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奪去了她父母的生命,10年之後她又迎來了新的人生大考


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奪去了小恆父母的生命。十年後的小恆,即將走出給了她第二個家的安康家園,面臨人生的一次大考。 (文/陳維松 攝/雷聲 陳維松)

小恆的老家在四川綿陽安州區高川鄉泉水村。在小恆爺爺奶奶的家中,爺爺找尋良久,也沒有找到一張全家福,只有被地震奪去生命的兒子兒媳的合影和孫女孫子的證件照。十年前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奪去了小恆父母的生命。

汶川地震後,小恆被送進了安康家園。這是2008年時的小恆,在山東日照的安康家園參加升旗儀式。安康家園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和日照鋼鐵集團共同發起設立,自2008年5月誕生以來,歷經北京、日照的安康家園和成都雙流的安康家園兩個階段,已走過10年曆程,共轉移、接收、安置了包括小恆在內的總共712名孤困孩子。


在日照的安康家園生活一年後,小恆和其他671名震後孤困兒童回到了成都雙流的安康家園。這是2010年,小恆在烈士陵園參加活動。

如今的小恆即將成年,也將迎來高考。目前,仍在安康家園生活學習的孩子還有48人。其中,小恆和其他19名孩子在棠湖中學讀高中。

在雙流的安康家園的文化牆上,張貼著小恆的照片。照片上她的留言是:“這裡的阿姨像媽媽一樣照顧著我們……”對於生活了10年的安康家園,小恆說:“這裡就像是第二個家。”家有“嚴父”,也有“慈母”。

小恆曾經的理想是當醫生,“可能是受到從前經歷的影響”。但她現在覺得,文科生當醫生不太現實。“我覺得學傳媒不錯。”

班主任廖小強在輔導小恆數學題。面對即將迎來的高考,小恆說自己壓力很大。

課堂上的小恆。她說,希望自己能考到綿陽本地的大學。“因為離家近,有歸屬感。不過能夠考出去,當然更好。”

安康家園的園長鬍源忠和小恆聊天。他說:“咱們的孩子從家園出去以後,更多的是獨自面對。其他孩子出門摔跟頭,家裡還是有父母在做後盾。希望孩子們出去後平平淡淡、樂樂呵呵就好。”

在小恆的老家,斑駁的內牆上還有當年地震時留下的裂痕。家裡有73歲的爺爺和71歲的奶奶,還有一個小她7歲的弟弟。身在學校的小恆時常記掛著兩位老人,最擔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平日裡,爺爺奶奶有個頭疼腦熱,小恆都會上網查資料,提醒他們飲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寒暑假在家時,小恆經常給爺爺奶奶按摩雙腿。

爺爺奶奶說,小恆一直是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她回來就做作業,然後幫家裡做飯、洗衣服。力所能及的家務,她都去幹。”小恆高三學業重,回安康家園和爺爺奶奶家的時間比過去少了很多。每年寒暑假,她都會回家看望爺爺奶奶。


十年前的地震,將小恆家的兩層樓房震成了一層,一樓的牆面上,還有當年地震造成的裂縫。

小恆家門前的空地上,還放著一頂救災帳篷。小恆的奶奶今年71歲,十年前的地震發生時,她把小恆的弟弟從屋子裡搶了出來。當時,不滿8歲的小恆在讀小學二年級。

小恆說,是安康家園給了自己又一個家,讓自己能在更寬敞明亮的教室繼續學業。她說,自己很珍惜這些。爺爺對小恆學什麼專業並沒有特別的要求,讓她自己自由選擇,只是希望她未來工作後能夠回報社會。

統計數據顯示,雙流安康家園已先後有624名孩子高中畢業,或步入大學,或通過就業自食其力。其中,282人考上大學,342人職高畢業後就業或參軍。9年來,安康家園孩子考入大學的比例達45%。目前,還有48人仍在安康家園生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