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被盜,賊卻留下字條,說定會回來報恩,老先生卻說始終一家人

這世上的事情無奇不有,民間的奇聞異事更是層出不窮,這則奇聞發生在明朝的中期,那時候天下算是太平,一個姓李的員外家發生這樣的事,讓人們多年後依舊津津樂道,有道是善心總歸有回報,哪怕惡賊也有善心,入室之賊,仍會報恩。

李員外家在那方圓百里都是出了名的大好人,世代經商,也是當地有名的富商大賈,平日樂施好善,鄉鄰們都愛戴擁護他們家。那年的老天爺沒給活路,正逢夏日卻連綿的暴雨,壞了收成,饑荒如期而至,而南邊的一些地方,人們實在沒東西吃,再加上洪災成患,很多人都往北方跑來,城裡也多了許多災民。

家中被盜,賊卻留下字條,說定會回來報恩,老先生卻說始終一家人

城裡的富商大賈,官府都開倉賑災,李員外家更是首當其衝,城裡發糧,城外支起來麵攤,過往的難民都可以在這裡領到一個大餅,人手不夠的時候李員外也會親自跑到外面發餅。

可誰也沒想到,如同李員外這般大善人,竟也會被賊人惦記。災荒過去了,難民也越來越少,李員外又把精力投身在買賣上去了。那天是家裡的祭祖日,一家人都出門去了,管家走的時候再三的檢查,鎖好了所有的門才隨著李員外外出。

可那天李員外回到家的時候,走到賬房卻大呼來人,賬房被人翻弄過,經過清點之後,放在外面的幾張銀票不見了,在那不見銀票的盒子上,還留下一張紙,上門寫著:"借君三百兩,來日報恩,當牛做馬。"賬房先生清點之後,果真是少了三百兩銀子。管家和賬房先生都很生氣,說這賊未免太過猖獗,偷了銀票,還留下了字條,這不明擺著是瞧不起人,就要讓李員外是報官,捉拿這個小賊。

可李員外拿著那一張紙,卻擺了擺手,說罷了,就當是他又做一件好事。那天晚上,恰好李員外的一個道長朋友拜訪,李員外就拿出這字條給那道長朋友看了,還嬉笑說這毛賊還頗有意思,說定會回來報恩。那道長看了那字條,又給員外起了一卦,卻笑著說道,何止是報恩,你們將來定是一家人啊,你的危機還需這毛賊來化解。

家中被盜,賊卻留下字條,說定會回來報恩,老先生卻說始終一家人

李員外只是笑,道長從不說瞎話,這麼多年道長的卦也總是很靈,儘管他說的玄奇,李員外也不敢不信。只是一個偷盜的毛賊,回來報恩又是作何,未免太過古怪。

過了好多年,李員外被捲進一宗案件,被一些競爭對手栽贓,那當地的知府直要判李員外三年的大牢,但牽扯的人多,案子一層一層遞上去,朝廷竟派了欽差下來。而那欽差在到了地方,接手案子之後,一看這告的人竟是李員外,一見面就趕緊拉起跪在地上的員外,說道:"您可不能給我跪,要跪也是我得跪著啊,恩公啊。"欽差的能力很強,來沒幾天案子就查清楚了,也還了李員外的清白。

而從那之後,李員外多了個乾兒子,竟就是上頭派下來的欽差大臣,而他就是當年那個從李員外家偷了三百兩的毛賊。李員外卻說其實他早就知道,只是知她不易。所以從沒去計較過,就當他是做好事了。

家中被盜,賊卻留下字條,說定會回來報恩,老先生卻說始終一家人

那年的欽差,還只是一個書生,窮困潦倒之際就一直靠著李員外家的施捨,最後等到了機會,待員外府中無人,進去盜得了這銀票,當做了盤纏,而後,榜上有名,在朝為官,竟又是這般陰差陽錯的解救了之際的恩人。

李員外總說這就是造化,行善積德,許是什麼時候就為你帶來了幫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