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青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也是每一个人最值得回忆的时光之一。对于每个经历过青春的人来说,那是珍贵的日子,那是青涩的回忆。近年来很多电影人也抓住人们“怀念青春”这一情怀,拍摄了很多青春类型的电影,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就目前的国产青春电影来看,虽然作品数量比较多、整体的票房收入也不错,但从电影艺术的内涵来讲,国产的青春电影似乎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和国外的青春电影相比,如美国的电影《风雨哈佛路》、《歌舞青春》等,题材多样,情节动人,内容积极向上,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国产青春电影大多数则不是这样。过于单一的表达方式,只表现青春懵懂的爱情观念,电影艺术缺乏内涵,大多题材也仅限于青春期的爱恋为主,内容更多则是青春期的爱情遗憾,甚至出现群殴和青少年堕胎的问题,毫无意义。

下面是老柒对目前国产青春类型电影的一些见解。

一、国产青春电影的现状

1、电影火爆,票房高

对于青春类型的电影来说,青春题材应该带给人们更多的正能量。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难忘的青春,也会在青春时期遇到一些美好的事情,青春的酸甜苦辣每个经历过的人都会深有体会并无限回味,无论怎样,都是一种美好的经历。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青春电影给人足够的感叹,一定程度上的弥补人们对于自己青春的遗憾,成为人们对青春无悔的追忆,使观众深入其中,回味无穷,所以青春电影往往会有火爆的票房。青春电影更符合人们的价值观,更适应观众的胃口,青春电影是对青春的一种怀念,通过看到青春电影中年轻的演员在燃烧是对青春更好的表达。

作为青春电影而言,青春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应该得到人们的认同,所以在青春时期发生的故事也能够带动观众,能够带给观众更有共鸣的观影体验。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2、作家、主持人等转行拍青春电影

随着电影行业的火热和高速的发展速度,大批的作家和主持人都转行拍电影,这样一个趋势造就了青春电影的火爆和抢眼。

最好的例子就是郭敬明和韩寒,他们从作家到导演的蜕变,他们能够抓住当前青春电影的脉搏,成功的拍摄了《小时代》和《后会无期》,而何炅也从主持人的行当跨越到了青春电影的拍摄中,成功的指导了电影《栀子花开》。这些人的成功转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青春电影也成为了众多从事影视的工作者都想涉及的题材。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3、 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巨大

目前国内电影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电影都在量产,每年电影行业的利润也是非常可观。而青春电影歌咏火热的青春,符合当代人对青春的向往和怀念,青春电影中纯洁的感情能够使观众回忆和向往,更受当下青年人——观影主力军的追捧。

另外青春电影的制作投资相对微小,所以成本低、回报高的情况造成了青春电影井喷式发展现状。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二、国产青春电影中存在的问题

国产青春电影虽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在电影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通过仔细分析,国产青春电影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1、票房论成败: 追求高票房抹杀艺术价值

电影另外一个方面最重要的目的是就是商业价值,这个是无可避免衡量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传统观念认为票房高,则这部电影的就是成功的。但是从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来说,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在于票房。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匆匆那年》、《同桌的你》、《既然青春留不住》等一系列的电影大多都是描述青春时期的爱情故事,虽然基本都有几千万甚至上亿的票房,但是从专业影评人的角度来讲,这几部电影的实际的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点,基本都是对一个题材的重复描述,忽略了电影的艺术毫无新意价值。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2、为了创作而创作:内容空洞、脱离现实

很多国产青春电影创作基本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在创作时好像只是为了表现一个小故事或者是演绎一段小爱情,没有更多的内涵去挖掘和更多的人文价值观留给观众思考或者展示的内容缺乏与生活的联系,非常空洞。

如由孙红雷等主演《少年班》的内容空洞缺乏主题,讲述了几个“天赋异禀”的青少年因为聪明而被特殊对待,传递出一种浓浓的特权主义,情节杂乱,叙事平淡,缺乏主题。影片里还有许多打架斗殴、破坏、早恋、不务正业等负能量。对比欧美的青春电影,《风雨哈佛路》讲述的是一个女孩经历人生的各种艰辛和辛酸,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走进了最高学府的经历,整部影片没有什么特别的冲突,却传递给人心灵的震撼。在电影创作方面,同样题材的两部电影反差如此明显。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3、缺乏正能量主题和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编剧

随着中国电影商业化进程的加快,国产电影也逐渐走上类型化的发展道路。

郝建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类型电影的概念界定为:按照观众熟知的既有形态和一整套较为固定的模式来摄制、欣赏的影片。电影最重要的是就是要有鲜明的主题,富有激情的创造力。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国产青春电影集中描述校园的爱情故事,展现青春中爱情的遗憾与痛苦这种类型题材较多。许多电影都随大流,表现青春里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的相似,缺乏新意。

《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等无一不是以爱情为主线或主题来叙述的。而同种类型的美国电影《歌舞青春》同样是一部讲述年轻人故事的电影,以歌舞为载体,以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冲突,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了目标,表现出了年轻人蓬勃的朝气,电影整体呈现出轻松愉悦的风格,传导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是青春电影的代表作品。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甚至有一些“脑洞大开”的编剧和导演进行的一些大胆的尝试,比如《惊声尖笑》讲了六个高中生不小心撞死了一名路人,他们尽力隐藏事件真相却事与愿违,最后六个人都以离奇可笑的方式死亡,而凶手却是最意想不到的人。这系列电影做到了将恐怖与喜剧的完美结合,让观众在恐怖中能笑出声来,在笑声中感到恐怖,另辟蹊径、手法独特,这是本系列电影的最大特色。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4、粗糙的制作手段

优秀的电影不仅依靠的是一个好的剧本,更多的是靠内容在拍摄过程中的制作的手段,以及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状态。

纵观目前的青春电影,许多电影在制作过程中缺乏的是一种对艺术的尊重。在电影中制作手段粗略,植入的广告过多、甚至有一些显明的穿帮镜头令人感到可笑,许多电影的艺术水平很低但商业性却很重。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5、缺乏真正的偶像

电影表现的是公共艺术,电影演员作为公众人物,这些演员在电影中的表演树立了公众形象,而然在现实生活中却由于不同的原因,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比如婚外情、堕胎、吸毒等,这些因素损害了公众的形象,导致了一些演员的电影得不到好的口碑。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在其次一些青春电影中没有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偶像演员展现真正的艺术才华,比如《小时代》系列的基本靠的是年轻演员的颜值表现,故事缺乏深刻的内涵,虽然有不错的票房,但是整体的口碑比较低,认可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剧情过于浮夸,展现的是一种对金钱的崇拜和骄傲。因此,一些优质偶像对一部影片至关重要。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三、对国产青春电影发展的意见

1、深化价值观,丰富青春剧内涵

近年来,国产青春电影产量呈井喷式发展,虽然这一类型题材电影数量上有所增,但质量方面还不够令人满意。青春电影产业作为电影文化产业的基本类型电影之一,其表达的文化价值观是一个时代的青少年关于社会理想、精神信仰、生活方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一部影片不管讲述的是哪个时代的青春故事,不论采取的是何种类型的叙述方式,最根本的积极价值观都应该深深地“嵌入”影片的叙事内容中,将正确的价值观浸入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丰富青春剧的内涵,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社会的正能量,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2、解读价值取向,明确发展方向

电影,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要在市场上流通的文化产品,一部影片所表现的价值观如何,对于这部电影的市场有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国产青春电影要扩大设定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价值取向,青春影片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青春电影主题的定位,不仅要反映青春成长的故事,而且更要体现传递出社会正能量,起到教化青少年的作用。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3、打造优质偶像,充分发挥偶像社会影响力

偶像崇拜现象在青少年中比较流行,国产青春类型电影必须从有益于青少年成长的观点出发,打造优质偶像,通过偶像的力量,发扬社会正能量,使青少年学习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一些演员,在电影中塑造的正面的角色,却在生活中呈现出一些腐化堕落的思想,给青少年造成错误的观念。因此,作为公众人物,更加应该注重自己的行为,树立好良好的公众形象。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4、进一步吸收优秀青春电影的成功经验,提升青春电影水平

通过与国外电影相比,我国的电影产业还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国产青春类型电影要拓展海外市场,必须要学习外国青春电影的成功经验。比如青春电影多元化的选材风格、取材于成长故事、青春爱情、理想、现实冲突等诸多的因素,注重内涵,注重青春元素的摄入等等。

同时丰富的镜头语言符合大众的审美选择,在一些音乐处理方面比较的突出青春的特点,准确的把握青春电影的脉络。当然,学习优秀的电影,并不是将其成功的经验照搬照抄,而是要学会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懂得取舍,进一步提升国产青春电影的水平。

国产青春类型的电影,已被贴上“俗套”标签?电影不能只追求票房

​结语

大师级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我最喜欢的青春类型电影之一,也有大受年轻人欢迎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等。这些电影有年少的忧郁,热血,也有成长的感动。这些优秀的作品,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在现在的多元文化时期,我们更期待更优秀的青春电影。

电影不能只受市场裹挟,靠利益驱动,应该不断提升电影的精神内涵,丰富电影的内容,为我们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样,青春电影才会更受观众喜爱,收获更多口碑。

你对国产青春电影有什么看法?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