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Flash这个词,用户们并不陌生,无论是曾经电脑课上苦苦学习制作的flash动画,又或者是打开网页时,经常跳出来的flash安装通知……就算搞不懂它究竟是干嘛的,你也肯定听过它的“大名”。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虽然近几年flash的口碑有所下滑,但在各色各样的网页游戏充斥网络的当下,flash和用户之间还是保持着“零距离”。因为网页游戏和各种小游戏绝大部分都是通过Flash制作的。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随意搜索flash,相关插件非常多。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注意红色箭头所指的左下角的一行字

用户评价却不是太好……

没错,今天要给大家说的主角就是Adobe Flash Player ,它号称服务了全球13亿的用户。

但在中国用户身上,他们还给了个“特殊待遇”,那就是搜集了中国用户的隐私。

注意看上图中左下角的那一行小字,您已阅读并同意了服务协议,问题就出在这。

媒体报道,Adobe公司前不久与中国一家软件代理商思杰马克丁签署了合作协议,Adobe中国用户将会被安装一个特供版Flash Player软件,该软件的用户协议中明确规定了可以搜集用户的上网隐私。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再看看这张图,莫名觉得讽刺

Adobe Flash Player国内特供版是跟重庆一家名为重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国内特供版安装后,电脑会常驻FlashHelperService服务,且常驻系统,不可关闭。

在特供版Flash Player软件的用户协议中,有着这样一条:

不仅如此,协议中还写道:

最过分的是居然还有这样的内容: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协议如此恶劣,那么用户到底可不可以卸载FlashHelperService服务呢?答案是:不行。电脑如果检测到没有了这个服务,Flash就会停止工作。也就说,你用了中国特供版Flash,那么也必须得使用FlashHelperService服务。

那么既然是中国特供版的,那用户下载外国版的是不是可以解决呢?答案是:不行。海外版的Flash插件加入了用户地区检测,安装过程中,检测到你的IP在大陆地区,那么它将跳转到中国官网下载“特供版”。

如果用户已经安装了外国版,那它会直接拒绝工作。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只要使用flash,就别想躲过这个坑。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用户对此反应很强烈。

如果用户不想提心吊胆地安装和使用这个国内特供版Adobe Flash Player,也有个方法,那就是在系统的区域和语言设置里,改为“中文(简体,新加坡)”。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那么,这个重橙网络到底是怎样一家公司呢?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根据企查查的信息显示,这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11月10日的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但雨峻。

相关新闻中,正是与Adobe的合作情况。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而其股东上海剑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曾因主著作权权属等问题被多次起诉。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实际上,对于Adobe而言,Flash也在被逐渐淘汰。由于频频传出安全漏洞问题,2017年7月26日,Adobe 宣布计划终结 Flash 浏览器插件,并在2020年停止开发和分发这款插件。各大主流浏览器包括Chrome、Safari、Firefox及Edge也都列出停止支持Flash的时间表。

数据显示,Chrome浏览器用户每天在加载的网页中包含Flash内容的比例从2014年的80%左右降至了2018年的8%。当前Flash正逐渐被HTML5替代,另外由于安全问题,多家浏览器开发商都开始在网页上限制Flash内容的播放。

在Chrome浏览器中,每当你打开Flash内容,Chrome还会跳出一段安全警告。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国内不少网站也停止使用flash,用HTML5代替。

小心:你的隐私正在被“中国特供版Flash”偷窥!

曾几何时,Adobe是一家集视频处理、后期制作等多种应用于一身的牛X公司,PS知道吧?

Photoshop,这款软件甚至创造了一个互联网词汇。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电脑城中,北京的中关村也好,上海的百脑汇也罢,前来攒机组装电脑的人们都会看到店家橱窗里放着一摞摞大大的纸盒,这是Adobe公司软件的包装盒,精美大方,虽然里面只有几张薄薄的光盘,但售价却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

那时候还没有“张江男”,当年电脑高手们会指着橱窗对身边的小弟们说,“知道这软件不,可牛逼了,最便宜的也得好几千!”

近20年过去了,曾经“高大上”的Adobe怎么成了如今这个可憎的模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