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的歷史

巧克力幾乎可以治癒一切不開心,比如:迷失心智、悲傷、分手或者是一次挫敗,其效果幾乎是立杆見影,它是全球最暢銷的甜品,那種無與倫比的美味成功的俘獲了我們大多數人的胃,但一開始的時候巧克力的味道其實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究竟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巧克力的歷史

在公元前1500年的中美洲地區,奧爾梅克人食用一種由可可豆製成的飲料,他們堅信可可豆是神賜的禮物,因此,只有在重大的典禮或者節日上,才能品嚐到這種可可飲料;這種可可汁是無糖微辣的,因為人們使用了辣椒來調味,可可樹結出的果實個頭通常很大,果核裡藏著30-40顆可可豆,有一種白色的甜味果肉覆在可可豆上,可可豆本身是苦的,由於被認為這是神賜予的果實,在持續幾百年的時間裡,可可豆被用作等價交換的貨幣,奧爾梅克文明之後是瑪雅和阿茲特克文明,他們也飲用了可可飲料,並且非常受歡迎,當時,除了他們之外,世界上便沒有人知道可可的存在了。

巧克力的歷史

到16世紀的時候,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大陸時期,西班牙人發現了可可的巨大商機,於是他們做起了可可和可可飲料的生意,不同的是他們用糖、肉桂和蜂蜜替換了原來的辣椒,這種飲品被叫做巧克力,成為了一種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飲品。

巧克力的歷史

在那個時期,人們認為巧克力具有醫藥的性能,並將它用作胃痛藥,除此之外,巧克力還被用作一種天然的催情劑,但是不管它變成什麼,它只屬於貴族們,後來,巧克力從西班牙來到了意大利,再輾轉到了法國,後來傳播整個歐洲。

18世紀,可可開始出口到非洲地區,目的是擴大可可在象牙海灣和加納的種植範圍,但是為什麼不在歐洲種植可可呢?因為可可作為熱帶植物,只能在南北緯十度之間的範圍生長,當時的巧克力工廠有著很陰暗的一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洲和非洲的奴隸被利用於種植可可,這樣可以把製作的可可豆的成本壓到最低,而工廠則從中牟取最大的利潤,這種情況直到18世紀,情況才得以好轉。

巧克力的歷史

那麼巧克力是什麼時候變成固體塊狀的呢?1820年,一個名叫Van Hauten的荷蘭人使用壓榨機將可可脂從可可豆中分離出來,這樣把可可豆做出了可可塊,1847年,Fry Sons公司首次在英國生產出了固體塊狀的巧克力,幾年後,瑞士的Daniel Peter突發奇想在可可中加入了雀巢幹奶片,從而發明了牛奶巧克力,1900年先後出現了巧克力糖、巧克力蛋糕、餅乾和精製作的巧克力塊,以及各種各樣的巧克力飲品。

巧克力的歷史

我們都知道美國是頂級巧克力生產國之一,1939年,一位名叫Ruth Wakefidld的美國女性發明瞭碎巧克力餅乾,並以一美元的價格將配方賣給了雀巢公司,之後雀巢公司憑藉這一產品,迅速發展,佔據了巧克力市場的一半份額。而後巧克力也演變成今天的各種形態,不過不管它變成什麼樣的形狀,其美味都是讓人無法抗拒的。巧克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巧克力會怎麼樣。

巧克力的歷史

分享幾個有關巧克力的小知識:

1、在黑白電影時代,電影《驚魂記》中的血其實是巧克力,巧克力糖漿被用於模擬血液。所以那時的演員、製作人和其他參與者都有可能變成吸“血”鬼。

2、黑巧克力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它會在我們體內轉化為苯基乙胺——我們戀愛時也會產生這種物質。所以我們不僅愛戀愛,也愛巧克力。

3、巧克力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很類似於大麻中另一種化學物質,它能夠使人感覺很棒甚至上癮。再吃一條巧克力嗨一嗨吧。

4、巧克力是微毒的,一次性吃下22磅(10公斤左右)能夠殺死一個人。所以為了你的身材和健康,吃巧克力也要有度。

5、生產450毫升的巧克力需要400顆可可豆,所以再下次吃巧克力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它由來的歷史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