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6月14日,第13屆吉林市開江魚美食節系列活動之一的“三花一島鰱魚湯”品鑑會在松花湖畔一山莊內舉行。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活動現場,吉林市旅發委副主任李智淵表示,“三花一島鰱魚湯”這一特色美食距今有300多年的歷史。2015年,被省旅發委推薦為“中國金牌旅遊名小吃”。舉辦品鑑會,就是向全國各地的朋友推薦江城開江魚美食,推廣吉林市獨具一格的關東魚餐文化,進一步提升本地的旅遊品質。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據悉,當天有來自哈爾濱、瀋陽、大連、長春等地的旅行商和遊客代表現場品鑑。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吉林松花湖管委會漁政漁港監督管理處高級工程師郝建軍介紹,松花湖水產資源豐富,魚類品種繁多,有“三花一島、五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之說,松花湖魚餐更是以野味足、鮮味濃而聞名遐邇。其中,知名的“三花一島鰱魚湯”,就是以松花湖純正野生魚“三花一島”(鰲花、鯿花、鯽花、島子魚)為食材,利用多種烹飪手法制作的風味十足的精緻菜餚,是松花湖魚餐的招牌菜。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本來,松花湖共有野生魚類72種。但是,隨著上下游建設水壩以及其後變遷影響,許多魚類出現了滅絕危急,一度只剩下20餘個品種。”郝建軍介紹,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過度捕撈以及投入不足的影響, 野生的“三花一島”已經幾乎絕跡。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民間有好多好多人都對‘黃瓜香’有誤解,認為是這種魚被異國人放入了松花湖,吃魚卵為食,把‘三花一島’吃沒了。其實不是這樣的。”郝建軍介紹,這裡面有個時間差,是先出現松花湖野生魚危機,然後在1986年,由當時的松花湖管理部門引入了池沼公魚(俗稱“黃瓜香”)投放在松花湖內。這種魚比較適合松花湖,繁殖能力強,幫助緩解了松花湖魚資源緊缺的局面,並大量出口創造了外匯。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據悉,經過近些年的整治與保護,松花湖目前已有魚類品種數量達到56種。目前,國家和地方仍在加大環保、養殖等方面投資力度,地方政府對松花湖的保護與開發也加強了執法力度。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品鑑會上,吉林市旅發委主任費光宇表示希望通過“三花一島鰱魚湯”品鑑會,讓更多的旅遊者感受到吉林人的熱情與純補,感受到開江魚的美味與民俗氛圍,為吉林市旅遊增添魅力,為吉林市旅遊經濟快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原來“黃瓜香”被誤解了這麼多年?是時候給它正名了!

相關鏈接:

池沼公魚(Hypomesus olidus)屬鮭形目,胡瓜魚科,公魚屬。俗稱黃瓜魚。英文名:Pond smelt 。體細長稍側扁,頭小而尖,頭長大於體高。口大,前位,上、下頜及舌上均具有絨毛狀齒。上頜骨後延不達眼中央的下緣,眼大。鱗大,側線不明顯。背鰭較高,其高大於體高,脂鰭末端遊離呈屈指狀。胸鰭小,尾柄很細,其高度僅等於眼徑,尾鰭分叉很深。背部為草綠色,稍帶黃色,體側銀白色,鱗片邊緣有暗色小斑,各鰭為灰黑色。

新文化記者 李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