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拆遷方和被拆遷人在經濟利益上形成矛盾對立體,雙方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真的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造成徵地拆遷糾紛頻頻爆發。

由於被徵收人缺乏徵地拆遷方面的法律法規知識及政策的瞭解,在面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情景、不同的拆遷方,被拆遷人有著不同的境遇和體驗:有些被拆遷人在拆遷中風生水起,通過輕鬆、簡單的方式取得滿意的補償;有些被拆遷人在拆遷中隱忍退讓,幾番週轉、勞心費力仍然拿不到滿意的拆遷補償;有些被拆遷人在拆遷中誓死抵抗,染紅了磚瓦、浸溼了衣衫成為了拆遷犧牲品,也正是由於大家的不同角度和法律意識導致出現了幾種較為危險的被拆遷人“角色”。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角色一:認為”民告官”是畫餅充飢,一味地隱忍退讓

遇到徵地拆遷,隱忍退讓型的被拆遷人始終處於劣勢地位,自古以來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許多拆遷戶一聽說跟政府打官司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打贏,導致失去了很多獲得合理補償的有利機會,在拆遷方的恐嚇和威脅下步步退讓,以致於後期自己的權益遭受損害。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那就真的錯了,律師就是見證者,創為律師真的要告訴大家法律不是紙上談兵,既然《行政訴訟法》(民告官)賦予我們這樣的一個權利,那我們就應當去保護自己的權益呢!

角色二:隨大流,想坐收漁翁之利

在這種徵地拆遷中,很多被拆遷朋友是不願意做出頭鳥的,害怕成為拆遷方的目標,於是決定隨大流,想坐收漁翁之利,但是這種行為必須要建立在豐富的拆遷維權經驗的基礎上。把握好自己的維權時效和對拆遷方策略的“度”,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角色三:硬碰硬,暴力抗拆

遇到徵地拆遷,暴力抗拆型的被拆遷人強勢抗擊,和拆遷方以硬碰硬,刀槍劍影,以致於後期出現兩種結果:一是被拆遷人的行為過激,造成嚴重後果,被定以刑事犯罪,二是被拆遷人被暴力拆遷方致傷,成為暴力拆遷中的犧牲品。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我們一定要用正確及合法的手段去維護自己的權益,千萬不要以身試法,畢竟採取以暴制暴的案例成功的幾率幾乎為零。

角色四:天上掉的“餡餅”一定不要錯過

徵地拆遷過程中,“餡餅”往往是拆遷方常用的套路,創為律師曾經給大家分析過一些拆遷方用的最順手的套路,例如獎勵費、先選房等等。被拆遷人如果沒有這些法律常識來識別和避免,大多數都會中招,在此想告訴大家“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按耐不住金錢的誘惑,爭先恐後的簽署補償協議,很有可能會因小失大。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角色五:十年如一日,不停信訪路

實際創為律師瞭解到很多被拆遷人對信訪局有著錯誤的認識,認為信訪局無所不能,所以無論信訪多少年,無論被多少次截訪都要堅持,事實上,信訪主要作用是打開對外窗口,受理、登記、轉送信訪人的事項,而無權直接解決信訪事項,週期較長,很多朋友因為信訪延誤了自己的法律維權時效。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角色六:勝訴不是目的,提高補償才是贏家

徵地拆遷的環節往往會涉及一些複議和訴訟,在這裡創為律師請大家注意,有時候複議和訴訟只是一個方法策略,往往律師會通過這個方法獲得相應的目來促進談判提升拆遷安置補償,所以不必過度在意案件的勝訴而忽略拆遷安置補償的提高,在這裡我提醒大家徵地拆遷案件的重點不在於某個官司的輸贏上,這只是一個催化劑,最終的拆遷安置補償數額的提高是大家共同的目的。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徵地拆遷中,被拆遷人可以呈現多種抗拆形態,創為律師告誡大家:首先,不要一度委曲求全,成為拆遷方的提線木偶,其次,不要以暴制暴,成為鮮血染紅的回憶,最後,不要太過低迷,成為拆遷事件的警醒新聞卻無益補償。大家如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聯繫創為律師幫您抗擊違法不公,爭取最大的補償力度!

徵地拆遷補償太低了?找專業的指導!

CHUANGWEI LAWYER

北京創為律師事務所

70%被拆遷人常常會陷入的維權6大誤區,警示!

高效責任 / 方法獨到 / 經驗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