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開了63年的百貨店突然走紅 專賣「假領子」等老物件


據看看新聞網:生活在魔都,逛街購物的地方有的是。大小商場、超市、便利店,沒有什麼東西是錢買不著的。位於石門二路北京西路的這家百貨店,門面普普通通沒啥特別,卻吸引著不少上了年紀的消費者。它的秘訣究竟是什麼呢?

北京百貨店,並不是北京人開的,而是因為靠近北京路。店面不大,置身其中,撲面而來的復古風彷彿是在訴說著一代人的記憶:馬油、湯婆子、雪花膏、美加淨髮乳、永字牌熱水袋……那些曾在計劃經濟時代高頻出現的老國貨,在這裡算是聚齊了!

大到婚嫁用品、扯布裁衣,小到手油香皂、針頭線腦,你要啥這兒有啥!看到我們來採訪,老闆眯縫著眼,得意地拿出店裡的鎮店之寶—— “假領子”。

年輕人和新上海人可能對此頗感陌生——“假領子”又叫“節約領”,假的不是領子而是衣服,只是保留了襯衣領口的部分,下襬、袖子一概省略,穿在外套或者毛衣裡面,露出的衣領部分就讓人覺得好像穿了件襯衣,以此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用最少的布料把自己打扮得最體面,這種只有領子沒有衣服的改良創新一出現就大受追捧。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假領子”可以說是上海人精明的代名詞。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買件襯衣再不是什麼奢望,於是“假領子”也幾乎在滬上銷聲匿跡。想不到,它卻靜靜地躺在北京百貨的貨架上。通過媒體的報道,如今這一滬上經典又“重出江湖”了!


北京百貨的店主張樂華經營日用百貨已經數十載。說到“假領子”的迴歸,張樂華打開了話匣子:“一直有老顧客來問,‘假領子’賣不賣,我想想,為什麼不能賣呢?2012年我就找幾家廠家幫我加工‘假領子’。《新聞坊》一宣傳,這個‘假領子’把我的店盤活了,當時買領子的隊伍要從櫃檯排到門外帶拐彎的。”老X還從櫃檯裡拿出一張日文報紙,原來有日本媒體將這個上海的“新鮮”物件刊載出來,一時間也在日本引發了搶購潮。

時尚就是一個大輪迴,當年的時尚如今彷彿又被喚醒了一般。在購買“假領子”的人群中,藍領、白領、男女老少都有。老人買的是一份懷舊情結,“差頭”司機買的是一份乾淨整潔,而小夥子更多看重的是潮流時尚。

近些年上海灘很多老牌商場迫於經營壓力陸續關張,轉型成寫字樓。而北京百貨則從之前商場中的一個櫃檯,慢慢發展成了一個獨立店面。儘管日用百貨利潤很薄,但店主老張說他不會放棄這個品牌,因為這裡有一代人的記憶,也有雜貨鋪便民利民的服務宗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