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宿遷人討厭的楊絮什麼時候消除?官方回應了!

讓宿遷人討厭的楊絮什麼時候消除?官方回應了!

袁教授:只要有楊樹的地方就有楊花、楊絮。楊絮不需要消除,只需要控制在不影響生產生活的範圍內就行了。控制楊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採伐更新,準確地說,就是採伐楊樹雌株,更新為楊樹雄株或其它樹種。因為楊樹是速生用材樹種,當初發展的理由就是用材和經濟效益。當然,其防護效益也是巨大的。楊樹一旦成材,或不成材而飄絮,都要及時進行採伐。作為速生用材樹種,特別是栽植在農田中作為結構調整類型的,更要及時採伐更新。現在,有的地方把楊樹當做生態型樹種對待,樹齡十五年甚至二十年還不更新,過了速生期,生長勢減弱,病蟲害嚴重,楊絮暴發。所以我提倡:對於楊樹,只要是生長慢了,楊絮飄了,都要儘快採伐更新,鄉土樹種(榆樹、楝樹、刺槐等)也很生態,新的品種(不飄絮的雄株品種)同樣速生。

讓宿遷人討厭的楊絮什麼時候消除?官方回應了!

袁教授:現在不是林木採伐的時候,卻是林木更新的最佳切入點,哪一棵哪一行是飄絮雌株,不需要專家去確認。農民房前屋後零星楊樹,自主採伐,隨時採伐,不需要批准;國有和集體林木,要履行採伐許可手續後採伐,現在測量設計,夏秋季申報,冬春季採伐更新。據我瞭解,國家林業局(現在林業和草原局)、江蘇省林業局、宿遷市林業局對楊樹採伐更新都是支持的,林木採伐的審核條件不斷放寬,批准權限一再下放,行政處罰節奏放緩。就是對更新要求提高,採伐後一定及時栽上樹,不允許留下綠化盲區,林地面積不能減少。

袁教授:楊樹更新改造不可能一蹴而就,楊絮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因為,全市200萬畝楊樹成片林存量不能一刀切地集中採伐,要有主有次,有先有後,有序有據。先說為什麼不能集中採伐。楊樹雌株飄絮十天半個月,其發揮生態作用至少十個月,主要是碳匯(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還有遮蔭、防風固沙、鳥類棲息等,楊樹已經成為我市生態鏈條中的重要一環。我們不能因噎廢食,不能因小失大。同時,林木採伐有限額規定,有量化數據上限,地方和基層不能太任性。再說採伐順序。先組織採伐國有和集體的楊樹林木,政府推動難度小;農民和企業承包的楊樹,如果不願意採伐則很難辦,強行強迫就會引起上訪、上網。先組織採伐樹齡十五年以上的成材樹,或者停止生長的小老樹,減少飄絮總量;生長勢很強,生態作用突出的大樹往後推一步。最後說效果。實事求是地說,我市楊樹更新改造是有成效的。與前幾年相比,楊絮總量減少,強度降低,時間上也會縮短,2016年、2017年5月的“漫天雪花”大家還有印象。但是,與市民的要求還有距離,下一步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據我所知,市區迎賓大道西側還有不少飄絮雌株,再往新宿遷中學微山湖路附近就更多了。

讓宿遷人討厭的楊絮什麼時候消除?官方回應了!

袁教授:不飄絮的楊樹苗木,非專業人士很難辨認。為解決這個問題,市林業局組織技術人員對楊樹苗圃現場查定,2015-2017年在全市認定18家楊樹雄株育苗基地,品種(無性系)有南林3804、南林3412、35楊、7號楊、泗楊1號、泗楊2號等, 2017年、2018年都基本滿足了本市需求。現在全市楊樹雄株苗圃基地1500畝,預計今秋明春可以出圃雄株苗木150萬株左右,能滿足全市楊樹栽植需要。楊樹雄株育苗基地信息可以從市林業局網站上查詢,以持有宿遷市林業技術指導站印發的“全市楊樹雄株育苗基地”證書為準,要注意在有效期內。

讓宿遷人討厭的楊絮什麼時候消除?官方回應了!

再說農村綠化可以替代楊樹的樹種。楊樹具有“苗木便宜、栽植技術簡單、成活率很高、管養容易、耐漬耐旱耐寒、生長速度快、幹型直綠量大、便於旋切加工、銷售渠道多”等特點,我認為,沒有任何一個樹種可以完全替代楊樹。但是,可以從不同用途、不同區域選取部分功能替代樹種。如用材方面,乾旱地區(崗區坡地)以泡桐、銀杏、麻櫟替代,水溼地區(河湖灘地)以柳樹、中山杉、落羽杉替代,注意柳樹雌株也飄絮,要選擇柳樹雄株品種。如道路綠化,以櫸樹、楝樹、雜交馬褂木替代;街道和景觀道路以楓香、重陽木、無患子、玉蘭等彩色景觀樹種替代。如村莊綠化,以柿樹、棗樹、銀杏、枇杷、香椿、薄殼山核桃等經濟林果樹種替代,以桂花、櫻花、海棠、紫薇等花木替代;庭院綠化提倡“門前桂花香,院前有濃蔭,果樹院內外,家在花園中”的模式。河道綠化和農田林網還是推薦楊樹雄株,防護效果好,生態作用大,還有木材效益,單行時以水杉、落羽杉等窄冠形樹種替代,減少脅地面積。

袁教授:控制楊絮,應該採取“政府組織,主體履責(指林木所有權主體),部門服務,社會參與”的方式,林業部門應當主動作為,為政府組織楊絮控制當好參謀、助手和服務員。近幾年,市林業局和縣區農委的幹部也一直在行動中,市住建局組織主城區楊樹基本更新完畢。

市林業技術指導站將在綠化規劃設計、優質種苗供應、栽植技術培訓、營林技術推廣等方面為楊樹更新改造提供技術支持。這裡,我作為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提三個建議:一是建議縣區政府把控制楊絮當做為民辦實事項目來做,納入生態建設、鄉村振興大局之中統籌實施,政策上放寬,資金上扶持,人力上支援,調度社會資源形成合力,力爭超額、提前完成2019-2020年楊樹更新改造任務。二是建議市、縣區林業主管部門主動對接鄉村,將城區、郊區、集中居住雌株楊樹納入今秋明春採伐更新計劃,簡化辦證程序,放寬批准條件,及時辦理採伐許可證;還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造林綠化項目經費,對栽植薄殼山核桃、銀杏、櫸樹、麻櫟、榔榆、香椿等珍貴用材樹種的,給予更多資金支持。三是建議楊樹雌株林木所有者,主動申報採伐,及時更新樹種,為宿遷春季的優美環境貢獻力量。

袁教授:宿遷是全省第一家由政府推動楊樹更新改造的,也是目前為止成效最明顯的。從今年春季飄絮時長預測,十天以內就開始減弱,月底就對生產生活影響很小了。從年度上預測,到2020年春季全市楊樹更新改造完成,楊絮現象將基本得到控制,對人民生產生活影響處於較低水平。我相信,有各級領導的重視支持,基層幹群的主動作為,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這個目標一定能實現!生態宿遷的品牌將愈擦愈亮!

讓宿遷人討厭的楊絮什麼時候消除?官方回應了!

最後,我想多說兩句,為楊樹正名。楊絮問題不是樹種問題,是品種(雌株)選錯了、位置(用材樹種進市區)定錯了、採伐(十年成材即更新)滯後了,這些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事在人為,楊樹產業發展將逐步趨於理性、穩定、優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