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案例一

女子黃某,本來就和老公欠債50多萬。當見到上門強制評估她家房產的法院的法警時,就一哭二鬧三上吊,還持刀相逼,並大喊著,誰也不能進門,進門我就自殘,情緒激動。後經法院和親屬的勸慰和解釋,方才平復情緒同意配合法警工作。


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案例二

來自唐山的張國文,五年前借給朋友的兒子20萬元。因索債無果而起訴欠債者。勝訴後,債務人拒不還錢,身患癌症的他,無奈申請強制執行,但對方還是拒不執行。他告訴記者,他也已欠別人20多萬元,現在急等著拿回這筆錢來還債。他還有個89歲的老孃,因自己身患重病無法照顧,而讓老孃住在養老院。他怕自己死後,債主上門老孃無法生活。記者瞭解到,欠債者陳某,有車有房。5月23號打電話給陳某,陳某表示,你管不著,能接你電話已經是給你面子了。
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說到此處,我早已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想要罵人啦。

時至今日,欠債不還,還理直氣壯,已經不是個別現象,這樣的事情似乎每天都會發生很多。

很顯然,上述兩案例債權人都已經訴諸法律。可事到如今,依然沒有解決問題。對此,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而言,欠債者拒不還錢,似乎我們只有走法律程序這一條路。可訴諸法律依然解決不了問題,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今天,咱們從道德和良知的角度切入這個話題。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俗話還說:善惡到頭終有報

可是這兩句俗話,對於上面兩個案例顯的多麼的蒼白而無力。

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老師就天天教育我們要做誠實守信,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我的潛意識裡,一致認為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近幾年來,不管是網絡上還是現實生活中,都經常傳出欠債不還理直氣壯的消息。使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誠實守信這個傳統美德是否還能延續下去。信任是否會變成一個僅僅停留在人們口頭上的一個美麗的詞語。而在人們的心中早已蕩然無存。
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人與人的日常交往中,特別是經濟往來中,是否會變得格外的瑾慎,對別人都抱著懷疑的想法,去處理日常事務。真是不敢想象啊。

我看了文章後的留言有兩萬多個,大家是群情激憤,大多數人都是要求債權人和欠債者以命相搏,拿回欠款。

怪不得近日,有人在網上發言“你今天借出去的錢,很有可能是花錢買了一個明天的仇人”。結合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也是深有同感啊。

在此我期待著神聖的法律能早日給大家一個令人欣慰的結果。
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在本文結束之際,大家對上述兩個案例有什麼看法,從道德和良知的角度出發,把你的實話說出來吧,歡迎你的留言。

當你遇到這些嘔心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