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 01

喜提愛屋的同事麗麗最近心情卻不太美妙。

事情是這樣的。和男友住一起後,對方發現她有使用衛生棉條的習慣,便讓她別用了,言之鑿鑿“這樣不正常”。

麗麗反問他哪裡不正常,他支支吾吾:“你不能為了快感就做這種事吧?普通的姨媽巾不好用嗎?

“你有病吧?快感個屁,要不是生理期誰用它啊?再說了,對我來說衛生棉條確實比衛生巾好用啊。”她這樣回答。

沒想到男友絲毫聽不進去,兩人越吵越兇。直男癌外加媽寶男的他還把這事跟他媽講了,他媽在電話裡冷嘲熱諷了一番,最後總結“女孩子還是要貞潔一點。”

聽完整件事的我:?????

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都已經2018年了,還有人把普普通通的衛生棉條扯到所謂的貞潔上去,我暗自在心裡翻了19960720個白眼。

我今天不想贅述衛生棉條的諸多好處,但這個發生在麗麗身上的不大不小的誤會,倒是啟發了我來講講中國情侶們對性存在的一些普遍誤解

☊ 02

1

“處”不“處”的問題

不說笑,我的私信箱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這樣的留言:

“我男友因為我不是處要和我分手,怎麼辦?”

“我是處男,要求女友是處女,我錯了嗎?”

每每看到這些,我都只能搖頭嘆息。

21世紀的今天依然有人對初次性生活的佔有權如此執著,到底是沒能好好接受科普,還是貧瘠的思想根深蒂固?

我不想追究,也無法追究,只能說是個人喜好,情有可原。

但值得一提的噁心點是,總有人把非處女/男說成“二手貨”。

怎麼了?有過性生活在你這就是所謂的“貶值”了是嗎?

本質上不過是把人當成私有物品,把自己當成物品的主人。這種三觀真的是下賤且惡臭。

還有把非處女/男與不自愛劃等號的,有事嗎?

一個人的純潔自愛與否,從來不由ta有過多少次性生活決定,而是與ta本人的為人有關。

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2

避孕的問題

我不知道現在的人是怎麼回事,一說到“避孕藥”就能扯到“渣男”。

他們的基本邏輯是這樣的:避孕藥副作用很大,對身體有害 → 男生沒能提前做好預防 + 受到傷害的是女孩子 → 渣男了。

看起來還挺讓人無法反駁,但其實第一步就錯了。

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中國情侶的普遍認知是:避孕藥=緊急避孕藥=魔鬼。

但其實避孕藥有緊急、長效和短效之分。前兩者確實對身體危害頗大,緊急避孕藥會干擾女性內分泌,長效的會長時間抑制排卵。

而短效避孕藥其實是很安全的避孕方法。一是避孕成功率高達99%,比使用安全套還高;二是劑量小代謝快,不用擔心在體內積蓄的問題;三是停用後能恢復排卵生育。

看到這裡你一定以為會是哪個牌子的避孕藥廣告吧?不好意思全程清爽無廣。

今天說這些並非鼓勵大家吃藥,也不是說避孕套不好,只是想說明一個點:在還沒有計劃養育孩子之前,做好避孕非常重要。

避孕,不是為了討好男生,不是是為了維護感情,更多的是關愛自己,將生育的主動權拿回自己手上。

性生活當然很美好,做好性生活的事前事後處理也應當是美好的。

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3

戀愛後恥於談性的問題

身邊好幾個比較內向的朋友和男友確認戀愛關係後就再也沒有下一步,不是不想,是不敢,是害羞。

當然也有男友使勁暗示自己,雖然自己也很想和他一拍即合,但就是謹慎到無法回應的。

如果你此刻依舊處於“抗日”狀態,那我不反對你的堅持,畢竟各有各的想法,畢竟性生活講究的是你情我願。

如果你只是過分羞澀含蓄,那我建議你從現在開始大膽一點。

因為性生活的質量和感情的質量基本是成正比曲線的。

看到這裡我估計有人會嘀咕——“情侶不可以蓋著被子純聊天嗎?一定要做那件事嗎?”

不做我是信的,不想我是不信的。

在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裡,性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沒有說柏拉圖式愛情不好的意思)

如果男生實在礙於責任,女生實在過於保守。那我有個不成熟的小建議:

不如你倆努力一把,結個婚?

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 03

前不久在地鐵上聽到有個男生說自己女友宮頸糜爛,同伴立刻驚愕說:“原來她以前私生活這麼淫亂啊!”

後面還說了很多不堪入耳的詞,我就插上耳機不想聽了。

你看,像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別名:宮頸糜爛)這麼尋常的婦科生理現象,都被拿出來大做文章,冠以下流無恥之詞,與性相關的誤解又何止上面三點?

誤解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帶來的偏見、危害甚至是惡行。

於“性”而言,我們似乎處於一個寬鬆開放的時代,但在我們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教育裡,性依舊很隱晦。

性愛本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不值得驕傲炫耀,也不應當羞恥。

好好地看待性,接受性,正確地處理性愛帶來的問題,才是情侶們應當做的事。

廖一梅說“人這一生,遇到性,遇到愛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而美好健康的性,又何嘗不是一種互相瞭解?

被性毀掉的中國情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