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習近平涉台講話展現對兩岸和平統一高度自信

中新社臺北7月14日電 臺灣媒體14日聚焦、分析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連戰時發表的涉臺講話。《中國時報》等報評論文章認為,習近平重申和平統一的主調不變,對兩岸和平統一大勢展現高度自信。

《中國時報》社論提到,兩岸關係政治分歧未解決,當前又受到外力波及,雙方有升高對抗態勢。習近平最新涉臺講話對兩岸和平統一大勢展現出高度自信;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擴大交流促進彼此心靈融一,而非訴諸統“獨”情緒的激化與對決。

社論中說,近來赴臺陸客銳減,苦撐待變的臺灣觀光業和產品嚴重滯銷的農漁業都發出抗議,對臺當局造成政治壓力。此次會面也彰顯,回到和平交流的正軌刻不容緩,這符合兩岸最大利益。

《聯合報》14日發出的報道認為,此次會面中,習近平態度平和,除重申完全理解臺灣同胞的特殊心態,尊重臺灣同胞現有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外,還指明大陸同胞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值得臺灣同胞尊重。

該報引述中國國民黨發佈的新聞稿內容,指此次會面對兩岸和平穩定發展有非常正向的意義。“和平、交流、互助、雙贏”才會是一條真正帶領檯灣走向繁榮的大道。

臺灣學者賴嶽謙是連戰所率臺灣各界人士參訪團一員。網絡媒體ETtoday新聞雲引述他的現場觀察指出,習近平在講話中展現其個人高度與自信,他是站在高處看兩岸關係。二人的會面向外提出警告,打“臺灣牌”是無效的,“挾洋自重”終會失敗。

中時電子報的專欄作者徐青《連戰融冰順應主流民意》一文分析,連戰與習近平會面,讓人聯想到13年前“和平之旅”開啟國共兩黨關係的歷史新頁。今天,大部分臺灣民眾對大陸發展有更為正面且積極的認同,民眾“西進”意願空前提升。

作者寫到,臺當局漠視民意,始終迴避承認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繼續放任、縱容“去中國化”的“漸進臺獨”,干擾兩岸交流合作。習近平在講話中表達了大陸破除一切阻力,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大局和兩岸同胞根本利益的堅定信心。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將更明確,更有信心、意志和動力促進兩岸融合發展。

《旺報》11日社論中提出,大陸方面有意透過此次會面向外界宣示,臺灣一切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力量,大陸都十分珍惜並願意與之交往互動。透過連戰此行,臺灣社會可全面瞭解大陸對臺政策,具有正面意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