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關注」美歐貿易戰

央視“關注”美歐貿易戰

歐盟6月22日剛剛啟動了對美國產品加徵報復性關稅的同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將考慮對歐盟的汽車徵收20%的關稅。美歐真的要全面開打貿易戰了嗎?7月北約峰會召開在即,外媒警告,如果特朗普對歐盟和加拿大加徵關稅演變成了貿易戰,特朗普可能會威脅脫離北約,對北約抱怨連連的特朗普真的敢從北約“退群”嗎?揮舞關稅大棒、沉迷“退群”,特朗普頻頻挑戰現有的國際秩序,難道真的是為了建立全球新秩序嗎?

德國媒體分析稱,美國是歐盟汽車重要的出口市場,也是歐盟汽車強大的生產基地,一旦美國決定在汽車方面向歐盟下手,歐盟將遭受重創,不過歐盟委員會副主席也表示,歐洲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提出相應的對策。面對美國的關稅大棒,不止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土耳其等國也紛紛採取反制措施。

主持人魯健:特朗普對歐盟採訪威脅的手段,加徵鋼鋁稅,你不能採取報復性的關稅,如果你採取我接下來要對你的汽車加徵20%的關稅,他的這個僅僅是威脅還是真的有可能付諸措施?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不能排除他後面的措施,但從理智上分析應該可能性較小,因為歐美之間經濟聯繫太多了,他們之間相互投資,貿易他們才是真正最大的夥伴。因為歐洲是個群體,要合起來算,歐盟絕對是美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投資夥伴,所以他們的利益關聯比我們還要多,我認為他們在最後的節點上還是會妥協的。

主持人魯健:如果特朗普真的採取這種手段的話,可能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歐盟是不是還會別無選擇只能加以報復措施?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無論是從主權原則上還是從實際利益上,歐盟必須這樣,等於有點像賭牌,你壓賭對方只能跟進,不跟進利益輸的更大。現在看美國打出的第一輪貿易保護大棒後,顯然準備了第二手,對我們中國也是,打出500億之後,他弄出一個2000億當後手;對歐盟也是,鋼鋁之後汽車做為後手,當他打出後手的時候,有關各方只能做出反應。那麼大西洋、太平洋兩岸的貿易戰硝煙反映出的是,特朗普現在要跟所有的貿易伙伴都要打貿易戰,不管是誰,不管是盟友還是所謂潛在敵手一律開打。美國打貿易戰不是新聞,新聞是這個事是1945年以來特朗普乾的一件獨特的事,什麼國家無論是誰一律打,這個事就特別值得深思。他現在說汽車關稅升不升,取決於雙方對賭的利益折衝,很可能就真爭下去,貿易戰確實就升級,不爭有個前提,就是必須去談。同樣的道理,對中國的2000億是不是砸下來,也取決於現在雙方的博弈,如果沒砸下來那麼雙方一定在談,如果不談,顯然2000億要砸下來,我們也會用所謂數量加質量綜合拳、組合拳的辦法來反擊,如果真要這麼做的話,我想這不相當一場世界貿易大戰。美國現在打的這些國家,無論誰,我們從表面看全是美國主要的貿易伙伴;但你要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捱打的國家是什麼,按照現在的世界盃講,那可真的是世界前八強,在世界貿易體系裡面,無論是美國的鄰居墨西哥、加拿大還是大西洋那邊的歐洲國家,這邊的中國、日本,這都是在前八強之列,他現在和前八強這些國家全打一遍,目的是什麼呢?打貿易戰不是特朗普的目的,為了較正貿易平衡也不是他的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是把前八強全打一遍,迫使前八強都來和我談判,談判的結果這前八強相關的市場結構、市場規則、貿易規則做一些調整和改變,前八強的規則改了,我就不信你世界貿易體系規則不改。特朗普在搞美國標準的自由貿易,這個是他要的東西。

微友提問:美國這是要與歐洲在貿易上全面開戰嗎?

金燦榮:應該不會,他們之間是親戚,我是傾向認為這個總統有點兒例外,斤斤計較,在學術上他叫“經濟民族主義”,因為他公開講美國第一,買美國貨供美國人,這口號不太像一個發達國家領導,很例外,所以他們就會有矛盾,因為太有個性。美國畢竟是個多元化的社會,美國經濟程度不允許他走太遠,我覺得他們會在一些項目上打一打,但最終還是會坐下來談,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我是覺得沒有的。

魯健:特朗普真的這麼自信嗎?因為確實是前所未見,關稅大棒揮向全世界,他的底氣何在?他真的是要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國際新秩序嗎?

楊希雨:確實是這樣,他並不是真的要跟你打貿易戰,無論是歐洲的汽車關稅也好,對中國的2000億也好,對加拿大、墨西哥更是搞一個所謂落日規則,到年底太陽落山,談啥樣算啥樣,談到那個樣子你接受就接受,不接受拉倒,那時就不叫退群了,群就散了。因此,他建的這種高壓,北美自由貿易就沒有了,你想要就接受我的。你會發現他的底氣在於一對一地談,當他對所有國家搞多邊談的時候他不佔優勢。現在的態勢是,美國對所有的貿易伙伴都是1對1談的時候,對群談他不佔絕對優勢。一個一個談的時候,他就佔據雙邊貿易的主要優勢,比如說美日貿易總額佔日本貿易總額的15%,佔美國對外貿易總額的5%,也就是說美國對美日貿易的依存度明顯低於日本,因此日本就有求美國要多。你看日本是個龐然大物,但是對美國單獨一談就趨於弱勢地位。他不是跟整個歐盟談,他跟德國談、跟法國談,逐個擊破,他在利用自己的雙邊優勢對每一個國家他都佔有絕對優勢,這種情況下逼迫的是就要把美國原來自己制定的世界貿易秩序修改一下,原來他定的就是自由、公平、開放的自由貿易,現在特朗普不幹了,他加了一個對等,所以七國峰會的時候,在會上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也就是說他跟這6個國家打貿易戰不是目的,目的是最後你得跟我談,談到所有的關稅、所有的壁壘、所有的補貼全部拿掉,也就是說我開放到什麼程度你也得開放到什麼程度,不管你國家強弱,不管是發達還是發展中國家,一律按照我的標準,所謂“對等”,因此這次特朗普打貿易戰真正的算盤就要修改現行的國際貿易秩序,秩序裡面要加一個關鍵詞“對等”。因此這一輪貿易戰打下來的時候,我估計不會爆發世界貿易大戰,會進入一個打打談談的這麼一個階段,這個階段過去之後,所有美國主要的貿易國家,或者說這前八強就得修改一些貿易規則,那個時候等於說整個世界貿易秩序就會按照美國標準再進一步的去做,就逐漸會形成一個新的美國標準的自由貿易秩序,而這個秩序的關鍵詞是“對等”,但他所謂的“對等”恰恰是最不對等的,是讓美國得實利,讓其他國家割肉放血,因為各國國情不一樣,尤其是面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不一樣怎麼可能對等呢?

金燦榮:有個國家叫盧旺達,有2000萬美元的貿易順差,據說他要資產,美國人看不下去了,說你蚊子肉都要吃啊,這有點過分了。

魯健:現在可能最大最關鍵的群就是北約這個群了,所以美國應該還不會蠢到這種地步吧,連北約這個群也不要了。

金燦榮:我覺得不會退出,退北美自貿區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北約不會,如果退出那就不是一家人了。再有就是國內政治背景,特朗普現在比較強悍,有個重要原因,軍隊在那呢,這是他真正的支持者,還有猶太利益集團在他後面,掌握金融的,掌握軍隊的,軍隊他是不敢得罪的。另外,美國人還有個問題,他很在乎錢,有一個東西可以壓倒錢,就是國家安全,這是要命的事,命都沒有了還要錢有什麼用,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一個安全因素、一個軍隊因素,別的群可以退,北約肯定不會退。

楊希雨:北約的群肯定不能退,美國講全球領導地位,北約是他全球領導地位最起家的那個基石,二戰確定的領導地位,二戰的基石就弄出一個北約來,戰後到冷戰一直是他的基礎。但有一條,就是這次北約峰會我們會看到上演一場大戲,不退群但是我得改規矩。1945年美國主導建立的,他們叫“自由主義國際秩序”,他當時組建的,現在發現不對了,他覺得他吃虧了,所以整個世界政治、經濟秩序處在重新塑造的形勢。

魯健:從亞太到印太,看似是一個字的改變,背後是不是意味著美國在亞太地區也要建立新的規則?

金燦榮:他的總目標不變,要維持美國的主導地位,只不過是他希望把他的朋友圈再搞大一點,原來亞太地區他有幾個好朋友,現在他希望把原有體系往西推一點,把南亞拉進來,這個時候傳統的亞太就不合適了,就改了印太。總的來講他是想擴大朋友圈,但是基本的邏輯還是在美國力量不變的情況下多找一些幫手,目前好像想拉印度,另外越南、印尼也都想拉,成不成功我們再看吧,總原則還是一樣,我維持我的主導地位,但是幫手再搞多一點。

魯健:有人說他在亞太要建立新規則可能目標就是衝著中國來的。

金燦榮:衝著中國我覺得是比較明顯的,我們也不用迴避他,過去他說法挺多,防恐啊,朝鮮啊,現在越來越集中在中國了,對此我們坦然應對,不要緊張。

魯健:他在亞太要建立所謂新規則的話,會不會對中國形成一些安全威脅?

金燦榮:不知道,因為他跟澳大利亞跟日本有很多共性,但真要去拉那幾個兄弟越南、印尼、印度,我覺得挺難成功的,去跟印度交朋友多了你會發現他挺難深交的,一般沒事吃個飯還行,像搞成美日同盟或是美澳同盟那麼堅固我覺得挺難。

魯健:所以,美國如果在亞太地區也要企圖建立他所謂新的規則,按照特朗普的邏輯,到底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新規則、新秩序?

楊希雨:印太總部這個事是哈里斯當司令的時候謀劃的,在奧巴馬的時候謀劃的,現在到澳大利亞做大使,後來到韓國做大使,這個弦是全國的一種軍事戰略一個體現,就是說美國要把全球戰略重點放到亞太,範圍有多大呢?要囊括到印度洋,不僅囊括了印度,實際上還要把南亞、東南亞一些主要國家都囊括到這個範圍裡,四角聯盟形成的時候,整個地源政策結構本身就在改變,既有針對中國的一面,又有擴大美國領導範圍的一面,因此這個印太戰略本身就是對現有美國亞太戰略結構的一個改變,規則和秩序結構都在改變。真正推進起來比較難,像印度那麼大一個國家,想把它綁在美國戰車上,這個事印度也是互有需求,他需要的東西可以接受,不需要的時候他堅決抵制。因此,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說,我的印太戰略也有很多帶很多路,你不搞一帶一路嗎,但是印度講,我這個印太聯盟是以經濟的開放為主,這個又跟美國的想法不一樣,所以說,當四個國家各有打算的時候,美國真想按照自己的意志來改造結構、改造秩序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CCTV4 《今日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