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Flash這個詞,用戶們並不陌生,無論是曾經電腦課上苦苦學習製作的flash動畫,又或者是打開網頁時,經常跳出來的flash安裝通知……就算搞不懂它究竟是幹嘛的,你也肯定聽過它的“大名”。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雖然近幾年flash的口碑有所下滑,但在各色各樣的網頁遊戲充斥網絡的當下,flash和用戶之間還是保持著“零距離”。因為網頁遊戲和各種小遊戲絕大部分都是通過Flash製作的。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隨意搜索flash,相關插件非常多。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注意紅色箭頭所指的左下角的一行字

用戶評價卻不是太好……

沒錯,今天要給大家說的主角就是Adobe Flash Player ,它號稱服務了全球13億的用戶。

但在中國用戶身上,他們還給了個“特殊待遇”,那就是蒐集了中國用戶的隱私。

注意看上圖中左下角的那一行小字,您已閱讀並同意了服務協議,問題就出在這。

媒體報道,Adobe公司前不久與中國一家軟件代理商思傑馬克丁簽署了合作協議,Adobe中國用戶將會被安裝一個特供版Flash Player軟件,該軟件的用戶協議中明確規定了可以蒐集用戶的上網隱私。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再看看這張圖,莫名覺得諷刺

Adobe Flash Player國內特供版是跟重慶一家名為重橙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國內特供版安裝後,電腦會常駐FlashHelperService服務,且常駐系統,不可關閉。

在特供版Flash Player軟件的用戶協議中,有著這樣一條:

不僅如此,協議中還寫道:

最過分的是居然還有這樣的內容: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協議如此惡劣,那麼用戶到底可不可以卸載FlashHelperService服務呢?答案是:不行。電腦如果檢測到沒有了這個服務,Flash就會停止工作。也就說,你用了中國特供版Flash,那麼也必須得使用FlashHelperService服務。

那麼既然是中國特供版的,那用戶下載外國版的是不是可以解決呢?答案是:不行。海外版的Flash插件加入了用戶地區檢測,安裝過程中,檢測到你的IP在大陸地區,那麼它將跳轉到中國官網下載“特供版”。

如果用戶已經安裝了外國版,那它會直接拒絕工作。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只要使用flash,就別想躲過這個坑。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用戶對此反應很強烈。

如果用戶不想提心吊膽地安裝和使用這個國內特供版Adobe Flash Player,也有個方法,那就是在系統的區域和語言設置裡,改為“中文(簡體,新加坡)”。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那麼,這個重橙網絡到底是怎樣一家公司呢?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根據企查查的信息顯示,這是一家成立於2017年11月10日的公司,註冊資本為1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但雨峻。

相關新聞中,正是與Adobe的合作情況。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而其股東上海劍聖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曾因主著作權權屬等問題被多次起訴。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實際上,對於Adobe而言,Flash也在被逐漸淘汰。由於頻頻傳出安全漏洞問題,2017年7月26日,Adobe 宣佈計劃終結 Flash 瀏覽器插件,並在2020年停止開發和分發這款插件。各大主流瀏覽器包括Chrome、Safari、Firefox及Edge也都列出停止支持Flash的時間表。

數據顯示,Chrome瀏覽器用戶每天在加載的網頁中包含Flash內容的比例從2014年的80%左右降至了2018年的8%。當前Flash正逐漸被HTML5替代,另外由於安全問題,多家瀏覽器開發商都開始在網頁上限制Flash內容的播放。

在Chrome瀏覽器中,每當你打開Flash內容,Chrome還會跳出一段安全警告。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國內不少網站也停止使用flash,用HTML5代替。

小心:你的隱私正在被“中國特供版Flash”偷窺!

曾幾何時,Adobe是一家集視頻處理、後期製作等多種應用於一身的牛X公司,PS知道吧?

Photoshop,這款軟件甚至創造了一個互聯網詞彙。早在上世紀90年代的電腦城中,北京的中關村也好,上海的百腦匯也罷,前來攢機組裝電腦的人們都會看到店家櫥窗裡放著一摞摞大大的紙盒,這是Adobe公司軟件的包裝盒,精美大方,雖然裡面只有幾張薄薄的光盤,但售價卻高達數千甚至上萬元。

那時候還沒有“張江男”,當年電腦高手們會指著櫥窗對身邊的小弟們說,“知道這軟件不,可牛逼了,最便宜的也得好幾千!”

近20年過去了,曾經“高大上”的Adobe怎麼成了如今這個可憎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