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中國的園林文化源遠流長,歷經了幾千年的發展,逐步變得系統化,格式化。除了傳統的疊山,理水,動植物,古建圍牆之外,楹聯匾額也成為構成其完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匾額楹聯在園林建設中不但能點綴堂榭,裝飾門牆,在園林中也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豐富了景觀,增加了聯想,平添了詩情畫意,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在中國的園林景點或是文化古蹟中,有一種特殊的錯字牌匾和楹聯。這些匾聯的錯別字如果從標準化、規範化來看,確實寫錯了。但是從文人角度來看,不僅無錯,反而是書寫者的一種意境,一種藝術,一種情趣。

山西曆史久遠,古蹟眾多,這裡是人類遺蹟的肇始地,這裡是華夏文明的開端處。這裡有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這裡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臺山,這裡有世界最大的黃色瀑布,這裡有世界最大的關公祖祠。大家一起跟隨我,走進山西的山堂水殿,看看隱藏在牌匾楹聯中的錯字文化。領略古人的聰明才智,感受中國歷史遺蹟的文字魅力。

山西景點聯匾的那一點文化

說起山西旅遊景點的錯字,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北嶽恆山懸空寺腳下的“壯觀”二字了。懸空寺位於恆山西側的翠屏峰上,始建於 1400 年前的北魏時期,是全國著名的以“奇、懸、巧”聞名於世的奇險建築。寺內曾留下不少文人墨客的筆跡,在懸空寺腳下的峭壁上,有“壯觀”二字,是唐朝大詩人李白在唐開元二十三年(735 年)親筆所寫。但人們會發現,這個“壯觀”的“壯”字比正確的寫法多了一點。

據說是當年李白遊歷到此,見到建在懸崖峭壁上的懸空寺,感慨萬千,雖詩興大發,卻又無從下筆。找不到好的詩句靈感來形容懸空寺,便揮筆寫下了“壯觀”二字。寫完意猶未盡,還覺得難抒胸臆,於是又在“壯”字上重重加了一個“點”畫,意為懸空寺比壯觀還要多一點。也有人說李白的《夜宿山寺》一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描述的可能就是懸空寺。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匾額楹聯中增添一點,不足為奇,隨處可見。就這小小的一點卻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使字面內涵更深厚。晉中市王家大院有一塊“規圓矩方”匾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大家都懂。尤其深宅大院的經商王家人更懂,所以更講規矩。紅門堡的這處匾額,奇特的是矩上多了一個點。這不是筆誤,而是刻意為之,意在要求王家人正品立身,規矩不妨多一點。

王家大院號稱是華夏民居第一宅,裡面的石雕,磚雕,木雕堪稱一絕。王家的門窗成畫,匾額錯字更是耐人尋味。綠門院還有一處寫著“存厚堂”的匾額,也是在厚上加了一點。也是告誡王家後人做人待事要厚道一點,豁達一點。一塊小小的錯字匾額也讓我們看到了王家的為人之道,看到了王家教育後人的門風祖訓,看到了晉商輝煌的根源所在。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這神奇的一點文化,在山西景區還遠遠不止王家大院一處。我們走進世界文化遺產的平遙古城,繼續探尋山西景點的錯字匾聯文化。平遙日升昌票號是中國銀行業的鼻祖,這裡的匯票曾經是一紙在手,走遍神州。由於其特殊的金融業務和匯兌業務,在總部票號就出現了這樣一幅楹聯:“輕重權衡千金日利;中西匯兌一紙風行”。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紙”字上面竟多了一個點,這既反映了書寫者對日升昌經營管理和富甲一方的驚歎,也說明了經營者希望匯兌業務欣欣向榮,紙票銀票再多一點的美好願望。

無獨有偶,日升昌的多一點是希望匯票多點,財源滾滾。那麼平遙縣衙的多一點是另外一重含義。平遙縣衙是我國保存完好的縣級衙署,也是全國聞名遐邇的廉政教育基地。縣衙大堂又叫做“親民堂”,這個牌匾一眼望去,就能發現“民”字上面多了一點。這也是書寫者的良苦用心,希望縣官能夠親政愛民多一點。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通過匾聯文字中的加一點,我們推開了錯字文化的大門。感受了中華文字的博大精深,對山西景點的好奇心也加重了那麼一丁點。

在山西喬家大院的一處院子寫著“靜宜”兩個字,這裡的“宜”字不是多了一點,而是少了一點。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喬家大院是北方名居博物館的一顆璀璨明珠,喬家的育人經商也是為後人津津樂道。寫著“靜宜”匾額的院子這是喬家主人喬致庸女兒的閨房。在中國的傳統教育中,女人應當相夫教子,這個沒有點的“宜”字就是教育女兒女子不宜出頭,應當安守本分。同樣在平遙縣衙的二堂也有一幅楹聯:“與百姓有緣才來到此,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這幅楹聯中“愧”字少了一點,而“民”字又多了一點。同樣希望縣官愛民關心百姓多一點,少作一點愧對百姓的事。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山西景點聯匾的缺一筆文化山西五臺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這裡是智慧化身文殊菩薩的道場。清代為了達到安定統一的目的,對蒙、藏等民族實行懷柔政策,五臺山也由傳統青廟向藏傳佛教的黃廟轉化了很多。在黃廟首領廟菩薩頂就留下一處寫著“靈峰勝境”的牌坊,這塊匾額就是康熙皇帝的御筆題字。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可是,不難發現,“靈峰勝境“的“峰”字少了一橫。民間相傳,康熙曾來到五臺山,尋找生父順治皇帝,偶遇到一位高僧。上前詢問法號,高僧沒有言語,在地上寫了八加一個乂。康熙很是納悶,為何高僧是此法號,走出好遠,恍然大悟。原來八叉,合在一起便是一個“父”字,就這樣康熙皇帝與父親順治,失之交臂,無緣再見。康熙甚感失落,故而在題寫“靈峰勝境”時,有意將“峰”字下面的“豐”少寫了一橫,寓意為“父子緣薄不相識,人生有憾難圓滿”。 也有人說康熙寫的不是錯字,而是他的書法受明朝大書法家董其昌的影響,董其昌的“峰”字也多是這樣寫的。古人在書寫“峰”字時,下部的“豐”既可寫成三橫,也可寫成兩橫。而在山西太原的晉祠也有缺一筆的錯字匾額出現。

晉祠是北方皇家園林的傑出代表,是三晉文化的源頭,延續了晉國三千年的歷史遺蹟。在子喬祠的中殿懸掛著一塊“槐蔭裕後”的匾額,這四個字中“槐”字少頭上了一撇。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晉祠子喬祠是供奉王氏始祖王子喬的祠堂,也是海外王氏回鄉懇親的祖庭所在。有人說“槐”字右邊是鬼字,缺一筆可避之。而書寫者更多的含義是希望槐蔭無邊際,庇佑不到頭。這裡缺一撇和西安碑林的缺一筆字形相似,但含義各不相同。聖母殿是晉祠的主殿,也是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歌頌晉水,晉祠主人的主要場所。僅在晉祠聖母殿一處懸掛的匾額楹聯就達 25 塊,其中不乏皇帝御筆所書。這25 塊匾額楹聯中出現錯字的就有 5 塊,分別是“惠洽桐封”“惠普桐封”“惠流三晉”“惠澤長流”“靈源惠澤”。其中“惠流三晉”為光緒皇帝御筆所書,“惠洽桐封”“惠普桐封”為同治皇帝御筆所書。

而且這五塊匾額都不約而同錯在了“惠”字上,或缺一筆,或缺兩筆。清朝的文字獄盛行,在這裡的錯字都是為了避諱聖母殿主人名號而刻意書寫。因為聖母在明洪武年間被加封“廣惠顯靈昭濟聖母”,所以在聖母殿懸掛的匾額都選擇了缺筆避諱。皇城相府位於山西晉城市,是中國清朝康熙皇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光祿大夫陳廷敬的故居。按理說這裡是字典的根基所在,應該匾額楹聯不會有錯別字吧?皇城相府有一處功德牌坊,是進入皇城相府後最為醒目的牌坊。正面刻有“冢宰總憲”四個大字,仔細看看就會發現“宰”的下面多寫了一橫。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原來這塊匾額是對陳氏家族官文化整體概括。“冢宰”是宰相的別稱,“總憲”為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陳廷敬先後在朝擔任四部的尚書,後入閣拜相,成為一代名臣。後人立牌坊時,感覺“宰”字殺氣太重,所以刻意在下加了一橫。“辛”字變“羊”字,緩解煞氣,喜氣洋洋,彰顯文人的人文關懷。

山西景點聯匾的改一些文化山西洪洞大槐樹被稱為所有炎黃子孫心中共同的尋根祭祖地,所有的旅行都是出發,到了洪洞就是回家。在景區有一處照壁,上面寫著一個大大的“根”字。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照壁兩邊寫著“飲水思原”四個字,大家再看“飲水思原”中這個“原”字,不是應該有三點水嗎?它的含義是指原始的,不忘祖宗功德,讓我們追本溯源,而這個追溯的源頭就在這裡山西洪洞大槐樹。晉祠王氏宗祠也有這樣一塊匾額,上面寫著“鈒鏤根原”四個字。這個“原”字也應該是源頭“源”,寫作原始的原,也是說王氏發祥原本在此。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山西楹聯匾額的錯字除了多一筆,少一筆,還有因連筆、偏旁部首、字體結構的改變而發生的錯字。山西晉祠有一通國寶碑刻,它是由唐太宗李世民御製御書的《晉祠之銘並序》,人們稱讚這塊碑是集史學、文學、政治、書法為一體的豐碑巨碣。門口有一幅對聯是清代文學家朱彝尊五次遊晉祠,看到唐碑所做。“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這幅楹聯也有一個錯字,就是“章”字。章字,楹聯將底部的十的一豎向上延伸,穿進了“曰”,讓“曰”變成“田”了。

這個字顯然是錯別字了,學貫古今、知識淵博的朱彝尊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這倒不是,他這讓曰變田,據說取文章通天下的寓意。這裡的文章楹聯和山東曲阜的孔府楹聯異曲同工,都表達了作者對文字內涵的獨具匠心。五臺山有座鼎鼎大名的廟宇叫做黛螺頂,因為廟內供奉五方文殊菩薩,人們習慣把上去朝拜,叫做小朝臺。山頂有座殿宇叫做旃檀殿,裡面供奉的是水波紋的旃檀佛。這塊匾額“旃”也是一個錯字。“方”字旁寫成了“木”字旁,原來殿內釋迦摩尼佛祖是用栴檀木雕刻而成,所以匾額也故意寫成木字旁,以示和別殿塑像的區別。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平遙日升昌票號號稱“中國銀行業的鄉下鼻祖”,這裡的銀票匯兌業務可以是縱橫歐亞九千里,統領商界五百年。日升昌有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匯通天下”四個字,這句話是出自清代道光皇帝對日升昌的讚譽,但字跡卻未必是御筆所書。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這塊匾中“匯”字也是一個錯字,三點水應該在旁邊,卻寫在裡面。這既是晉商的智慧,也是日升昌的獨特之筆。古人把水當成財,聚水就是聚財。對於匯字的肥水當然不能外流,圈到家裡才好。同樣一個匯字,在日升昌楹聯中也是一樣的書寫方法,意寓財源廣進,水不外流。

【結束語】

細看山西旅遊景點的匾額楹聯,它既是與古典景觀園林的有機結合,也是文學藝術與園林建築結合的完美體現。而那些恰到好處的錯字楹聯匾額,是一種特有的文化現象,在山西大地流傳很久,它們或是有意為之,或是工於匠心,或是別有韻味,或是寄予厚望。無論是書寫者的筆誤,還是居

家者的期望,都展現了古人對中華文字的掌握的精準,對文字文化的無限拓展和延伸。

山西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一塊塊小小的匾額楹聯,或掛於廟堂,或懸於祠院,裝飾著山西眾多旅遊景點,反映山西特殊的風土人情。聯匾的字或少一筆,或缺一點,或改一些,但無不顯露出山西人的智慧,山西人的情懷。山西人不僅將忠信誠實、與人為善的做人理念付諸於行動,更寄託於

一副副楹聯、一塊塊匾額、一個個文字作品上,讓後代子孫耳染目濡並時刻銘記在心。來吧,來山西吧,我將帶你走進山西的山山水水,廟堂建築,看看那些饒有趣味的錯字聯匾,領略山西特有的文字文化。

錯字也有大學問——山西旅遊景點錯字匾聯賞析

馬曉軍近照

馬曉軍,一個從業22年的導遊,因為熱愛,所以堅守,直到贏得這個職業應有的尊重和讚譽。1997年參加旅遊工作,2001年考取導遊資格證,2012年成為國家高級導遊。先後被授予“山西省文明優秀導遊員”“太原市文明優秀導遊員”“十佳優秀導遊員”“十強優秀導遊員”“金牌導遊”等稱號。並參加文博專業講解員大賽獲一等獎。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週年講解員大賽榮獲三等獎。擔任全國導遊考試的口試主考和多所院校的導遊比賽評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