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中軍區老一團武工隊長苗繼宗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魯中軍區老一團武工隊長苗繼宗

理完髮換上乾淨衣服的苗繼宗隊長回魯中軍區一團開會時留影

1943年8月的一個上午,從城裡通往李官莊的大道上,走來一個“特務隊“,為首的隊長大高個兒,連毛鬍子,禮帽、綢衫、金絲鏡,皮鞋錚亮,後面的五六個跟從個個虎背熊腰,每個人腰間都彆著匣子槍。在他們沿途經過日本軍隊的尖山子據點時,一個日本鬼子從炮樓裡出來,站在路中央,面朝他們把手裡的小黃旗向上一橫,攔住了去路。只見為首的“特務隊長”停在路邊的樹下,回頭一個眼神,其他幾人也跟著停靠在路邊,唯有老王和老李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他們摘下帽子,點頭哈腰地遞上身份證,鬼子剛想問什麼,老王忙上去在他耳邊低聲說道:太君,我們是城市特務隊的,李官莊的去,城裡太君找包團長的開會。”鬼子一聽是給城裡上司辦事,那兇狠勁兒立馬減了大半,放下小黃旗,說:“通通地開路!”老李向後一擺手,一路人晃晃悠悠就過去了,每個人還都跟鬼子打了個招呼。

中午,“特務隊”一行人站在李官莊村外的高梁地裡向村內觀望著。這時,前面走過來一個下身著自衛團的褲子、上身著便裝的人,只見隊長跳出高梁地,伸出大手,一把揪住他的脖領子,幾隻槍管一起對準了他。隊長問:哪部分的?去哪裡?答:包團長的勤務兵,去城裡買西瓜。問:包團長在家嗎?答:團長弟弟包二爺過生日,團長到東院喝酒去了。問:都誰去了?答:就跟去了兩個護兵。隊長把大手一撒,說:包團長的人啊,怎麼不早說呢?我們是城市特務隊的,自己人!這癱倒在地上的勤務兵一聽說是自己人,大鬆了一口氣,起來拍拍身子就走了。

魯中軍區老一團武工隊長苗繼宗

“特務隊”留下兩個人放哨,其他人跟隊長進了村,來到一個大院門前。把門的勤務兵此刻正在別處偷著喝酒,老王和老李直接越過大門,走進大廳,面對幾桌喝得正歡的人大聲問道:哪位是包團長?包團長疑惑地看著他們,老王從懷裡掏出一個牛皮紙大信封遞了上去,說:我們是城裡特務隊的,奉太君命令,前來請團長開會。”包團長打開信,見上面有官印,才把心放下來。他哪裡敢耽誤,便揮著手裡的信說:諸位失陪,只好先行一步了,大家吃好喝好!

包團長帶著護兵走出門外,正在等他的“特務隊長”壓了下帽沿急忙迎上去。“怎麼有點眼熟啊?”包團長心想,“完了,這不是四處重金懸賞的武工隊長苗大鬍子嗎?!”他剛想反抗,苗隊長一個箭步衝了上去,用“二十響”頂住被群眾稱為“活閻王”、惡貫滿盈的包團長,說:不許喊叫!跟我走一趟吧。而此刻,包團長的兩個護兵面對幾隻黑壓壓的槍管,早就嚇得只有舉手哆嗦的份了。武工隊員們架著“活閻王”包團長,同時押著兩個匪兵向村外奔去。等包二狗查覺到不對勁把自衛團喊來時,早就不見了武工隊的人影。

原來,苗繼宗隊長在頭一天接到上級命令,要在三天之內鋤掉惡霸“活閻王”包顏田的。他從縣委提供的情報得知,包團長的弟弟明日要祝壽,便決定乘祝壽之機,完成此次鋤奸任務。

三天後,在臨沂城牆上貼出一張判決書:臨沂偽自衛團長、惡霸地主包顏田,賣國求榮,效忠日寇,敲詐勒索,魚肉鄉民;殘害我抗日群眾,屠殺我革命幹部,實屬罪大惡極。為此,特奉抗日民主政府指令,將大漢奸包顏田提拿歸案,就地正法。並警告一切漢奸賣國賊,必須停止一切罪惡活動,否則必不輕恕。落款是:臨沂武工隊。這是苗繼宗隊長帶領武工隊員鋤奸的故事之一。

1942年12月,根據抗戰形勢的需要,我八路軍山東縱隊魯中軍區一團在臨沂地區成立了敵後武工隊,他們從連裡抽調了兩位連級幹部:黃德懋和苗繼宗,分別擔任武工隊隊長和武工隊指導員。三個月後,於1943年3月,苗繼宗接任了武工隊隊長,一直到1945年9月抗戰勝利,長達兩年半的武工隊隊長生涯給這位老戰士戰鬥的一生增添了一筆神秘色彩,令他的形象更加豐滿和高大起來。

魯中軍區老一團武工隊長苗繼宗

抗美援朝時期 40軍118師354團的幾位團首長

有人群的地方,就存在著屈惡與助惡之勢,這些人以保持個人利益最大化為首任,無時不刻地阻礙著社會進步;與此同時,在他們的對立面,還站立著一些不屈與抗惡之人,這些人則以揚正除惡為使命,對社會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當遭遇外域侵略時,前者可以賣身求榮,而後者則必須挺身而出做戰士。因而我們說,“戰士”是一個人最大的榮耀。苗繼宗是戰士!自從他選擇了從軍之路,他戰士的腳步就不曾停止過。

苗繼宗是1938年7月從山東壽光古城鄉苗家橋村走出來參加八路軍魯東抗日遊擊隊八支隊的。那一年春夏,身為長子的他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往膠東送黃煙,途中見到趙一萍(原名馬蘭馨,牛頭鎮人,1925年入黨,曾任壽光縣委書記),趙一萍給他們寫了一封去魯中找馬保三的信。為了安全起見,苗繼宗先把信捲成一個卷,再把推車上的點棍挖個洞,然後把信放在棍洞裡。一回到家裡,他就與父親商量去八支隊打鬼子的事,因為父親和馬保三很熟,所以當即就同意了兒子的想法,並表示由自己負責維持一家老小的生活。就這樣,一天早晨,苗繼宗出去拾糞,他把已經拾滿糞的糞筐放在家大門口,未敢與母親打招呼,揣著趙一萍的那封信,直奔魯中找馬保三去了。走到常山縣劉家套村(即現在的鄒平縣焦橋鎮。1956年鄒平縣、常山縣、齊東縣三縣合併為鄒平縣),見到馬保三的隊伍,隨即參加了八路軍魯東抗日遊擊隊八支隊,被分配到機炮連做機槍手。而在苗家橋這邊,大兒子忽然離家出走,讓苗繼宗的母親苗劉氏十分難過,她思兒心切,就讓二兒子搬來凳子站在自家門前一遍又一遍地敲擊門牆,一面敲一面喊,兒子快回來吧!快回來吧!兒子快回來吧!快回來吧!她確信這麼一做,大兒子應能聽到為娘和家人的呼喚。

日偽軍及國民黨十五旅的頑固派把共產黨和抗日家屬看成眼中釘。家有八路,被漢奸盯住,被鬼子殺戮,這就是當時的情形。1939年11月,苗繼宗的弟弟苗繼增參軍加入到八支隊。1940年,苗家橋建立黨組織,苗繼宗的父親苗信之成為黨的工作的負責人,做了農會主席,積極投身到抗日鬥爭中去。因兄長早逝,兄嫂改嫁,留下不滿10歲的苗繼先由其二叔苗信之撫養,長大成人的苗繼先在堂弟苗繼宗入伍後參加了八路軍壽光獨立團,之後又成為壽光獨立團武工隊隊員。因此,苗繼宗這一家人讓日偽軍又恨又怕。1942年2月的一個晚上,大年剛過,苗繼宗的家門就被一夥人推開,不由分說,容不得穿好衣服繫好腰帶、戴上帽,他的父親苗信之就被押走了。他們一面往外推他,一面嚷著,讓他帶路去找八路軍和武工隊。第二天天剛亮,苗繼宗的母親見丈夫一夜未歸,便忐忑地想到昨夜村西頭那邊的幾聲槍響,趕忙帶著女兒及左右鄰居去外面找人,果不然,在村西頭通往頂蓋子村的東西土路上,她見到了一身血跡已經壯烈犧牲了的丈夫,頭朝南腳朝北,身上和臉上到處被暴虐的傷痕。這是被本村富戶,國軍15旅頑固派苗迎之告密後,由漢奸團報復所為。聽到叔父被殺害的消息,武工隊員苗繼先怒火中燒,幾日來夜不能寐,他下定決心要報仇。連續幾日,他在古城、田柳周邊尋找仇人,在苗信之犧牲的第五天,苗繼先等武工隊一行人在王高發現了仇人,雙方對射,苗繼先不幸被擊中胸部,不想下火線的他先被轉移到牛頭鎮,後又被轉移到寇家塢,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之後,他即將分娩的妻子單氏在桑家營子被推到井裡遇害,一井兩屍,嬰兒的屍休也出現在井中;在桑家營子駐點的黨員,六叔苗懷之同時被活理。如今,在壽光烈士陵園,苗信之和苗繼先的名字並排而立,不遠處是苗懷之的名字。在另一個世界裡,他們過早地團聚著,養父的身邊一直有養子陪伴,不顯孤單……

苗繼宗的父親被害後,母親帶著兩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天天抹淚,日子過得極其艱難。每當日偽軍掃蕩,大發淫威時,都會把八路軍的家屬叫去陪綁,聽槍斃人的槍聲,看殺人的場面。鄰村有一位八路軍的家屬,一個小夥子,幾次陪綁後,被嚇得精神失常了。苗繼宗的大妹苗蘭英滿16週歲後,經本村牛頭鎮婆家的苗姓二姑介紹,被賣到牛頭鎮去了;二弟苗錫雲則在稍大一點後,於1945年6月參加了八路軍壽光獨立團。

苗繼宗身上凝聚著強烈的階級仇和不盡的民族恨!身為武工隊長,他手下約有30幾名武工隊員,均為連、排、班級幹部,個個能文能武。文,就是能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武,指的是擅長打仗。武工隊成立後,先配合臨、沂邊聯縣大隊,活動於葛溝、湯頭、方泉、尖山子、青駝寺地區。而後又奉命東進,活動於莒縣、沂水、安丘地區的召忽、官莊、雹泉、石埠一帶,配合中心區開闢莒、沂、安根據地。

魯中軍區老一團武工隊長苗繼宗

苗繼宗的武工隊令日偽軍以及漢奸聞風喪膽。走路快如風,翻牆輕如鴻,雙槍點射準,來去無影蹤。苗繼宗隊長練就了一身功夫,多數時間會以連毛鬍子的形象出現;他時而長袍馬褂,時而粗衣布衫,懷揣雙盒子槍,素有“神槍手”和“飛毛腿”之稱。

當時在新開闢的地區,由於對我們的宗旨缺乏瞭解,加上敵偽特務的造謠和破壞,群眾對我們比較疏遠,甚至個別人明裡靠近,暗裡通敵。好多鄉政府操縱在敵人手裡,夜裡應付我們,白天給敵人辦事,有的抗糧不拿,有的抗款不交。針對這種情況,苗繼宗帶領武工隊以武力取締了4所偽鄉公所,活捉偽政權人員30名,鎮壓了特務分子的活動。與此同時,在政治上動員群眾教育群眾,提高了群眾對我黨我軍的認識。在高裡,他們擊斃了偽軍小隊長王榮,他們還割斷了50000米敵電線,破壞了數千米封鎖溝,繳獲了一些偽幣。通過這些,強有力地鎮壓和限制了敵偽漢奸活動,對配合地方政府開闢敵佔區的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強有力地配合了我方正面對敵作戰。

武工隊的故事已成為久遠的歷史,武工隊長的故事素材也已經無法再現新鮮,但是,一種精神卻像大海,它咆哮過、它翻卷過、它掀起浪潮並匯聚成歷史的潮流,讓海洋湛藍,讓陸地碧綠,讓人間舊貌換新顏。我們,是這種精神的繼承人,是締造不朽傳說者的後代!如火焰勁燃;像星光勁閃,飛簷走壁不是傳說,共和國的創建者,大片的主角們是洪流般的農民,面對他們的覺醒,強大的侵略者不過是秋後的螞蚱,中國的命運被他們用鐵臂寫下無比驕傲的四個字:地覆天翻!

※苗繼宗鋤奸故事來自《偵察故事》,武工隊概況來自《40軍118師師史》。

2018.7.8

魯中軍區老一團武工隊長苗繼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