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表示接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表態,對敘利亞局勢是否會產生積極影響?

大東北的小豆包


先說題主在描述中的問題:

內塔尼亞胡的這番表態是否會引起西方國家的不滿?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這番表態,自然會引起某些國家的不滿,比如說美國。但是絕不會引起整個西方國家的不滿:對於大多數西方國家來說,並不支持美國的做法——美國鼓動了半天僅有英、法兩國參與了對敘利亞的空襲行動。畢竟巴沙爾政權是聯合國承認的合法政府,無論敘利亞內戰因何而起,美國等都無權干涉,美、英、法的做法就是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進行侵略。空襲結束後,特蕾莎•梅與馬克龍都遭到了國內的批評。

美、英、法三國以“敘利亞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為由,聯合對敘利亞發動了空襲行動。這種做法不僅是遭到了國際社會的批評、譴責,連美、英、法三國的民眾都對這次行動舉行了抗議活動,可見美國推翻敘利亞現政權的做法並不招人待見。西方國家的反對聲音始終就不曾斷過,內塔尼亞胡的這番表態自然不會招來這些國家的不滿。美國肯定是不滿意的,這沒什麼好說的。先來看看消息:

7月12日,根據媒體的報道,一名以色列官員說,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週三對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以色列接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保留對敘利亞境內的黎巴嫩真主黨、伊朗軍事目標打擊的權利。時間有限,未查證消息的真實性,就這個消息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內塔尼亞胡的表態對敘利亞的局勢是否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內塔尼亞胡接受巴沙爾政權,毫無疑問,這對敘利亞德拉地區戰事的結束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但對整個敘利亞的局勢來說,卻沒什麼影響。敘利亞早已經成了大國博弈的戰場,能夠左右敘利亞局勢的只有美國、俄羅斯,其它國家全都靠邊站。

德拉省德拉市已經被反政府軍控制,現在德拉東部地區的戰鬥已經結束,敘利亞政府軍的下一步行動就是收復德拉西部地區。這裡的反政府武裝南方陣線的背後老闆就是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此番表態無疑會加快敘利亞政府軍收復德拉西部地區——南方陣線與敘利亞政府軍達成和解的可能性很大。除了反政府武裝,再有就是伊斯蘭國組織了,也沒什麼懸念——俄羅斯的空天軍,加上敘利亞的地面炮火,除了投降就是戰死。



由於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存在,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打手,並未向以前那樣衝在前面,面對俄羅斯這麼個大傢伙,美軍也沒辦法。伊朗、以色列等這些國家不管在中東有多強,在美俄博弈的戰場上,只是棋子。敘利亞最終結果如何,以色列不僅說了不算,連對結果施壓影響都做不到,得看美俄博弈的結果,或者說美俄談判的結果而定。


內塔尼亞胡此番表態釋放出這麼幾個信號:

第一,承認巴沙爾政府的合法性,或者說是接受巴沙爾政權,恐怕是美國的態度。以色列與美國的關係就不用提了,被稱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代言人,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做出這番表態,不排除美國有“投石問路”的用意:試探俄羅斯的態度。美國大兵控制著敘利亞大多數的油田,如果能夠與俄羅斯達成一致意見,保住美軍控制的這些油田,對美國來說,承認巴沙爾政權也沒什麼不可以的。


第二,俄羅斯已經在敘利亞戰場上佔據了主導地位,或者說是俄羅斯佔有很大優勢。推翻巴沙爾政權是美國等幾個西方國家的目標,由於俄羅斯從半路殺了出來,這個目標變得無法實現。現在的局勢是巴沙爾控制了敘利亞大部分領土,俄羅斯的目標正在逐一實現,完全佔據了主導地位。美國在敘利亞的影響力卻在逐漸縮小,還有被擠出敘利亞的危險。特朗普與普京的博弈棋差一招,輸了大半。

第三,內塔尼亞胡希望俄羅斯能夠對伊朗施壓,使其撤出敘利亞。俄羅斯已經公開表示“伊朗將繼續留在敘利亞,短期內撤軍不現實”,換句話說就是:俄羅斯還需要伊朗地面部隊的支持。以色列當然不希望伊朗留在敘利亞,“保留對伊朗軍事設施打擊的權力”,實際上就是向普京表明以色列的態度。對於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矛盾,俄羅斯當然不會深度介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影響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戰略目標實現就可以。別做的太過,俄羅斯也不會出手。可以這麼說,只要美俄達成協議,敘利亞問題就會解決,伊朗撤軍也不是什麼難事。


儒道之主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最近表示,以色列不拒絕一個穩定的巴沙爾政權,但會防禦任何敘以邊界的軍事行動,同時他還指出,敘利亞境內存在恐怖分子和伊朗武裝,以色列保留攻擊這些威脅的權利。

以色列作為敘利亞的鄰國以及美國的親密盟友,表態接受阿薩德政權,肯定是和美國協商之後的結果,因此此次表態也可以視為美國對阿薩德政權的接受,

這肯定會對敘利亞局勢產生積極影響。

以色列為何做出此番表態?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敘利亞雖然是反以國家,但敘利亞實力並不強大,不足以對以色列構成極大的威脅,也不指望敘利亞反對派親以,所以誰執政對以色列並不重要,以色列想要的是一個實力較弱鄰居。在敘利亞內戰期間,以色列並沒有過度干涉敘內戰,直至敘利亞政府軍準備收復德拉,以色列才警告敘利亞政府。

敘利亞政府軍能以很快的速度收復德拉,與美國和以色列的態度有關,因為德拉是叛軍的發源地,也是叛軍長期佔領的一座城市之一,德拉被收復,就意味著敘反對派已經失去了最後一個據點,無論是從精神上還是實力上對反對派而言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也意味著敘利亞開始逐步走向和平與穩定。



美以對德拉戰事的態度很可能與即將舉行的普特會有關,反正敘利亞反對派已經成不了氣候,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給俄羅斯,承認阿薩德政權,畢竟一個穩定的敘利亞對以色列也並無壞處。


青年視紀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承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當然對敘利亞的局勢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而這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敘利亞對德拉地區的收復行動上。對於儘快結束得了地區的收腹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那麼內塔尼亞胡為什麼會做不同與往的表態呢?



淡然小司認為,首先,總要給普京一個見面禮吧。畢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11日訪俄,要見普京,這是為增進俄以之間的關係更進一步,而做的積極努力。那麼見面總要有一個態度問題吧,畢竟兩個人的重點總是敘利亞問題。
普京會見內塔尼亞胡

而且以色列本來就與俄羅斯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幾乎每年以色列總理都要訪問俄羅斯。今年的5月8號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還出席了俄羅斯5月9日的紅場閱兵。而在敘利亞方面,俄羅斯一直是敘利亞為自己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以色列承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就等於承認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範圍。

其次,敘利亞的整體局勢已經不容以色列有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可能了。那麼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何不順水推舟,承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呢?畢竟俄敘聯軍自6月19日展開對德拉地區反正不裝的圍攻。不斷取得了進展,7月8日控制了納西卜口岸和M5高速公路。而在內塔尼亞胡訪問俄羅斯的第二天,也就是12日就已經和平解放了德拉城。



那麼在面對這樣的德拉地區,以色列馬上就要面對俄敘聯軍開始對德拉西部地區展開進攻。該地區擁有以色列支持的南方陣線反政府武裝和ISIS(伊斯蘭國)恐怖組織。而在俄敘聯軍的強大攻勢下,這些根本就不團結的反政府武裝,也抵擋不住多久。
德拉地區10形式圖


其三,以色列是為了抓緊合適的時機,好與俄羅斯談判關於敘利亞的問題。不要等到敘利亞德拉西部地區全部都清繳完畢,那麼以色列將連點叫板的籌碼都沒有了。趁著現在還有可以支持反政府裝的時候,抓緊與俄羅斯交換籌碼,讓自己可以獲得更多好處。

最後,就是為要求伊朗撤出敘利亞做鋪墊,畢竟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已經無法撼動了,那麼只能取其次,抓緊想辦法把伊朗在敘利亞近10萬大軍撤出敘利亞,這才是目前當務之急。


伊斯蘭革命衛隊

一旦俄敘聯軍解放了德拉西部地區,那麼勢必就會形成敘利亞政府軍和伊朗軍人對戈蘭高地的巨大威脅,以色列為什麼將大量坦克和裝甲車,就是為了防止這個。那麼抓緊向俄施壓,意圖讓伊朗撤軍是當時的明智之舉。


以色列向戈蘭高地部署自行火炮

所以,以色列內塔尼亞胡也是為了能夠在普京那裡獲得一個好的收穫,才這樣說承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拉近與普京的關係,好讓普京管一下小弟伊朗,進而不要再威脅以色列。


淡然小司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7月12日報道,一名以色列官員說,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週三對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以色列無意威脅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統治,不過以色列要求莫斯科努力將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

1.以色列公開表示接受巴沙爾政權,能夠對德拉之戰起到積極作用。德拉省位於敘利亞南部,與以色列控制的戈蘭高地接壤。因此,以色列特別重視德拉,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以色列支持了多支盤踞在德拉省的敘利亞反政府武裝。6月19日,敘利亞政府軍70000名士兵,發動了德拉之戰。德拉之戰開啟以後,敘利亞政府軍進展迅速,已經奪回了與約旦接壤的納西卜口岸、重鎮賽義達、首府德拉市。不過,儘管以色列已經默許了敘利亞政府軍的軍事行動,有部分反政府武裝依舊幻想以色列對德拉之戰進行干預,繼續負隅頑抗。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接受巴沙爾政權以後,德拉的反政府武裝也就丟掉了幻想,只能接受俄羅斯高級軍事顧問團的調解,加入敘利亞政府軍或撤往伊德利卜省。

2.以色列的態度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的態度。維護以色列的利益是美國中東戰略的重要目標。敘利亞阿薩德政權與以色列可謂仇深似海,在第三、四、五次中東戰爭中都有交手。最令以色列頭疼的黎巴嫩真主黨,就是在敘利亞阿薩德直接扶持下成立的。既然以色列已經表態接受阿薩德政權,美國也自然對巴沙爾政權降低敵意,對於阿薩德政權接下來統一敘利亞的進程非常有利!

內塔尼亞胡與特朗普

3.以色列承認巴沙爾政權,換取俄羅斯督促伊朗和真主黨撤出敘利亞,有利於敘利亞內戰儘快結束。除俄羅斯以外,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也在敘利亞境內有大量軍事人員,幫助阿薩德政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此次訪問俄羅斯,主要目的是希望俄羅斯總統普京能夠督促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武裝力量撤出敘利亞。敘利亞政府收復德拉省以後,伊德利卜、阿夫林、曼比季、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已經不是通過軍事手段能夠解決,需要政治談判。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撤出敘利亞,有利於敘利亞和談的進行。以色列承認巴沙爾政權,是在妥協,增加了普京勸說伊朗的成功可能。

伊朗總統魯哈尼與普京

中東小霸以色列能夠公開承認死對頭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已經做出了巨大讓步。接下來,看俄羅斯總統普京如何施展外交手段,勸說伊朗軍事力量撤出敘利亞!


美國觀察室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今年5月份就曾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且還出席了俄羅斯的勝利日紅場閱兵式。內塔尼亞胡上次出訪俄羅斯正好是在以色列和敘伊兩國關係十分緊張的時刻,當時內塔尼亞胡訪問俄羅斯主要是為了緩和以色列與俄羅斯的矛盾,同時也是為了勸說俄羅斯放棄向敘利亞提供S-400防空導彈。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上次內塔尼亞胡出訪俄羅斯之後,普京隨後果斷放棄了向敘利亞政府軍提供S-400防空導彈的計劃,並且俄以兩國還達成了一系列默契,避免了俄羅斯和以色列在敘利亞境內發生直接的軍事衝突。然而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當內塔尼亞胡與普京的接觸減少,俄羅斯對於敘利亞問題的立場又開始讓以色列感到難受。

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塔尼亞胡就兩次訪問俄羅斯,顯然他非常重視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當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不過與上一次訪問俄羅斯的目標所不同的是,這次內塔尼亞胡主要是為了勸說普京讓伊朗從敘利亞撤軍。就在幾天前,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曾發表講話默許伊朗軍隊繼續留在敘利亞,這正是促使內塔尼亞胡訪問俄羅斯的一個重要因素。
(內塔尼亞胡參加俄羅斯紅場閱兵)


以色列曾經多次強調,只要伊朗軍隊能夠撤出敘利亞,那麼以方將停止對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支持,並且承認巴沙爾政權的合法地位。這次內塔尼亞胡的內心大概也是有點急切,所以他特地跑到俄羅斯向普京表明自己的態度:以色列可以接受巴沙爾政權,但是會保持對伊朗和真主黨駐敘利亞部隊的打擊力度。

內塔尼亞胡的目標實際上非常明確,他試圖以接受巴沙爾政權為條件來換取俄敘兩國讓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對於以色列而言,伊朗軍隊駐紮敘利亞是對自己國家安全的巨大威脅,因為伊朗是一個時刻都想著把猶太人政權從地球上抹去的國家。內塔尼亞胡主動向巴沙爾表達善意,這也是態度誠懇的體現,而如果俄敘兩國對於以色列的態度不做任何回應,則以軍必然會繼續對伊朗駐敘利亞部隊實施頻繁的軍事打擊行動。
(以軍戰機)


那麼內塔尼亞胡的表態是否會對敘利亞局勢產生積極的影響,西方國家對此又會持怎樣的立場呢?關於內塔尼亞胡的表態對於敘利亞局勢的影響,其結果到底是消極還是積極,實際上這得看我們站在誰的角度來分析。從西方國家的立場來看,如果以色列對巴沙爾政權的承認能夠換來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那麼這無疑是好事一件。

畢竟伊朗駐敘利亞的軍隊規模十分龐大,伊軍撤出之後,敘利亞反對派面臨的軍事壓力將會減小,敘利亞戰場的局勢也會更加簡單明瞭。因此西方國家樂於見到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以色列接受巴沙爾政權不僅不會引起西方國家的不滿,反而會讓西方國家感到高興,尤其是美國一直希望伊朗從敘利亞撤軍。

當然,從俄敘兩國的立場來看,以伊朗從敘利亞撤軍來換取以色列接受巴沙爾政權,這事兒有好有壞。好處是以色列軍隊將因此停止對敘利亞境內的軍事目標實施空襲,壞處是俄敘聯軍將因此失去一個有力的幫手。因為沒有非常明顯的好處,所以俄敘兩國一直沒有要求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


(敘利亞政府軍)

不過總體而言,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之後,以色列和沙特等國對於巴沙爾政權的態度必然因此大為改善,以軍也會停止對敘利亞境內軍事目標的空襲行動。伊朗軍隊的撤出會讓敘利亞局勢更加簡單明瞭,所以如果以色列接受巴沙爾政權的行為能夠讓普京迫使伊朗從敘利亞撤軍,那麼這對於敘利亞局勢顯然能夠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李姓先生


說實話,內塔尼亞胡對敘利亞問題的表態,是對美俄就敘利亞西南部地區已達成協議的錦上添花而已,對國際局勢和整個敘利亞形勢沒有任何影響與改變。



一、內塔尼亞胡的表態毫無意義。從內塔尼亞胡的表態可以看出,以色列只是接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現實,對敘利亞的伊朗軍事力量該打還是打,跟以前的立場並沒有實質上的變化。再說了,對於敘利亞政府軍收復西南部地區的行動,是由俄羅斯與美國協調之後的結果,當然對於支持叛軍的以色列和沙特、約旦等國,自然也就有美國來約束。以色列這是在兩面賺好處,既聽從了美國的調停,又示好於俄羅斯,還可以繼續打擊伊朗,自己並沒有喪失堅持的立場,內塔尼亞胡何樂而不為呢!





三、敘利亞的戰爭局勢不是以色列能決斷的。內塔尼亞胡清楚的預測美俄的可能動向,巴沙爾已不再是敘利亞問題的關鍵,也不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要美俄利益達成一致,誰來做敘利亞總統,對於美俄毫無關係,因為巴沙爾乃至後來的新總統,只能是美俄控制下的傀儡總統,敘利亞的大局將由美俄來掌控,這個時候,以色列還一味地針對巴沙爾已沒有任何意義了。以色列怕就怕在伊朗幫助敘利亞政府軍平定叛亂後,敘利亞同意或是伊朗強勢在敘利亞永久駐軍,那才是以色列最擔心的事情。所以,以色列才會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伊朗軍事力量必須撤出敘利亞的表態。

總體說來,現在的中東,除伊朗以及所支持勢力外,其它國家不是受到美國的制約,就是實力遠遠低於以色列,原則上來說是不會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的,但就是伊朗的存在,對以色列的潛在威脅最大,所以,以色列必須要對伊朗進行物理隔離,不能讓伊朗的軍事存在靠近以色列。


極度駭客


以色列這個中東小霸王很務實,面對敘利亞局勢的轉變,為了自已的核心戰略利益,沒有顧及美國等西方陣營的意見,向真正影響敘利亞局勢走向的國家一一俄羅斯表示接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對敘利亞局勢是否會產生積極影響?這種見風轉舵的政治表態會有什麼意義呢?所以答案很肯定,不會產生積極的影響。據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7月11日赴俄羅斯會見普京總統,表示以色列在過去和今後都沒有意願捲入敘利亞戰爭;同時表示,以色列不拒絕一個穩定的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但對敘境內的ISIS恐怖武裝分子和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武裝,以色列保留攻擊這些威脅的權力,防禦任何以色列和敘利亞邊界的軍事行動。

以色列意圖很明顯,用政治換和平。為了保障自已的核心戰略利益一一敘利亞戈蘭高地來換取對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的承認。敘利亞戈蘭高地西與以色列邊界接壤,居高臨下,被稱中東地區的“水塔”(以色列國內40%的水源來自這裡),是敘利亞西南邊陲的戰略要地,從戈蘭高地可俯視以色列加利利谷地和敘利亞首都大馬土革,其戰略位置可想而知。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佔領至今,為避免敘利亞政府軍在俄羅斯的指揮下奪取德拉省勝利後攻擊戈蘭高地,真正影響以色列的戰略安全。
7月1日,以色列國防部稱,已向戈蘭高地增派了炮兵和裝甲兵,絕對不允許任何一個敘利亞人靠近戈蘭高地。以色列深知戈蘭高地的去留將會使以色列由戰略進攻的優勢轉變為戰略防守的劣勢。在美國等西方陣營無法保障以色列繼續佔領敘利亞戈蘭高地的權益,以色列軍隊又無法獨立守住俄敘聯軍的進攻,所以內塔尼亞胡才對俄羅斯表態不拒絕穩定的敘巴沙爾政權。這種根據敘利亞戰爭走向的臨時政治表態對穩定敘利亞局勢有什麼意義呢?更何況以色列還佔領敘戈蘭高地、無視敘利亞領空的軍事行為的情況下,難掩一個侵略者的醜惡嘴臉。


山合水


單看這句話,像是內塔尼亞胡送給巴沙爾的一份大禮。可只有知道了這番話的出處和前提後,才能搞明白以色列的真正含義,也就明白以色列對巴沙爾的承認是有條件的。

內塔尼亞胡這番話是對普京(巴沙爾的堅定支持者)說的,表示以色列無意推翻巴沙爾政權,但是還有一個條件,就是要讓伊朗(以色列的最大仇敵)從敘利亞撤軍。

以色列方面知道敘利亞反對派已經無力迴天,巴沙爾政府重新統治敘利亞全境只是時間的問題;俄羅斯方面對敘利亞的支持是堅定的、不計成本的;西方大國對於推翻巴沙爾的意願已經明顯不如前些年那般強烈。在這種情況下,適時地宣佈承認巴沙爾政府是識時務的一種選擇。

此外,以色列清楚,它最大的威脅是伊朗(聲稱要把以色列滅國的國家)。敘利亞內戰期間,伊朗作為巴沙爾的盟友,派駐了大量軍事力量在敘利亞。因為敘利亞和以色列接壤,伊朗就趁這個機會隔三差五去侵擾以色列,這也導致以色列在此期間多次深入敘利亞領土打擊伊朗武裝,與敘利亞政府結下新的樑子。

所以,以色列抓住主要矛盾、放開次要矛盾——要求伊朗離開敘利亞、宣佈有條件承認巴沙爾,在拉攏俄羅斯和敘利亞的同時,將伊朗單拿出來集中火力進行對抗。

綜上,巴沙爾得到了以色列的承認,看似有了一定的國際支持,可能會對敘利亞局勢產生正面影響。但是,如果此舉讓敘利亞和盟友伊朗之間產生間隙的話,好壞就不可知了。


小溪解局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表態“接受巴沙爾政權”,對於敘利亞局勢的發展起到的作用不大,只是表明了以色列在未來可能繼續空襲伊朗的戰鬥意志,其他的還是要看即將舉行的美俄赫爾辛基“特普會”!

1.內塔尼亞胡的表態,其實背後就是美國當前的態度:承認並接受巴沙爾政權!

2.這個背後是美國的無奈,更是當年企圖推翻巴沙爾的美西方的無奈。想當年美西方軍事打擊巴沙爾政權,甚至在2014年10月前後,美英法等國家開始討論讓誰當敘利亞總統?只是,

隨著俄羅斯迅速出兵敘利亞,直到現在讓美國也改變了當初:推翻巴沙爾政權的目標。

3.以色列內尼亞胡的表態,其實也是敘利亞戰局被俄羅斯主導的體現:對於空襲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軍事目標,以色列之前一直在進行。但現在為什麼要跟俄羅斯普京表態呢?其實很好解釋:因為敘利亞亂局在2011年起源於德拉省,而現在隨著敘利亞國旗在德拉昇起,就意味著敘利亞亂局走向和平之旅已經開啟!

目前敘利亞的局勢,不是以色列表個態,好像就不得了了!

對於敘利亞戰局來說,還需要的是美俄的博弈,而出於主導地位的俄羅斯,已宣佈支持伊朗繼續就在敘利亞,這個時候以色列內塔尼亞胡跑到俄羅斯與普京見面,其實跟4月份的美英法精確打擊一樣:

反正我以色列是跟你俄羅斯協調了,我接下來還會瞅準機會繼續空襲打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目標!

普京:你隨意!看著辦!

這就是現實——大國博弈,效果只是棋子!


英武


以色列之所以突然來這麼一手,其實也是充分考慮到了自身的安全需要。原來以為有美國的充分支持以色列可以在敘利亞戰爭中火中取栗,至少可以最大限度削弱巴沙爾政府以減少其對以色列的威脅。誰曾想現在美國居然想在敘利亞問題上甩包袱,英國和法國雖然進敘利亞攪局,但在強大的俄敘伊聯軍面前掀不起什麼大浪。以色列如果繼續硬扛下去,且不說要消耗巨大的物力財力;到時候那些無處可逃的武裝分子逃入以色列,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在以色列境內搞恐怖襲擊呢?因此現在以色列實行一些妥協、至少表面上接受巴沙爾政權是必要的。



以色列這番表態,會使現在一些仍試圖頑抗敘政府軍的反對派武裝對以色列感到失望。沒有了美國和以色列的支持,這些反對派武裝十有八九會在戰鬥中被俄敘伊聯軍消滅。因此一些反對派武裝為了生存將不得不歸順敘政府,這可能使敘南部地區的戰事有所減少,敘政府軍可能很快就全面控制敘南部地區。同時,由於以色列宣佈可以接受巴沙爾政權,短期內以色列估計不會再主動進攻敘政府軍,因為以色列自己現在也需要休養生息。這樣敘利亞南部地區可以實現哪怕是短暫的和平,有利於難民返回家園和當地經濟恢復。



由於一些原反對派武裝人員加入了敘政府軍,敘政府軍的力量事實上得到了加強。接下來敘政府軍除了留部分兵力穩定新控制區的局勢外,主力可能要大舉北上攻擊伊德利卜地區的反對派勢力,甚至可能進攻有豐富石油資源的代爾祖爾地區。這樣敘利亞北部地區將迎來新一場惡戰。由於現在美國在代爾祖爾一帶部署有軍力,估計敘政府軍和俄伊軍隊會先集中力量打伊德利卜再圖代爾祖爾。同時,以色列並不希望土耳其在敘利亞過度擴張自己勢力,因為這會使以色列的中東老大地位受到挑戰。如果到時候敘利亞政府軍想奪回被土耳其佔領的阿夫林,沒準還能得到以色列的理解和支持呢!



綜上所述,我覺得以色列表示接受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可以在局部範圍內使敘利亞局勢得到緩和;但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敘利亞是多國多股力量角力的角力場這一根本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