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姜文新片《邪不壓正》?

WangYao祖國君


編按:《邪不壓正》昨天上映,姜文給我們呈現了一部內容豐富的龐然大物,電影可從多層次、多角度去欣賞和解讀。本文作者從影片中“父與子”的關係,分析出了當代中國社會的精神症候。

《邪不壓正》上映前,姜文與許知遠對談。許知遠問姜文,為何你的電影始終在處理歷史?你對歷史的迷戀是怎麼來的?姜文給了一個十分精闢的回答:“歷史對你來說,是一個可藉助的東西。但你表達的一定不是歷史本身。”

《邪不壓正》的故事發生在七七事變這樣一個關鍵的歷史時刻,但正如姜文所說,電影並不是在表達歷史。李天然的復仇、尋父與身份抉擇,並非是一個20世紀的歷史事件,而是當下中國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故事。

李天然特殊的成長經歷,使得他擁有了師父、美國人亨德勒和藍青峰三個精神“父親”。這三個高度象徵性的父親形象,承載了三種並不相容的精神傳統。李天然不斷找尋/找到父親的過程,也是他自我確證和自我成長的過程。

李天然的師父,一箇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地主,被日本人的槍打敗了。師父一家被滅門,象徵著地主階層治下的傳統中國,被列強徹底毀滅。從這場浩劫中死裡逃生的年輕一代,再也不可能成長為一個傳統的中國人。李天然唯有改頭換面,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在故事展開的時候,李天然的師父已經死去了十五年。十五年的美國教育,把李天然變成了一個現代人。他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為師父報仇。在象徵意義上,他是要為那個被列強毀滅的傳統中國報仇雪恥。但他也意識到,報仇不可能讓師父復活,那個傳統中國已經遠去了。十五年過去,作為李天然養父的師父,那個傳統中國,早已成為了一個念想和符號,而並非是實在的所指。

身份曖昧、註定要受到諸多解讀的藍青峰,在我看來,是現代中國的建立者,是一個左翼革命者。藍青峰要抗日,但他卻不相信蔣介石。在1937年的中國,除了國民黨,還有別的抗日力量嗎?只有延安的工農政權。他要朱潛龍投靠“我們”,在觥籌交錯間,“我們”被解釋成了辛亥革命的元老,但是,“我們”這個詞語真正呼應的,是“普羅大眾”,是proletariat。藍青峰的人,都以黃包車伕的面貌出現。在近代史上,中共地下黨很早就在北平組織黃包車伕罷工。黃包車伕作為北平城裡最貧窮的勞動者,是典型的無產階級。

所以,當日本人控制了北平城後,根本一郎在藍青峰眼前,像演戲般屠殺黃包車伕,正是在炫耀軍國主義碾壓底層勞動者的力量。此時,搖晃飄忽的鏡頭語言,藍青峰目瞪口呆的絕望表情,表現出藍青峰的絕望之感。熟悉左翼革命歷史的人會明白,這不僅僅表示藍青峰的計劃失敗了,這更是左翼革命者所信賴的群眾力量的失敗。在隨後趕來的記者的扭曲報道中,更是將歷史記憶隨意改寫,將底層人民抗日的歷史顛倒為成為漢奸的歷史。

作為工農政權代表的藍青峰,必然要“殺掉”李天然的美國爸爸。亨德勒對李天然感情至深,可他也隨時流露出對中國人的鄙視。藍青峰養了他們十五年,但是他依舊充滿優越感地說,中國人和日本人,都只是猴子。他無法理解藍青峰讓兩個孩子為國犧牲的舉動,甚至以此來侮辱藍青峰。毛澤東形容司徒雷登說:“平素裝著愛美國也愛中國,頗能迷惑一部分中國人。”藍青峰殺掉亨德勒,正是1949年司徒雷登回國事件的同構。

對於藍青峰這一代人來說,為了讓中國能繼續存在,犧牲自己、孩子、下屬都在所不惜。但作為他的孩子的李天然未必這麼想。

李天然要為傳統中國復仇,但他卻不知道仇人不僅是根本一郎和朱潛龍。武俠故事、復仇傳奇,在姜文這裡被推到了更高的高度:對於一個遭受侵略和壓迫的民族來說,仇人究竟是誰?藍青峰知道,他們的仇人並非根本一郎和朱潛龍兩個人,而是整個日本軍國主義和中國的漢奸群體。這不僅是李天然個人的仇恨,這是國仇家恨。

李天然的三個父親,一個是僅僅剩下符號和一些念想的、由地主所代表的傳統中國,一個是文明卻又殘忍的美國爸爸(這個美國爸爸是靠中國人養活的),一個是代表著20世紀革命傳統的藍青峰,正是今天的中國人面對的三個精神傳統。在八十年代以來的歷史中,這三個精神父親彼此碰撞,糾纏不清。每一箇中國人,都身處這三個傳統之中。電影將複雜的歷史,濃縮於簡單的復仇故事中,在把故事講好的同時,還能清晰展現出三種傳統的衝突與立場。姜文不凡!

在電影臨近結尾,李天然原諒了藍青峰,他告別了美國爸爸,開始理解革命者藍青峰。藍青峰在車上,“駕車涕泗流”,哭得一塌糊塗。在某種意義上,這是為《讓子彈飛》裡孤獨的、遭遇背叛的革命者張牧之流的淚。

還是要重複福柯的那句話:“重要的是講述神話的年代,而非神話所講述的年代。”但如果按照主流的敘事,處在崛起時刻的中國,並非適合講述1937年的故事,或許講述1945年會更正常一些。如果不是為歷史感傷,究竟還有什麼樣的現實,會讓失敗的、極度悲情的藍青峰在今天這樣一個時刻被再現呢?

在電影中,雖然殺了根本一郎和朱潛龍,但是李天然不可能阻止北平淪陷,也不可能阻止漢奸、偽軍遍地。李天然依然無法讓人們相信,是朱潛龍殺了他的師父一家。而藍青峰,也會被新的日本軍官汙衊為漢奸。也就是說,他們的歷史,實際上依舊是被抹黑、顛倒、篡改的歷史。李天然依舊要以狗的姿態,跪倒在長城下。

在今天中國人的三個精神父親中,作為革命傳統的藍青峰,和影片裡一樣,同樣是被顛倒了歷史,塗改了記憶的形象。背靠著藍青峰這樣的革命者長大的一代人,卻頗為認同美國爸爸的身份。更弔詭的是,已經失去了實際所指的那個傳統中國,正在被懷念和宣傳。

《邪不壓正》以含蓄的方式提醒我們,這是一個國家崛起的時刻,同時也是一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低潮的時刻,是一個工人和農民被奪權、汙衊和壓迫的時刻。正是在這樣一個雙重時刻,藍青峰嚎啕大哭,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失敗。而新的戰士李天然,才剛剛開始理解藍青峰的追求和理想,依舊還站在房頂,不知何去何從,不知如何行動。

美編:黃山


土逗公社


【邪不壓正】姜文的選擇,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

▌01

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

對一個電影導演來說,這是個好問題。

電影藝術是個特殊藝術,鉅額投資,幾年打磨,熬盡心血,一朝上映,但是票房還是未知之數?

票房成功了姜文就成功了嗎?或者說票房失敗了姜文就失敗了嗎?肯定不是。

電影好與不好,只有票房可以衡量?也肯定不是。

但是也沒有哪個導演部部電影都鉅虧,還能混得下去的。誰給你投資呢?

拍自己想拍的,表達自己要表達的?

還是拍觀眾喜歡的,表達觀眾要釋放的?

哪怕是知名大導演,也得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自從《讓子彈飛》大賣,很多人都有一個錯覺,似乎藝術與商業這一兩難選擇在姜文身上可以得到完美的統一,連姜文自己也號稱要“站著把錢掙了”。

從這裡就不難看出中國電影界一直以來的一個糾結,是要藝術還是要商業。

在傳統的中國精英式電影導演的概念裡,商業跟藝術似乎是對立的,只有藝術是站著,而商業要掙錢,就需要彎腰,甚至下跪。

為了取悅觀眾所做的努力是沒面子的,是低級的,而只有以自己超前於大眾的理念引領風潮才是高級的,有範兒的。

很明顯,姜文屬於超有範的。

對姜文自己而言,他是不屑於為了迎合觀眾去拍電影的。

在與高曉松的對談中,姜文表示好的導演就是私貨多,沒私貨看什麼?

《讓子彈飛》大賣,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一步之遙》,就是姜文典型的拍自己想拍的,投資鉅虧。

這部《邪不壓正》,姜文縮回來一點,回頭在找藝術與商業的平衡感。

越是知名大導,越有執念,要拍自己想拍的。但是有時候觀眾買賬,有時候不支持你。

重金投資的大片,在電影圈,可能更多的考慮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既要有自己的私貨,獨特的見解思想風格,又要照顧觀眾的喜好。

平衡,對姜文來說,是一個比較穩妥的方式?

有沒有隻拍藝術片特好特受歡迎的,也有。

有沒有隻拍商業片特好特受歡迎的,也有。

如果你是導演,你會怎麼選?

如果你是觀眾,你會更喜歡什麼樣的電影?

▌02

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

對一個創業者來說,這也是個好問題。

創業也是門特殊藝術,調查研究,打磨產品,熬盡心血,一朝上市,但是市場還是未知之數?

產品好與不好,市場可以衡量?是的。

這就是創業的特殊之處。

做為一個創業者,打造一款自己想做的極致產品,去吸引用戶?

還是以用戶為中心,打造一款用戶需要的產品?

在科技界,有兩個著名的代表,代表了兩種選擇。

蘋果喬布斯的極致產品與亞馬遜貝索斯的以用戶體驗為中心。

一個市值全球第一,一個市值全球第二。

兩個極端的企業,兩個極端的創始人,兩個極端的選擇。

如果你是創業者,你會怎麼選?

如果你是一名用戶,你更喜歡哪家公司?

▌03

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

對個人來說,這也是個好問題。

人生是最特殊的藝術,不知道從哪裡來,也不知道到哪裡去,十月懷胎,哭著出生,一路艱辛,一路成長,但是人生還是未知之數?

不提成功不成功,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好的人生?

你過得好不好,誰可以衡量?

你自己。

你是願意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

迎合父母、迎合親戚、迎合老師、迎合社會、迎合公司、迎合領導、迎合同事、迎合客戶,迎合工作,迎合粉絲......

有很多人,一輩子這麼迎合過來了,也挺好。

也有很多人一直在做自己,特別在這個時代,新事物層出不窮,有更多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活得精彩,挺好。

也有這一類,該迎合的時候迎合別人,該做自己的時候做自己,不走極端,在兩者之間找平衡,也挺好。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

▌04

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

愛因斯坦說過,在提出問題的角度往往無法解決問題。

我們試著思考下邊的問題。

我是誰?什麼是自己,什麼是別人?什麼是主體,什麼是客體?

如果“自我”本身就不存在,我們說的“做自己”又是什麼?

我們到底會把什麼,認同為是“自己”的一部分?

科學研究證明,人體是由40萬億到60萬億個細胞組成的。

在整個人體中,每分鐘有1億個左右的細胞死亡。

也就是人每天有1440億個細胞在更新,每天你都更新0.28%的你自己,每年你身體的細胞大概會整體更新一遍,你早就不是一年前的你了。

你隨時在死去,又隨時在新生。

高僧一行禪師,有段精彩開示可以幫助我們理解。

我有一張十六歲時拍下的照片。那張照片裡的人真的是我嗎?我並不是很確定。

那張照片裡的男孩到底是誰?如果那個男孩就是我,為什麼他長得不像我?

那個男孩仍然活著,還是已經死了?

他和現在的我不大相像,但也不相異。有些人看了那張照片之後,認為那個男孩已經不存在了。

人是由肉體、感受、認知、思維作意和分別意識組合成的,自從拍下那張照片之後,上述的一切早已改變了。

照片中那個男孩的身體已經不再是我的身體,因為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感受不同,理解也不同了,就好像我已經和那個男孩不相干了。但照片裡的男孩如果不曾存在,我也不可能存在。

我就是一種延續,如同雨承繼了雲一樣。如果你深深凝視著那張照片,你會看見我當時已經是個老人了。

你不需要等五十五年才看見。檸檬樹開花的時節裡,你也許看不見什麼果實,但如果深觀的話,你會看見果實早已存在了。只需要再多一個條件——“時間”,你就能看見檸檬了。檸檬早就在檸檬樹上了。眼前的這棵樹雖然只看得見樹枝、樹葉和花朵,但如果檸檬樹有足夠的時間,它將會以檸檬的形態展現自己。

自我只是一個幻象,根本沒有自我的存在。

▌05

那什麼是別人?自我與別人,主體與客體,又是什麼關係呢?

高僧一行禪師還有一段關於雲的精彩開示。

問一問雲:“你的生日是哪一天?未生之前,你在哪裡?”

或者你可以問雲:“你幾歲了?能不能告訴我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深深地諦聽,你也許能聽見它的回答。

你可以想象一下雲誕生的景象。未生之前,它是海里的水。或者它本來在河裡,後來變成了水蒸氣。它也可能是太陽,因為陽光製造了水蒸氣。當時風也應該在場,是它幫助水轉換成了雲。雲不是無中生有的,不斷在變化的只是形式罷了。

事物並不是無中生有的。 雲遲早會變成雨或雪或是冰。

如果你深入地觀察雨,你會看見雲。

雲並沒有消失,它化成了雨,雨化成了草,草化成了牛,牛又化成了牛奶,然後又成了你嘴裡的冰激凌。今天你如果吃冰激凌的話,給自己一點時間凝視眼前的那個甜筒,然後說:“嘿!雲兒!我認出你了。”

這麼做,會使你洞悉和了悟冰激凌及雪的真正本質。同樣地,你也會在冰激凌中看見大海、河川、高溫、太陽、草及牛。

深觀之下,你根本看不見雲的生日和死期。真相只不過是雲化成了雨或雪。死亡這件事並不存在,因為事物永遠在延續著。

雲承繼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陽的高溫,而雨又承繼了雲。 在未生之前,雲早就存在了,所以,你今天如果喝牛奶、喝茶或是吃冰激凌,請隨著你的呼吸,凝視一下眼前的那杯牛奶、茶或是冰激凌,然後跟雲朵打聲招呼。

雲的開示說明了佛教認為自我與別人都是由因緣合和而成,並不存在一個自我,也同樣不存在一個別人。

消除主體與客體的對立觀念,你才能與宇宙真正融於一體。

▌06

佛經上常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無條件的愛護眾生,這叫無緣大慈。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我們生命真正的共同體,這叫同體。同體大悲,愛護別人跟愛護自己,是一樣的。

高僧淨空老法師有段開示。

一棵大樹是一個共同體,生命共同體,樹的一片一片葉子,好比是我們個人。

這一片葉子跟那一片葉子什麼關係?生命共同體,同體。

我再舉一個比喻,我們這個身體,一個身體,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身上每一個細胞共一個身體;

我們每一個人就好像每一個細胞一樣,不能說左手這個細胞,跟右手細胞兩個要打架,一打架就自己害自己。

所以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慈悲心就生起來了,你才能真正關懷一切眾生,超過一切族類,不同的族群你也會愛護他,不同的宗教你也會愛護他,為什麼?一體。

▌07

看到這裡,對做自己還是迎合別人,我相信你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

拍電影也好,創業也好,個人過自己的人生也好,做到無我無相的境界確實挺難,

那到底要怎麼下手去做呢?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願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是悟空,佛系居士。專注認知修煉,突破人生瓶頸。

用佛法做第一原理,跨越個人成長的認知業障,到達第二曲線彼岸。


認知禪


《邪不壓正》果然還是你沒看懂啊!

文/葉秋臣

【電影 邪不壓正 影評】

最近好多人都說,不喜歡姜文電影的人是因為你沒看懂。

也有好多人問葉秋臣,你怎樣看待不喜歡姜文電影就是沒看懂的說法?

看姜文的電影,根本不需要看懂。

《讓子彈飛》如此,《一步之遙》如此,《邪不壓正》也如此。

我完全不否認《讓子彈飛》是一部驚人之作,如果說我喜歡《邪不壓正》這部電影,大概也是因為太喜歡前者的原因。很多細節,很多場景,很多人物,都與那一部成功之作太過相似,觀影時也總會召回曾經的記憶。還記得當初我是這樣評價《讓子彈飛》的:此片最成功之處在於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不同閱歷的人看到的內容都各有不同。

現在的我,也完全認同以上說法。這個評價的意義在於即便你沒看懂內裡的深意,但依舊覺得那是部好的喜劇片。你走進電影院,它讓你開懷大笑了,你不必對電影多出過多的解讀,你只享受了電影帶給你的快樂而已。幾乎所有看《讓子彈飛》的人,都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而這些理由不盡相同,但對它是好電影的定位卻並不影響。

簡單來說,就是看沒看懂,都覺得是好片。而《一步之遙》和《邪不壓正》,似乎沒做到這一點,這也是姜文電影最受爭議的地方。

《一步之遙》初初上映時,我還沒得空去看完全片,已經有人迫不及待與我討論。那時我曾爭辯過,如果你覺得不好看,可能是沒看懂吧,等我看看再說。

結果看完了,我也變得一臉疑惑。

我努力說服自己,可能是我資質平庸,及不上他那般的高深。

後來我慢慢想了很久,才發現選擇去解讀姜文的電影,本身就是對他的一種侮辱。

我何必非要強求自己看懂了呢?

何必非要滿足自己分析電影細節的征服欲呢?

好像我沒看懂,沒將所有情節的設計說明白就很丟臉一樣,其實根本沒必要如此較真。

本身他就只想給觀眾講一個故事而已,這個故事裡的所有情節並不是完全嚴絲合縫的,裡面有一些設計可能就是臨時起意放進去的,你想把所有劇情捋清楚說明白,湊成一個完整的圓形,似乎是不可能的。比如葉秋臣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要安排許晴跳下城樓那個情節,為什麼要把周韻出走作為結局,不是這些劇情不重要,而且想不明白前後銜接的關係。

我寫影評一貫的想法是把這部電影講明白,比如《寒戰2》和《記憶大師》,裡面某個情節是為了哪個結果做鋪墊,哪句臺詞裡面藏著什麼深意,為什麼這些人物的選擇影響了結局的走向。但姜文的電影不能走這樣的套路,他只是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你看爽了,這部電影就成功了,至於評價,本就荒誕,他不care。

我有三個幾乎必看的演員,只要他們主演的電影一定會買票捧場。一個是徐崢,一個是黃渤,還有一個是姜文。如果說一直買票支持姜文票房是一種安慰的話,那本質上可能只是自己不願意承認國產片能看的作品是越來越少了。我也慶幸,2018年他們三人都有作品上映。徐崢的《幕後玩家》有點粗有點虛,但總歸沒讓我太失望。《我不是藥神》熱度爆棚,不論票房還是口碑都是雙豐收。而黃渤的《一出好戲》也即將上映,我很期待。姜文呢,還是用他熟悉的味道在講一個荒誕的,血腥的,充滿隱喻和深意的故事。裡面有他對這個社會的吐槽,在臺詞裡表現出來,擲地有聲,猶如他電影中每一下磕頭那樣的低沉有力。

我聽不懂你說的中國話。(演員說的臺詞明明每個字我都認識,怎麼拼在一起我就糊塗了?)

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了這頓餃子。(餃子還是電影?)

傳說歸傳說,官方認證才重要。(過度解讀都是傳言,但官方才不會給你準確的答案)

寫出來的,那能叫心裡話嗎?(藏在肚子裡不拍的,才是我想說的)

一半,總比等著好。(有些話只能說一半,還有一半沒法說)

還等什麼呢?(還不去買票嗎?)

中國缺的是(好)電影

只要姜文這樣一直拍下去,我還是會一直看下去的。不是為了看彭于晏總愛飛簷走壁的美好肉體,也不是為了光看打戲就看得自己好疼的那種痛感。

只是想看一個並不是想當然的世界,一個不可預知的未來。

是非顛倒,黑白不分。

都是活的不明白的人,卻都還是透著那麼點明白。

看過電影的我現在才敢評論。

五個字,電影挺好看。

六個字,電影不夠好看。

——————————————————————————————————


葉秋臣


有句話說的好,換個馬甲就不認識你了?這話用在姜文新片《邪不壓正》上正好合適,因為2016年姜文籌拍此片時“電影拍攝製作備案公示表”上還顯示片名為《俠隱》,現在宣佈要於2018年暑期檔公映,名字卻換了,可是不管怎麼換,《邪不壓正》還是《俠隱》。

為什麼非要提《俠隱》,原因就在於《邪不壓正》這部電影是根據張北海的武俠小說《俠隱》改編的。

張北海,1936年出生於北京,1949年隨家人遷往臺灣,1972年到美國紐約定居,並一直在聯合國工作到退休。張北海愛好寫作,但60歲以前,他專注描寫的是反映美國社會生活的散文作品 ,60歲以後,開始將筆觸伸向家鄉北京,《俠隱》是他花了6年時間寫出的第一本武俠小說。

大家都知道,在此之前,姜文曾拍攝過《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而且《讓子彈飛》還成了經典電影作品,只是《一步之遙》差強人意。在姜文心中,有一個情結,那就是要完成“民國三部曲”,而這兩部電影就是其中之二,還差一個,於是,在張北海的侄女張艾嘉協助下,姜文成功購買了張北海《俠隱》的改編權,這就是《邪不壓正》的來歷。

張艾嘉是誰?在臺灣電影界,她的大名可謂如雷貫耳,在大陸,圈內也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眾所周知盛名遠播的臺灣電影金馬獎,從2013年11月開始擔任主席的就是張艾嘉。

張北海曾接到多家制片公司希望將其小說《俠隱》改編成電影的請求,但礙於自己對這個圈子瞭解的侷限性,便將此事委託給自己的侄女張艾嘉打理。張艾嘉認為《俠隱》不僅要能準確再現舊北京風情,還要能拍出與傳統武俠片不一樣的新意,思慮再三,她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姜文,姜文從小在北京長大,此前還有成功導演《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等民國劇的經驗,肯定可以精準地把握《俠隱》精髓。她叔叔張北海知道後,對此也表示支持,並稱自己看過姜文的作品,很喜歡。

於是,《俠隱》便這樣落到了姜文手裡,2016年經批准立項並開始拍攝,所有工作完成後,近日,製片方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宣佈《俠隱》將於今年暑期上映,但片名已經改為《邪不壓正》。

張北海的原著小說《俠隱》曾被譽為“老北京的哀悼之作”,反映描寫的那段時期恰恰是民國北平繁華的頂點,所以,在電影中,姜文將通過怎樣的手法重現昔日北平,將是很大一個看點。

《邪不壓正》由曾擔任過《新龍門客棧》、《龍門飛甲》、《投名狀》編劇的何冀平操刀改編,這本身就給觀眾吃了一顆定心丸,而主演裡更是集合了彭于晏、許晴、廖凡、周韻、姜文等人,陣容強大,更使觀眾充滿想象,所以,此片未播便引起廣泛關注,成功可期。

不管擔任導演還是演員,姜文都有經典傳世。當演員時主演的《芙蓉鎮》、《紅高粱》、《春桃》、《有話好好說》,還有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當導演時執導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讓子彈飛》等等,每一次都不會讓大家失望,所以,相信這次的《邪不壓正》一定會同樣給觀眾帶來驚喜。


紅楓文史娛


很期待,姜文是國內非常難得的,能夠保住“節操”的優秀導演。

目前為止他所拍攝的電影口碑都還不錯,雖然質量良莠不齊但至少大都是誠意之作,很少有明顯的圈錢行為。

新電影《邪不壓正》在各大網站上已經有了大致的故事梗概,說實話,我沒怎麼看懂。

講述的似是抗日戰爭初期,一位青年俠士為了復仇,隻身面對中日危機,進而救國救民的故事。

好奇的朋友可以去搜索一下這部電影現在發出的大概劇情,字數很多,但是看起來都是一堆廢話。雜亂無章,勉強理出一條線索。估計只是發佈前的“隨意版本”後續還會有所改動。

可以看出題材與抗日戰爭相關,有很多觀眾喜聞樂見的元素,如復仇、博弈、紅顏等等。相比這樣的劇情更讓我期待的是參與這部電影的演員們。

姜文自己參演電影這一點是大家都能猜到的,姜文不僅僅是一位好導演,他更是一位好演員。要我說這個世界上所有人都沒資格轉行當演員的話,導演們也是最有資格的。

非常喜歡姜文的表演風格,他在自己電影裡的那份自信是旁人無法比擬的。當然彭于晏和廖凡的加盟讓我更加期待,彭于晏這些年來對於作品的高要求是觀眾無法想象的。

我相信若不是姜文導演的個人魅力使然,就是該片的劇本真的很打動人,不然很難吸引這樣兩位實力派演員的加入。

不管怎麼說,到時候還是會去影院支持一下這部電影,因為姜文很少讓人失望。


獨狼映畫


姜文新片《邪不壓正》預告片一出,立刻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作為姜文繼《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後的“北洋三部曲”最終章,《邪不壓正》自然是備受期待。

關於影片的故事內容我們尚未可知,那我們就先來聊聊影片中的演員,看看他們將會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驚喜。

預告片之中,姜文、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五大主演相繼亮相,其陣容可謂豪華。

五人之中,我最期待的就是彭于晏了。從目前已知的情況來看,彭于晏會是本片故事的核心人物,還真想在姜文的電影裡看彭于晏露腹肌啊!

雖然彭于晏早已擺脫鮮肉偶像的定位,不斷在各種類型的電影中磨練自己的演技,但一想到臺灣腔的他出現在民國戲裡,還是有些擔心。

但預告片中彭于晏的亮相可謂驚豔,大吼的“yes,sir!”非常符合姜文電影的氣質。

我們毫不懷疑姜文調教演員的能力,房祖名在《太陽照常升起》中的表現就很棒。

相比對彭于晏入戲的一點小擔心,廖凡與姜文則可謂是無縫銜接。

《讓子彈飛》中廖凡就已經用實際表現證明了自己比任何人都適合出演姜文的電影。姜文的豪爽霸氣與廖凡的粗獷匪氣可謂是相得益彰,《邪不壓正》這樣的民國武俠戲,廖凡再合適不過了。

除了《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出現在了每一部他自己的電影裡。本次在《邪不壓正》中,戴墨鏡、戴禮帽的姜文霸氣外露,似乎又回到了《讓子彈飛》中飛揚跋扈,荷爾蒙爆棚的感覺。

周韻作為姜文的妻子,也出現在大多數他的電影中。不同於賈樟柯之於趙濤,姜文的電影中周韻的角色都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女一號。這一次的《邪不壓正》,周韻還會塑造一個《讓子彈飛》裡那樣的俠女形象嗎?

最後是在預告片中驚豔亮相的許晴。已經快50的許阿姨在近兩年展現出自己驚人的不老魅力,《老炮兒》中的驚豔更是讓人過目不忘。

這次在《邪不壓正》中,一閃而過的畫面裡許晴似乎與廖凡有段不可描述的戲碼,讓人浮想聯翩。而身穿旗袍的許晴更是獨具民國年代的特有風情,讓人無限期待她在影片中的表現。

《邪不壓正》將在今年暑期上映,作為本年度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姜文將會率領這五大主演為我們奉獻怎樣一出民國武俠傳奇?讓我們拭目以待!


壹條電影


抱歉,我真沒覺得這部電影"很姜文"

01.

剛看完《邪不壓正》,個人評價:不好看。

看到有些人看完說:電影很姜文!

特別爽,特別姜文。

我還沒看過《俠隱》這部小說,單純這部電影來講。

一點也不特別。

也不覺得"很姜文"。

至少跟以前姜文的電影相比,這部劇沒有亮點。

你當初有多愛姜文的片子,現在就有多討厭這部片子。


02.

先來看這部劇簡介:(以下簡介來自豆瓣)

七七事變前夕,華裔青年小亨德勒(彭于晏 飾)從美國遠赴重洋,回到闊別十數年之久的北平從醫。

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十三歲那年曾親眼目睹師父一家遭師兄朱潛龍(廖凡 飾)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澤田謙也 飾)滅門。

僥倖逃生的天然被美國人亨德勒醫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極其嚴苛的訓練,而今他懷著絕密的任務踏上故土。

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藍青峰(姜文 飾)的宅子,藍是當年辛亥革命的參與者,他與現為警察局長的朱潛龍過從甚密,卻又以殺死李天然為籌碼,暗中慫恿朱除掉根本一郎。

復仇心切的李天然尋找到了仇人,而亨德勒醫生則全力阻止養子冒險。

在這一過程中,交際花唐鳳儀(許晴 飾)與裁縫關巧紅(周韻 飾)也捲入了男人的勾心鬥角的漩渦裡。

翻譯成簡易版:報仇。當初師兄怎麼殺死師父一家,現在師弟回來以牙還牙殺死師兄。

就這樣。

至於絕密任務,我是沒看出哪裡絕密。

好像絕密任務就是報仇。

其實,電影開頭很抓人。

下雪的北平,然後廖凡扮演的朱潛龍跟日本跟田到師父家做客, 表面上是看望師父,實際上是要挾師父把地轉讓給日本人,種鴉片。師父不從,這一大家子人立刻死,一把火殺死師父家。

結果一個小男孩身上染著火,逃出來。

背景音樂和開頭確實先聲奪人,讓我很想知道後面劇情走向。

但是,後面劇情走向就莫名其妙。

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寫。

比如,姜文扮演的藍青峰清這個角色,他的出路是哪裡?他代表哪一派?他也不舉事,影片前半段朱潛龍問藍青峰圖個什麼,自己當總統?

沒有答案,說自己不是這料。

所以,他到底幹什麼?代表啥?他把李天然培養成專業特務,幹啥?

只知道他住在所謂"曹雪芹在這寫過《紅樓夢》”的12處大院兒裡,貌似是李天然真正的"養父"。

再比如:周韻扮演的巧紅為啥要幫李天然,結局是說把李天然當做小白鼠,看到李天然報仇了,覺得自己也能報仇。

這這這動機,我也不知道說啥好。

至於她跟亨德勒什麼關係,為什麼亨德勒一死,這麼激動,一口咬定是李天然殺的。後面為啥要幫李天然?她到底是什麼身份。

不知道。

反正一團亂,亂到你都不知道每個人物代表什麼意義,想要傳遞什麼。

給我的感覺就是:人物不豐滿,不立體。

整部劇看完之後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有就是彭于晏肌肉還有許晴美腿了。

至於這部劇拍出北平的樣子。

抱歉,我是一個俗人。真沒看出哪裡有那個年代北平樣子。

03.

同樣是報仇,前段時間看韓劇“武法律師”,李準基扮演的奉尚弼是一個律師,小時候親眼看到母親慘死,兇手是法官大人車文淑。

18年來,他的唯一動力是為母親報仇。這是他首要也是絕對任務。

後來回到家鄉報仇,女主角河在伊問他:”你想當一個什麼樣的律師?“

奉尚弼說:”我不知道,至少現在當律師是為了幫媽媽報仇,等仇報了我才會想自己要當什麼律師吧.”

結局奉尚弼用法律武器幫助母親報仇,家鄉的法律體系也變得公正,不再是車文淑的法律時代。

奉尚弼也找到自己當律師的目標,回到首爾跟女主角一起抓住更多的壞人。

整部劇能看到奉尚弼復仇之路和成長之路,正義戰勝邪惡。

而這部電影,主題是報仇,但是這個仇報好後,後續怎麼樣,不知道。男主角也沒看到哪裡成長了。


04.

就這樣,真不寫不下去了。

總之一句話:論主題沒有《我不是藥神》這麼深刻;論內容,不新穎;論人物,沒有亮點。

總體來講:中規中矩。

只是把一個故事講清楚。

有些搞笑的梗,我個人有點難以接收,感覺像是“自嗨”。

最後,我不接受任何扛精反駁。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這是喜好問題,難不成要服從於你的喜好才行。

憑什麼?


迪迪乾貨


絕對爛片,因為一個壞種是拍不出好電影的,姜文,本來最初他是痛恨日本人的,後來自己無論從內心還是現實,他都發現自己弄不過日本人,自此姜文就把自己變成了日本人,既殘暴又變態。唯一不同的是,日本人對異族殘暴,姜文對本族殘暴。從子彈飛這部裝逼電影就可以看出,民國張麻子居然用日本武士刀殺人。這個姜雜種內心已經邪惡到無以復加,比日本人更變態。有一位哲學家說的話,就能解釋姜雜種的變態內心,這句話是“當你凝望深淵,深淵就回望你” 那一定你會問我,如何評價子彈飛,好的,我就說一下我的感覺。 用一個無聊虛假的殺富濟貧的噱頭,既得了票房,又忽悠籠絡了一幫現實社會不得志的青年。子彈飛就是姜文的裝逼之作,就姜雜這種狼心狗肺的東西,還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要喊叫給大傢什麼公平,真是天大的笑話。無論是太平天國還是李自成或者外族滿蒙入侵者,哪一個不是在起事之初先舉著均貧富的臭旗,一旦得勢,就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姜文這種披著畫皮的惡棍,就會揭下自己的偽裝,露出另一個洪秀全的本來面目。 姜文,兩面三刀,東遮西擋,就是為了隱藏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幫腦殘貨,以為隱藏的目的就是高端的,其實,只不過是因為這個目的既陰險又惡毒卑鄙,只有隱藏起來才可以實施。 有的人說姜雜氣勢蓋過發哥,是,你以為導演加主演的姜文請發哥來是為啥?這貨挖了五年坑,不把發哥坑進去這貨還能睡著覺!姜雜所謂大陸第一人的逼還咋往下裝。 姜屍就像那個給美女臉上潑硫酸的老怨婦,既惡毒又變態,讓你瞬間知道什麼是瘋狂的小人。


沙湖868


《邪不壓正》,英文名是Hidden Man,但與其說它是Hidden Man,倒更像是Invisible Man。隱和藏是主動的,Invisible無所謂主動被動。李天然用一切方法隱和藏,其實是沒必要的,他本來就是不被看見的人。沒有過去,身份經過程序員的多次覆蓋,隨時可以輕易改寫。藍青峰告訴他,他在歷史上的地位是多麼微妙,殺個日本人就會釀成導火索,但事實上,有沒有他,77事變還是發生了。他復仇之路上的一切障礙,各種畏懼、害怕,以及以為復仇會引起連鎖反應,都來源於他以為自己是Hidden,其實是Invisible。他是在沒有人觀看的舞臺上,演出獨角戲。他的“爸爸”們,類似於國王的裁縫們,互相告訴對方,你是重要的,你華麗榮耀無比。用謊言,用較量,用微言大義,用人生故事,用命。鬼影憧憧的北平,到處都是前人留下來的魅影,但唯獨現在的人,是不被看見的,無足輕重的。最後一代俠客,是最後一代以為自己會被看見的人,那以後,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的命,就是不被看見。

韓松落


第一,不深入,浮躁

第二,節奏感不好,冷靜時亢奮,亢奮時表象

第三,過於暴力,血腥,並且沒為劇情服務

第四,插入的歷史片段沒有意義

第五,畫面過於精美,缺少接地氣的質感

第六,動作設計太low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