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時代中日本的沸騰景象

泡沫时代中日本的沸腾景象

這幾年有一個非常火爆的PS遊戲《如龍》,許多就是以日本的泡沫經濟為背景,展現了瘋狂時代中的那些最真實的人性行為。我們都知道,日本的泡沫經濟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1986到1992年的泡沫誕生和亢奮期。這時候有許多上海人去日本打工,雖然做的是藍領工人,但收入並不比做辦公室的一些日本人差,而當時日本的泡沫經濟也需要大量的年輕勞動力。所以當時日本簽證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你不能超過35歲。

另一個當然是1992到1997年的泡沫破滅期,許多人永遠只能生活在泡沫的回憶中。當泡沫破滅後,給予年輕人的機會越來越少。之後宅文化,低慾望社會,少子文化逐漸形成。最近有一部很火爆的電影《動物世界》,就是基於日本著名漫畫《賭博默示錄》改編,講述的也是泡沫經濟破滅後看不到希望的日本年輕人。

極度虛高的房價

當時有一個最誇張的說法,就是東京面積3.4平方公里的皇居,土地價格超過了紐約的曼哈頓,也超過了整個美國的加州。要知道,加州的面積是41萬平方公里,曼哈頓也是全球的金融中心。1989年東京銀座的一塊土地,拍賣價格是97萬美元一平米,成為全球地價最高的地方。今天這個地方的價格下跌了三分之二。1983年日本全國土地均價是11萬,到了1991年最高峰上漲到了59萬。這還是全國平均土地均價的漲幅,東京這種核心地段漲幅更加恐怖。到了2015年,日本全國土地均價只有14萬,許多中國人都覺得日本的房子太便宜了。

1988年末,日本全國土地總價是1842兆日元,當時對應的美國土地總價為403兆日元。簡單來說,一個日本可以買下4個多美國。當時許多東京普通的60平米民宅就要5000萬日元以上,許多人外地人根本沒辦法買房。甚至和今天的上海一樣,許多外來人口覺得上海本地人不勞而獲,能夠住的起房。當時很多民房沒有拍賣掉的,最後價格都是跌得只有十分之一了。

戀愛中的資本主義泡沫

由於當時日本也是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其實和今天的中國是一樣的),在戀愛方面,女性有著絕對優勢。相信許多人都是看了80年代的日劇,其中只有木村這樣的高顏值男性,才能找到合適的女友,許多人找女朋友非常困難。當時女性身邊往往有幾類男性朋友:

1)跑腿男。就是開車的車伕。當時許多女性出門是絕對不坐地鐵和公交的,找一個男性朋友開車接送。特別是女大學生和剛入職的年輕女性,身邊都有跑腿男。

2)買單男。女性出去吃飯,是沒有付錢的習慣,都會有男性來買單。

3)送禮男。會定期有男性送禮,當然會得到一些小甜頭,但不能指望太多。

4)本命男。真正的男朋友,當然你不僅僅要帥氣,還要有錢。

當時請女性吃飯,都是5萬日元以上的高級餐廳。80年代泡沫的時候,大家都流行請女朋友吃法國大餐,一頓飯下來極其貴。還要去高級酒店,送昂貴的珠寶首飾。反正談戀愛對於男性來說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製造業中的泡沫

就業中的泡沫現在日本要找到好工作很難,但是在泡沫經濟時代,是公司在求人。那時候去參加面試,日本企業會報銷來回的出租車費用。面試結束,還會給候選人送一些小禮物。一般第一輪面試大家都會通過,後面就是公司參觀環節。

公司參觀環節最重要的就是請這些候選人大吃大喝,出手要大方,必須都是六本木高檔的壽司店,如果吃得差,人力資源部回頭會被公司領導大罵。如果是看中的人才,甚至會出手送現金券,高級西裝,名錶等等。

今天企業暑期招實習生都是很習以為常的。在泡沫年代,日本企業招募實習生會全部安排好,來公司參觀,帶他們去旅遊,安排住宿等等。每次大學還沒畢業的學生,暑期要去某公司做實習,其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電話中會一定強調一點:“千萬不要帶錢哦!”

當然,公司還提供各種各樣的福利。包括安頓新入職員工的搬家費,不亞於五星級酒店的健身和游泳設施。當時許多大公司都有自己的健身房和游泳池,以及一年好幾次的團隊旅遊。

被高估的高端消費

在盛世年華,所有人都在消費升級,但是那些高端消費升級,許多僅僅是曇花一現。當時的日本開始流行滑雪,成為了一種高逼格的運動方式。東京人都想去滑雪,但是很多滑雪場離開東京太遠。於是1993年在東京附近的千葉開業了造價400億日元的室內全天候滑雪場SSAWS。這個滑雪場,提供一年四季的室內滑雪服務,當初希望成為東京人休閒消費必去的場所。

好了,開業後門票7000日元,前三年客流量100萬人還能勉強保本。到了經濟泡沫破滅後,遊客人數大幅下降,許多還是用打折券的學生。夏天的時候,滑雪場生意最好,但是維護成本也最高,不虧本才怪呢。那時候這個滑雪場一年赤字都要20億日元,到了2003年9月才不得不拆除,變成了宜家商場。

還有一個潮流就是高端餐飲消費,特別是對於西方餐飲的追求。1985年日本外國餐飲企業有425家,到了1991年變成了3200家。裡面消費的大頭是企業公款吃喝,也就是所謂的招待費。在泡沫經濟時代,企業招待費如果一晚消費不到10萬日元,根本就沒辦法談下去了。東京的高端法國餐廳Robuchon,人均消費5萬日元起步,一晚上消費超過百萬日元的大有人在。而星期五也成了日本人必然會在外面就餐的日子,人均餐廳花費5000到2萬日元,而年輕人會在3-5萬日元的高價!

另一個高端消費就是出國旅遊。今天全球旅遊的主力是中國人,在全世界任何奢侈品商店都有會講中文的服務員。2015年中國旅遊花費總額為1045億美元,差不多是11.4兆日元。然而,1990年的時候日本人出國旅遊的花費就有恐怖的12.7兆日元。就算不扣除通脹,也比今天的中國出境遊花費還多。那時候日本人平均出國花費為115萬日元。當時日本人掃蕩了全球的奢侈品店,大家看到日本人來,就是財神爺來了。許多公司甚至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地設立海外的養老村,讓公司退休員工去海外養老,陪伴翻譯和其他基本設施。

泡沫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今天的日本,給人感覺是明顯的低慾望社會。年輕人不想談戀愛,社會流行的是性冷淡風,服裝大家就買標準化的優衣庫。沒有人炒房,也沒有人炒股,即使日本的利率是如此之低。家庭主婦最多做做套利交易Carry Trade。

但是在當年,日本的泡沫經濟一片沸騰,人的慾望也是很強的,甚至出現了大量今天看起來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所有的一切,最終都會迴歸常態,迴歸常識。中國是否也會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