幣,4月份為15600億人民幣,環比差不多是腰斬。廣義貨幣(M2)供給同比8.3%,從過去的13%、14%降至現在的8%左右。

原因其實市場都比較清楚:去槓桿+嚴監管。大資管新規、打破剛兌、縮減債務、表外轉表內,實質性的減少社會融資規模。

流動性緊縮,反映到股市上,就是很多股票成交稀少,股價連綿陰跌。不少業績不理想的股票,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出現崩跌走勢。

比如上週五(6月8日)早上10點52分,500億市值的傳化智聯(002010),突然閃崩跌停。將其打至跌停的是總計65筆1703手的賣單,合計成交金額不過236萬元。也就是說,236萬元的賣單讓這家公司的市值瞬間蒸發50億元。

務必遠離這些“三低”股

閃崩的傳化智聯

其實,最近很多股票全天的成交量也就幾百萬,稍有大單砸下來,股價就飛流直下。統計顯示,昨天全天成交量少於1000萬元的有334只,這些品種差不多和港股中的“仙股”類似了。同時,全天成交量不足一億元的多達2546只,這個數字超過了A股總品種數的三分之二,說明市場流動性已經極其匱乏。

通常來講,成交量低迷的這些標的市值一般都很低,而且基本面較差,估值偏高。若行情出現連續走弱,或者公司連續虧損導致退市,可能引發資金湧出,尤其是裡面有集合信託計劃或者資產管理計劃的標的,在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極易出現股價閃崩情形。

同時,進入MSCI(摩根斯坦利國際資本指數)後,A股估值體系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加上海外優質獨角獸陸續迴歸,對基本面較差,且估值偏高的個股抽血嚴重。

總體上,A股將越來越成熟,和港股、美股越來越像,有些業績成渣的小盤股崩下去後有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成為半死不活的仙股,而業績好、流通性強的大盤股估值會呈現優勢。

因此,投資者應該遠離那些低股價、低市值、低換手率的“三低股”。具體說,就是股價低,市值低於50億元,平均換手率低於0.5%的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