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就有人运用过地道战,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

地道战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方式。在抗日战争中冀中,中国军民利用地道神出鬼没,打得日本侵略者晕头转向。可以说地道战极大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嚣张的气焰,保护了冀中军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种作战方式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

其实,地道战并不是抗日军民的专利。早在三国时期,地道战便成了克敌制胜的法宝。曹操征讨张绣的安众之战堪称三国“地道战”的典范。

三国时就有人运用过地道战,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

董卓死后,三国进入到了群雄逐鹿的篇章。曹操先占据兖州,后又奉迎天子开启了剪灭群雄统一北方的道路。然而占据宛城与刘表联合的张绣却成为了曹操的心腹大患,面对实力相对弱小的张绣,曹操的征讨之路并不顺利,数次征讨却始终无法彻底消灭张绣。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不听谋士荀攸暂缓出兵,待机破之的建议,执意出兵征讨张绣,誓要报淯水之仇(即宛城之战)。南下的曹操士气正盛,一路上势如破竹,将张绣包围在穰城。

可是,天不亡张绣,就在曹操包围张绣之际,荆州牧刘表派兵增援张绣。刘表的援军并没有直接与曹操交战,而是占据安众,切断曹军的退路,企图与张绣内外夹击曹军。

三国时就有人运用过地道战,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

有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船迟又遇打头风”。曹营中有从袁绍处叛逃而归的士兵前来禀告曹操,说田丰劝说袁绍趁曹操南征之际偷袭许都,抢走汉献帝。此时的曹操不仅面临被张绣刘表形成反包围的不利局面,就连大本营也面临被袁绍偷袭的风险,可谓内外交困,面对这样不利的局面,曹操也不得不宣布撤军。

可是,战争并非游戏,不是你想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困守穰城的张绣见战局发生变化,开始出城反击,想将曹操一网打尽。为了能够保障大军可以安然退回许都,曹操采用了稳步撤退的方法,就是采取连续扎营,一点一点的向许昌撤退,这样一来行军速度就被大大的迟滞了,一天才走几里路。

三国时就有人运用过地道战,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

当曹操的大军撤到安众的时候,刘表和张绣也追随而至,他们各自占据险要的地形准备前后夹击曹操。情况虽说对曹操十分不利,所幸的是一切尚在曹操的掌握当中。在给荀彧的信中,曹操说道自己一定会在安众击败贼军。其实安众正是曹操决定反击的地点。曹操命令士兵在晚上偷偷开凿地道,利用地道将辎重转出,然后在四周设下伏兵等待张绣刘表的追兵进入口袋。

次日天一亮,张绣等人发现曹营已空,认为曹操在晚上偷偷跑路了,奋然率兵来追,结果中了曹操的埋伏。

曹操一声令下,伏兵尽出,一起夹攻张绣刘表,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三国时就有人运用过地道战,不是诸葛亮,不是司马懿

曹操在击溃张绣刘表的追兵之后,迅速撤军最终安然撤回到了许都。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曹操机关算尽,没有算到贾诩。张绣在追击失败后,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收拢残兵继续追击,最后把曹操的后卫部队给击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