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做为一部以现实为主题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从一开始就不被人所看好。但是在放映十天后的现在,《我不是药神》却以22亿的票房让人“大跌眼镜”。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上映十天后票房依旧强劲

看完这部电影后泡子感触也很深,用一句话来形容便是“笑着笑着就哭了”。看完后再去回顾,泡子也渐渐的发现了《药神》的泪点与笑点:

一:主角身份的巧妙安排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电影中主角程勇是一位售卖”印度神油“的小店老板,而这个略微涉及到性的身份本身就带着不少的笑点,同时也为主角到印度购买药物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但是在现实中,程勇的原型陆勇却是一位企业家。2002年,陆勇在开始他的创业之旅后不久便被查出患上了慢粒白血病,从此走上了漫漫寻医路。而他则是通过网络从而从印度得到了低价药,与电影中的身份是大为不同的。

二,配角形象的饱满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除去徐峥的精彩表演,几位配角的戏份同样也很重要。从曹斌、吕受益、刘思慧到黄毛、牧师等人,他们的形象多样,性格各异,却都因为相同的原因联系到了一起。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可以说在电影前半段这些配角们通过自己的演出让人捧腹,喜欢上了他们。但后半段他们的遭遇又让人唏嘘不已,让人泪目。饱满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三,主题的现实性折射的无奈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这部电影无疑是近些年来最为优秀的以现实为题材的国产电影之一,而也正是因为他的现实性才让人倍感沉重。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正如电影中的那位大妈所说:人活在世上,谁又能保证自己和亲人一辈子都平平安安,没有疾病呢?又有多少人保证自己一生不会被”穷病“所困扰呢?吕受益因为无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程勇因为无奈选择了结束代购;曹斌因为无奈,只能选择沉默。可以说无奈贯穿了整部电影,毕竟人活着就要面对数不清的无奈。

四,人物形象前后的变化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们看电影其实就是在看一个故事,而电影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故事讲得精不精彩。而要衡量一个故事是否精彩就要看故事中的人物塑造的是否成功。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而在这部电影中人物塑造可以说是相当成功,除去上文所说的人物性格各异,形象饱满外便是人物在电影中完成了形象的转化,前后形象发生了鲜明的变化。程勇在影片前半段可以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想靠卖印度药赚钱的人,但是在吕受益死后便完成了形象的转变,开始无偿帮助病友。虽然转变的动机有些不足,但是最后形象得塑造却也是很成功的。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但是在经过改编后故事显然更适合被搬上大屏幕,特别是程勇和曹斌这两个矛盾的角色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而在电影中也更多的思考了相关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现实,不至于细致入微,但是在大背景下可以说是难能可贵。

六,选角的不拘一格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药神》的制片是徐峥和他的好友宁浩,这也是两人的第五次合作。而翻开两人的合作史我们不难发现两人多拍摄的是小成本电影,像《疯狂的石头》的300万,《心花路放》的3500万,可以说都是小制作。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主演思慧的谭卓与王宝强在《Hello 树先生》中的合作

而小制作的电影在选角方面就更多的看中演员的实用性而不是知名度。《我不是药神》的制片成本大概是6000万左右,所以在选角方面也是从实用性方面出发的。我们可以看到除去主角徐峥和话题人物王传君以外剧组内的其他人知名度都很一般。主演男二号曹斌的周一围知名度更是没有他老婆朱丹高。而也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选角方式使得每一位演员都发挥出了自己的特点,他们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

因这6个原因,《我不是药神》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们不缺乏优秀的题材

一部电影也可以说是一个故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也希望这篇文章也对大家有所启发。从长远角度来说这部电影也会推动电影人们看到了广电的相关标准的放开,开始尝试现实主义题材,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也是意义深刻的。也希望以后会有更多优秀的电影呈现给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