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载后重游俄罗斯,左树声聊世界杯,谈甲A时赴俄选援故事

“现在世界足球的潮流,在这届世界杯赛上全体现出来了。”当今体育特派记者在莫斯科见到了津门足坛名宿左树声和他的老队友、米盖尔服装(天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明江时,他们说出了自己观看本届世界杯赛两场半决赛的体验。而时隔二十余载重返莫斯科的左指导,还讲起了当年来到莫斯科为天津三星队挑选外援的故事。

二十余载后重游俄罗斯,左树声聊世界杯,谈甲A时赴俄选援故事

这是左树声第二次来到俄罗斯了。在上世纪90年代甲A联赛刚开始时,各队开始引进外援。左树声作为天津三星足球俱乐部竞训部的一员,曾经来到莫斯科为球队挑选外援。“记得当时是冬天去的,我们是为了新赛季挑选外援嘛。当时先去的是莫斯科迪纳摩队,是俄罗斯传统强队啊。”左树声说道,“那时最深的印象是莫斯科一片大雪,我们当时是看的这支队伍的训练。人家俱乐部的代表指着训练场说,这里面的人,只要掏30万美金,随便挑。”现在30万美金对于许多中超足球俱乐部来说只算“九牛之一毛”,但当时天津三星足球俱乐部来说算是“天价”了。“那时候哪有这么多钱啊。最后都是从业余球员里面挑的,没有转会费,每个月给个几百美金。就是那个伊利达尔。那种球员让他起到‘传帮带’或者核心的作用不现实,但是在那时候,俄罗斯球员的身体在甲A联赛中还是出类拔萃的,伊利达尔的表现也就还算可以。”左树声说道。

二十余载后重游俄罗斯,左树声聊世界杯,谈甲A时赴俄选援故事

如今,左树声重返莫斯科,中超和甲A时代相比已是云泥之别。“别说30万美金,翻个100倍,3000万美金照样有很多俱乐部出得起。你看世界杯赛中这些中超外援,基本上都是主力,表现也都很不错。在世界杯赛赛场上看到这些人,一是感觉挺亲切,二是他们的确让中超联赛的知名度提升了,让别人知道,并非来中超踢球的球员就得‘废了’。”不过,左树声也提到了中超外援在世界杯赛中的不同作用。“比如维特塞尔和保利尼奥,他们在中超联赛时除了防守,往往进攻职责也会更多一些。但是在世界杯赛中,比利时队和巴西队有太多的进攻能手了,所以二人主要作用就是防守。”

二十余载后重游俄罗斯,左树声聊世界杯,谈甲A时赴俄选援故事

此次来到俄罗斯,徐明江和左树声观看了两场半决赛,还将观看本届世界杯赛决赛。谈到对于本届世界杯赛的印象,徐明江认为,传控足球不应该过时。“西班牙队在坚持打传控,传球功底也在,只是缺少向前具有穿透力的传球。而现在西班牙队没有这种人,像哈维不在了,法布雷加斯不在了,伊涅斯塔也老了。包括德国队,成绩不好的传统强队都是中路球员实力下降。再看闯入决赛的两支队伍,他们的中路实力都很强。比如克罗地亚队的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还有法国队的博格巴和坎特。有人认为法国队的战术很保守,不好看。这毕竟是世界杯赛,是争夺足坛最高荣誉的比赛,首先应该想到的是不失球,然后再是赢球,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对于本届世界杯赛防守反击当道的现象,左树声也有自己的观点。“打防反,就得快起来。”左树声说道,“比如法国队和比利时队的比赛,两队看上去踢得四平八稳,甚至场面有点儿无聊,但两队都是在抑制对方突出的球员,不给他们更大的突破空间。同时都是在寻找对方破绽。两队中的箭头人物,比如阿扎尔和姆巴佩,他们个人速度快,同时也能给团队的反击加速。”

至于本届世界杯赛冠军,两位名宿都认为很难预测。“看英格兰队和克罗地亚队的上半时,感觉克罗地亚队已经垮了。如果凯恩把握住机会进第二个球,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徐明江说,“所以世界杯赛就是一抓防守,而是抓成功率。把握不住机会,就会受惩罚。”投身于天津足球青训事业的左树声则认为,中国足球想要再次进入世界杯赛,一定要有顶尖的球星。他说:“克罗地亚队很多球员都在五大联赛中踢球。莫德里奇和拉基蒂奇,一个在皇马一个在巴萨。有众多球员在高水平联赛中踢球,是提升中国足球水平的关键之一。”随后,左树声还拿网上那句外行的“中国有13亿人,为什么挑不出11个踢球的”举起了例子。“这就是混淆概念。没有人去练足球,国家有多少人都没用。比如冰岛只有33万人,看看人家的足球青训基础。我觉得,中国足球不要今天学巴西,明天学西班牙。亚洲的日本队和伊朗队就是我们的镜子。”左树声说,“他们在这届世界杯赛中,可都曾让强队一度陷入绝境啊。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差距。踏踏实实地投入到青训之中。现在练足球的孩子越来越多了,相信通过累积,中国足球的未来绝对是充满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