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的投籃是投跳,不是跳投,是這樣嗎?

_Terrific


這樣的說法肯定是錯誤的,打過籃球的人都知道,投籃時如果你的雙腳不發力,那麼即使你的手臂很有力量,也是很難把球投到籃筐上的,也就是說投籃一定是先跳後投。



庫裡的投籃由於出手快,一般他的投籃出手只需要0.4秒,經常給人們製造一種先投籃再起跳的假像,但是其實不是這樣,我們看到無論是庫裡還是任何一個球員或者普通人,他們在投籃之前,一定是先稍微下蹲,然後再把球投出去,所以你一定是先起跳再投籃,因為你下蹲的過程中你根本無法正常把球投出去,不信你可以試一下

投籃是一個需要全身各個部位協調的動作,雙腳是否發力影響著你的投籃手感還有投籃的範圍,無論是庫裡還是誰也好,一定是先起跳後投籃。



籃球雜貨鋪


這是一個投籃的技術動作的問題,庫裡的投籃究竟是不是跳投,這需要對常規的投籃動作進行一下分析。

標準跳投動作

真正意義上的跳投,是運動員持球后跳起騰空,在身體離地的最高點,或者接近最高點,或者下落時,完成的投籃。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跳投,球員不會利用身體起跳時的慣性將力量傳導到手指手腕來增加出手的力度,跳投僅僅利用身體騰空的高度來避免防守封蓋,同時高度離籃筐更近,增加籃球入框時拋物線的角度。

跳投的技術動作中,在起跳最高點時,身體僅僅起到支撐高度的作用,籃球出手的力量,則幾乎完全來自手指手腕以及大臂帶動小臂產生的隨動力量。有些球員還會使用一下後仰(fade away)的方式,以躲避防守球員的封蓋,在身體下落時完成投籃,這對於小臂和手腕的力量則要求更高,對於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出手時的穩定程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NBA實戰中,麥迪的幹拔跳投、雷阿倫的三分跳投,阿蘭休斯敦的中距離跳投都是教科書一般的動作,起跳高度充足,身體支撐穩定,在最高點出手柔和,力道精妙,能夠有效避免防守封蓋,且具有出色的命中率。邁克爾喬丹的fade away飄逸後仰跳投,科比布萊恩特的轉身後仰跳投,艾倫艾佛森的crossover後撤步跳投,都是在起跳後下落階段完成的投籃,難度更大,防守更加不容易封蓋。

類跳投、準跳投、半跳投、顛兒投

跳投對於球員的身體素質是有一定要求的,在起跳後完成投籃動作,且要保持高穩定性,並不是所有球員都能夠達到這樣的要求。

在實戰中很多選手選擇在起跳的同時,藉助身體上升的慣性,將力量傳到給手指手腕,以此來完成投籃。這種投籃方式更加省力,對身體控制能力和彈跳力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對於長射程的投籃,這種投籃方式可以增加出手的力度,同時也能夠提高投籃的穩定性。由於藉助了自下而上的身體慣性,對於上肢力量沒有那麼強的球員,是一種不錯的投籃方式。

這種投籃方式的技術特點是,身體在起跳的同時或者起跳後,且沒有達到最高起跳高度時,在身體上升期完成技術動作。我們管這種投籃方式叫做類跳投、準跳投、半跳投。央視著名解說“合理帝”張衛平張指導將這種投籃成為“顛兒投”,也比較形象的描述了這種投籃方式。顛兒投的出手高度雖然不及標準跳投,但由於技術動作週期短,出手速度也更加快。總之,有利也有弊吧。

在NBA的實戰中,庫裡就是顛兒投的代表人物,庫裡的出手是在腳離地的上升期完成了投籃,有效藉助了身體的慣性,通過起跳的向上隨動帶手臂完成投籃,這種出手雖然投籃高度不足,但是庫裡往往能夠通過騷花的運球擺脫防守,製造投籃空間,而顛兒投能夠彌補庫裡彈跳力不足的弱勢,保證他的出手穩定性和出手速度。

除了庫裡之外,哈登、吉諾比利、拉里伯德、安東尼沃克、馬里昂等也是這種投籃方式,這種方式省力而且高效。在NBA之外,中國球員李楠是顛兒投的集大成者,精準的半跳投三分,讓他成為中國籃球歷史上例無虛發的“小李飛刀”。

此外歷史上還有一個人也是這種投籃方法,他就是奧運會歷史得分王,籃球名人堂成員,巴西人施米特。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各位籃球愛好者有所幫助吧,有什麼問題咱們評論裡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愛籃球,沒理由;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V視角看球


糾結“跳投”還是“投跳”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沒有人會真的在乎“先投後跳”還是“先跳後投”,大家只在乎球投的準不準,難不難防守。

跳投的發明,本來就是為了在高速運動後投籃的時候保持平衡,同時也可以靠出手高度來躲避防守。但如果有人發明了比經典跳投更好的方法,那麼就沒有必要糾結到底是不是跳投。

確實,庫裡投籃時候的起跳不是為了增加投籃的高度,而是為了身體動作更加協調,讓出手更加順暢,所以他的起跳、出手是一氣呵成行雲流水的,並沒有像傳統的後衛那樣分成兩個技術動作,而是瞬間完成。沒有“先投後跳”,也沒有“先跳後投”,而是“邊跳邊投”。這讓他的整個身體狀態都流暢柔和,他的出手也更加省力。以為出手速度的加快,和準備動作的減少,他的投籃出手時間被縮到了0.4秒,你根本來不及反應,他就出手了。這就是為什麼庫裡初入聯盟的時候,就能吸引一大票眼球的原因,因為大家在歷史上從沒有見過這樣投籃的球員。

有人可能說,這不符合經典跳投的傳統,但是你要知道,競技場上,講的是實用主義,並沒有任何人規定,投籃就必須是跳投,吉諾比利、皮爾斯等人投籃也從來是腳不離地的踮投,但人家的投籃水平從來都不差,反倒是很多整天擺出完整跳投姿勢的球員,總是打鐵。

庫裡這個投籃姿勢,既實用有效,又美觀流暢,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就連科比-布萊恩特退役的前一年,也在偷偷學習庫裡的投籃方式,只不過沒成功而已。


平原公子


庫裡的投籃動作,不是真正的跳投。

真正的跳投,需要用雙腳腳尖發力起跳,將力量通過小腿、膝蓋、腰腹、大臂、小臂,最後傳導至手腕手指。

這個過程中身體跳起騰空到達一定高度並有一定時間的滯空後,由大臂帶動小臂手指手腕發力完成投籃動作。跳投的有點是滯空時間長,出手高度高,受防守影響較小。

跳投的技術要求很高,對跟腱、腰腹等核心力量有很高要求,特別是對滯空過程中的身體控制力和投籃動作穩定性要求很高。最難練,也最難防。

跳投技術最好的就是喬丹了,理由不說了。大家自己看看,高度、穩定、手腕手指的柔和等等。

庫裡字的是另外一個極端,就是老一輩籃球人口中的“顛投”。起跳高度不高、輕輕跳一下的同時完成投籃動作。顛投對核心力量要求較跳投低很多。

庫裡的投籃動作兩個特點,一是出手快,二是手指手腕柔和發力。往往出其不意投籃,命中率也高。


巴巴拉58463998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所謂的投跳應該是俗稱的顛投。在美國只有jump shot,而jump shot又有兩種,一種是one motion shot(庫裡,哈登等)可以理解為顛投,另一種是two motion shot(喬丹,科比等)可以理解為跳投。庫裡跳投和顛投都會,但絕大部分的三分是顛投完成的。




我來講一下什麼是顛投

簡單的來講顛投就是沒有達到起跳的最大高達就出手,投籃到出手是一套連貫的動作,通過起跳來借力出手而不是僅僅依靠手臂的力量。這種出手常見於內線球員。由於上肢力量不足或者投籃技術不足,絕大部分初學者的投籃方式都是顛投。顛投的優勢在於出手快,缺點就是不穩定容易打鐵。

庫裡的顛投

庫裡從小打球開始就是習慣用顛投完成投籃,還是孩子的庫裡投籃的出手點是在腰間,直到高二時庫裡的父親告訴他為了在高平臺打球他必須改變出手姿勢,但改也只是提高了出手點,顛投的出手方式仍是他最習慣的出手方式也是他最厲害的武器,如今的庫裡的顛投三分可謂登峰造極,從他的一項項打破的三分記錄就可見一斑。

什麼時候用顛投好?

一般是兩個極端,一個是籃下,一個是三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撤步投籃。

籃下 上面說過內線球員大部分是顛投,因為內線球員距離籃筐近準確度高但由於防守球員離得近能快速把球放入籃筐就是最好的選擇,所以內線大多用顛投。

三分 三分對於大多數球員來說都是一件費力的事情,如果不借助起跳來發力投球很多業餘玩家可能會三不沾,對於職業球員來說用跳投來投三分對體力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消耗,所以有些情況為了省力可以使用顛投來投三分。

撤步投籃 後撤步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招數,通過後撤來拉開與防守球員的距離創造投籃空間。但想要創造足夠的空間後撤幅度肯定要越大越好,而大幅度後撤重心轉移不能很好的控制身體,後撤步接跳投只有那些投籃熟練且有一定上肢力量的人建議使用,如果你不符合還是乖乖的接顛投,不然別說不準可能連網都碰不到。


毛毛的籃球


跳投:個人理解跳起滯空後再進行投籃,如麥迪 科比等需要強大的背部肌肉,以及核心力量。

現在籃球小球時代,追求快速反擊,打對手的立足未穩,投籃的出手速度自然要快速,顯然那種美如畫的後仰跳投不太實用。

顛投:是投籃時,跳起時並同時完成投籃動作,並沒有滯空,追求的是出手速度,當然普通人也通常使用的投籃方式,因為在核心力量不足時,藉助起跳時的力量,可以投出比平時更遠的距離。

庫裡的屬於後者,但是由於庫裡的核心力量以及身體十分強壯,顛投的速度太快,聯盟中很少有人能在一瞬間冒到庫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