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究竟是誰成就了誰

說道這些曾經與納粹合作過的公司並不是要“興師問罪”,畢竟過去那麼久了,而且當時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並不能完全說明企業的道德立場。翻舊賬似的抖出來不過是增加點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不知道是迫於政治壓力還是個人崇拜,曾有大批德國著名企業捲入納粹的整軍備戰之中。

隨之二戰的爆發,這些企業又從思想支持轉為物質支撐,成了納粹德軍對外征戰的有力支撐,在那段烽火歲月裡留下了不光彩的記錄。

西門子

1847年成立的西門子公司自然沒能免俗,早在希特勒上臺前,西門子公司就曾秘密資助納粹黨,並和克虜伯公司、法本公司(化學和製藥公司)一道,破壞脆弱的魏瑪共和國。

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希特勒上臺後,特別是戰爭期間,西門子公司的規模迅速擴大,興建起大量工廠,並參與德國經濟的“納粹化”。

西門子的高級管理層在多種場合稱讚過納粹主義,西門子董事會副主席弗里德里希·盧尚更是鐵桿納粹分子,1945年希特勒自殺後,他也跟著自殺了。

受局勢影響,西門子在公司內部實施“種族政策”,將猶太工人同德國工人隔離開來,由於戰爭爆發,勞動力匱乏使西門子領導層頗為頭疼,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集中營。

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西門子逐漸在一些臭名昭著的集中營及周邊地區建造工廠,不少集中營工人上午為西門子公司生產電氣設備,下午就在公司建造的毒氣室裡被毒死。

據統計截至1944年,西門子的20多萬僱員中,超過15萬是集中營在押犯人。

拜耳

拜耳公司以生產消炎藥阿司匹林聞名,和救人治病的初衷不同,拜耳和納粹德國也曾有段蜜月期。

納粹集中營中臭名昭著的毒氣Zyklon B就是由拜耳公司生產,此外,拜耳也在二戰和大屠殺期間剝削集中營的奴隸進行勞動。

他們在奧斯維集中營旁了工廠,讓營地的囚徒勞動,拜耳的員工甚至恐嚇奴隸勞工,“如果不快點做事,我們就要給你放毒氣了”。

保時捷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大戰全面爆發,保時捷不可避免的也轉戰到軍事工業,為希特勒政府生產軍用越野車和水陸兩棲戰車。

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可口可樂

1938年可口可樂在德國的銷售進一步擴張,共有43家裝瓶廠和600多家本地分銷商。

這可不是因為可口可樂中的咖啡因讓德國人慾罷不能,而是因為精明的雷布斯(可口可樂創始人)找到了一個從源頭解決矛盾的辦法——如果沒人知道可口可樂是美國貨,不就沒人會抵制了嗎?

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深諳納粹式洗腦策略的雷布斯,開始通過所有的傳播渠道來促使可口可樂的形象本土化,並儘可能的加強品牌與納粹間的聯繫。

如果一本雜誌的封面是希特勒,那麼封底一定是可口可樂,如果一張報紙的上半截是納粹海報,那麼下半截肯定是可口可樂。

甚至納粹德國最著名的口號“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個元首” ,也被可口可樂改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帝國,一杯可樂”。

總之就是各種跪舔,恨不得在勃蘭登堡門上架起高音喇叭,天天歌頌慈父希特勒是德國人民的大救星。

細數曾與納粹同盟的大公司

除了上面那幾個大品牌,瀕臨倒閉的柯達,知名奢侈品牌HUGO BOSS,美聯社,IBM都曾或明或暗或多或少支持過納粹。

感謝閱讀,歡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