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爲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爲暴露了真相

昨天晚上(7月10日晚),正如我們轉發微博一樣,馬斯克還在推特上恭祝受困的泰國少年足球隊全體被救出。整個過程平靜得就像昨天和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簽下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的不是特斯拉一樣。雖然至今他的推特都沒有像我們的朋友圈一樣,發個定位炫耀一波,但是我們都知道馬斯克現在開心得要命。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沒有人知道馬斯克究竟是什麼時候產生在中國建廠的想法的,或許是2016年特斯拉在中國取得令其驚奇的銷售成績開始,又或許是2014年特斯拉以一個全新的汽車形態進入中國市場就開始了,又或許更早。

想法一旦形成,馬斯克立刻有所行動,之前特斯拉分別與江淮、長安、福田、力帆等主機廠以及與寧波、蘇州、上海、廣州等地方政府傳出一些“小道消息”,有風無浪。去年11月,馬斯克終於按耐不住了,馬斯克公開表示將在3年內對在上海擬建的特斯拉工廠進行投資。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但是最開始由於所有權結構問題,特斯拉與中方談攏,為此馬斯克再次拿起了推特,頻頻@網友特朗普,指責中美雙方的進口汽車貿易的不公平,得到特朗普的支撐之後又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對中方的看好……如此反覆的馬斯克為了在中國建廠,可以說是使出各種方式。7月10日,馬斯克終於親眼看見了雙方的簽約儀式,多年的想法終於落地,不知道昨天晚上的馬斯克睡得怎麼樣。

一塊石頭正在落地

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我們都知道,特斯拉主打經濟性的車型Model 3其實還是有著不錯預售量的,但是也正因為這樣,特斯拉的產能缺陷展露無遺。在今年第一季度末,Model 3的周產量僅2020輛,與之前預期的2500輛還有很大的差距。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成為拯救特斯拉的首要問題。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產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似乎是一個死結,提高產能久意味著要有人力財力的投入,那就很難顧及成本的控制。首先入手的就是對人力成本的降低,儘管現在“逃離北上廣”已經成為一種口號,但其實上海裝配工人的平均時薪(約35人民幣)還遠低於美國汽車裝配工人(約100元人民幣)。而且,馬斯克之前透露,特斯拉工人的時薪要比全行業平均水平更高,也就是說,特斯拉美國工廠的汽車裝配工人的時薪是上海工廠的三到四倍。

除了成本意外,想要在中國建廠的馬斯克看上的絕不僅僅是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從銷量上來看,在2017年全年,特斯拉在中國共銷售了14,779輛電動汽車,大約佔中國電動汽車市場3%的份額。同時,2017年,特斯拉在華營收額突破20億美元,約佔特斯拉總營收的17%。而在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體量佔到全球40%。根據工信部的規劃,到了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佔比要達到10%。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造得出來,賣得出去,周邊還有博世、採埃孚、德爾福、大陸等頂級零部件供應商,為其營造出一個頗為完整的汽車產業,這樣的條件,誰不想要?

這樣來看,簽約成功的馬斯克終於睡個安穩覺了,但是身負鉅款債務的他,似乎睡得並不踏實。

“白名單”還沒拿到,怎麼睡得好?

今天在比利時隊回家之前,馬斯克就已經準備到北京了,這根本就沒有時間好好睡一覺嘛。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從7月6日開始,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這使得特斯拉或要扛上40%的關稅。這就意味著,特斯拉Model S/X普遍漲超過10萬,最高漲了25萬多。Model S最入門級別也要約85萬起售;入門級的Model X,售價也上漲至接近93萬元;還有很多車型,售價直接從100萬起步。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排除“不差錢”的人群,這樣的漲幅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影響其選擇的重要原因。十幾二十萬的錢並不是買來了更新更高級的配置,而是用來交稅,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更何況,7月之前,特斯拉在華的銷量就有所下滑。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在特斯拉總銷售佔比降至15%。

本來只是小雨,如今又遇見“屋漏”。雖然在中國建廠這件事已經落實,但是特斯拉屬於“獨資”企業,然而按照現行法律規定,在自貿區獨資建廠,並不能減免進口關稅。想必這就是馬斯克上海轉機北京的原因吧,因為想要“補漏”,就要得到“白名單”。

特斯拉為什麼著急在中國建廠?馬斯克的一個行為暴露了真相

這件事其實並不簡單,但是我們會相信最後的結果,因為無論中間的過程是什麼,馬斯克一定是一個“不得目的不罷休”的人。或許在這些事上,他就像是一個任性的小朋友,說要什麼就要什麼,就像當初他說他要特斯拉在中國建廠一樣,如今,他又有了新的目標……

結語

或許,沒有特斯拉的馬斯克會在另一個領域大展拳腳,但是沒有馬斯克的特斯拉或許就很難生存了。如果事態發展如馬斯克所想,那麼特斯拉將成為中國汽車製造業歷史上第一個可以實現獨資的外企,那時的馬斯克或許更睡不安穩了,畢竟問題都是隨著時機一起來的,產生問題,解決問題,本身就是社會發展的一種方式。

但是,比起馬斯克,中國本土的新能源企業是不是也睡不好了呢?一旦上海工廠開始使用,特斯拉Model3解決了產能問題,關稅方面也有所緩解。而這邊,政策扶持政策逐步減退,價格優勢逐漸消失,那特斯拉Model 3就極有可能對我們本土新能源車型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