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知道你說的就是對的?

你怎麼知道你說的就是對的?

昨晚和朋友聊天,朋友問我:“你怎麼知道你說的就是對的?”這句話很多人都問過我,我都認真作答,答案就是科學思維。

假如我極端一些,你每說一個結論,我都跟一句:“那也可能是錯的啊?”是不是每個人說的所有論斷都可能是錯的?是不是基於結論的世界就是虛無的?你甚至不能確定你是你啊?當然不是。

我們相信一些公認的事實和公認的結論,這種相信是通過無數的實證和質疑而得到的。對於這些事實和結論,運用邏輯推理,獲得新的結論,這是咱們初中三角幾何學過的邏輯方法。我們會認為這些新的結論,也很可能是對的,但依舊需要實證和質疑。

比如說地球赤道周長是大約4萬公里,一個馬拉松選手每天跑一個馬拉松,他多少天能跑完?簡單的算術就能計算出來。但問題是,4萬公里這個數字是哪兒來的?你自己用尺子量過嗎?沒量過那就可能是錯的咯!這顯然是荒謬的。

我唯獨有一些獨創性的看法,就是關於古玉的研究,除此之外,所有關於科學人文等學科的認知,都是看書得來的,而且還沒有看很高深的書,都是普及讀物。所以我並沒有什麼“個人觀點”,有些事情你以為是我的觀點,實際上我是在轉述公認的觀點。

正是由於研究古玉是我獨創的,所以更應該質疑,沒人質疑我就自己質疑。我轉述書本上的知識,自己沒學好,轉述錯的時候不少,但這就不叫質疑我的觀點了,而叫糾正我的錯誤。假如我轉述準確,那麼你要否定的不是我的觀點,而是要推翻這個學科的知識體系。

比如我說轉基因安全,你說轉基因有害,我們兩個不懂生物的人辯論。我只是轉述主流科學界的聲音,因為我相信科學、相信科學共同體、相信學術界同行評議,而你不是在推翻我,你是要推翻整個生物學和學術標準。

辯論一個問題,雙方首先要明確相關事實,在基本事實沒有爭議的情況下,運用正確的邏輯進行分析,然後才能找出雙方的分歧點,才能明確態度的不同是從何導致的,這樣的辯論才是有效的。假如雙方對於基本事實的認定就不同,那肯定無法辯論,真聊起來只能是各說各的。

討論一個觀點,需要對很多事實進行甄別,甄別的方法又回到之前說的科學方法。所以說,你可以說我哪裡說錯了,是事實錯誤還是邏輯錯誤,或者雖然自己也不清楚,但感覺不對頭,那我還是得回應,但你不能說“你怎麼知道你說的是對的”,說了這句話,就表明你沒有掌握科學思維。

有些事情是雙方面瞭解的信息不同,瞭解多的人和了解少的人無法平等辯論,只能是瞭解多的人提供事實,瞭解少的人被動接受,但這樣一來,很可能出錯,主要是出在瞭解多的人身上。自己的學習、理解和轉述都可能出錯,但被動接受事實的人無法反駁,因為自己沒有反駁的依據。

中國人裡,具備科學思維的人最多百分之一,所以我說大家不具備科學思維,只是一個論斷,不是抬槓,更不是侮辱人,就好比說我不具備基本的計算機編程思維一樣。

我以前學物理的,學完了還是不具備科學思維,也是慢慢學習逐漸具備的。我不斷告誡自己,對於一件事情,多瞭解背後的事實,減少自己的論斷,更要避免情緒。

當你希望獲得一個好的結果,又不太瞭解情況,這是最容易被騙的。買假古玩就是這樣,想撿漏,又不懂鑑定,那就被騙。當我說你買的東西是假貨的時候,你問我一句:“你怎麼知道你說的就是對的?”假如你不具備科學思維,我永遠都沒有辦法向你證明我說的是對的。你只要來一句“那也可能是錯的”,我就沒辦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