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社員網模式-探索農產品流通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下鄉村振興模式中的農產品流通。

衣食住行四大基礎需求中,衣服是精神文明的代表,食物是物質文明的代表,居住的地方決定了文明的發展方向,跨越的距離決定了文明的發達程度。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沒有衣穿、住得不好、到不了遠方都不如沒有食物令人恐懼,因為持續斷食人就完了,其他一切都不用談起。

餓死,不是開玩笑的事。

封建時代,大部分農民世世代代被固定在一個地方,地力逐年稀薄、土地兼併再加上苛捐雜稅,食不果腹是常態,遇上天災人禍更是大量破產、餓死。不想餓死怎麼辦?逃荒、造反,社會往往因此動盪不安。

民國時期這種狀況也沒有真正得到改善,連年災害加上兵荒馬亂,太多人填不飽肚子,農民想要推翻身上的三座大山,最初只是想吃飽飯。

建國以後雖然有了盼頭,但我們的父祖輩也曾經歷過那三年大饑荒,挺過了這一段無法提起的艱苦歲月,卻發現大鍋飯竟越來越吃不飽了。

直到改革開放後,得益於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制、鄉鎮企業繁榮、沿海開放等,生產力組織形式得到極大解放,人口和生產資料開始能夠市場流通,人們才逐漸地不再為餓死而恐懼。

而到了現階段,農產品市場基本規則逐漸建立起來,流通能力大大提高,人們可以在本地吃到千萬種農產品。

中國絕大多數的九零後、零零後們恐怕已經無法體會到忍飢挨餓的滋味,他們為“肥胖”而擔憂,節食減肥反而成了一種潮流風尚。如果你現在去告訴孩子們,不努力讀書、工作就會真的餓死,恐怕會被認為是開玩笑。

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營體制不斷進化完善,農村經濟和農業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農產品的產量越來越大,放開計劃經濟後的市場流通機制讓農產品到達需要它的地方,長期以來困擾我國的農產品短缺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

鄉村振興社員網模式-探索農產品流通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那就是供需不平衡、不匹配。除主糧有國家戰略打底,其他果蔬藥菌和畜禽蛋奶等等,市場波動起來頻頻造成災難,地頭滯銷和終端天價現象往往同時存在,而且在某些局部上愈演愈烈。人們開始從生產機制、從營銷模式上找原因,卻很少重視市場流通本身也就是全國性產銷對接的作用,結果發現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從以上過程我們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農產品的供應已經非常豐富,徹底掐死了中國人大規模餓死的可能,這絕對是半個多世紀來國家發展最重要的成就;

第二,無論是人、物還是制度,不流通肯定是不行的,否則就會捱餓受窮;流通無序也不行,否則會有種種社會問題。只有市場足夠的廣闊、透明、有序,然後通過需求導向生產,才能稱為現代流通體系。農產品流通也是這樣。

我們已經進入新時代。隨著中國農產品生產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隨著農業擁抱互聯網,人們餐桌上的食品種類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曾經只有大富大貴之家才吃得起的山珍海味也來到了尋常百姓家。農產品從吃飽、到吃好、到花樣百出的吃法,正在讓人們越來越依賴。

專家指出,從農產品供給領域來講,現代農產品流通市場不僅要解決讓人長期吃飽的問題,也要解決吃好以至好吃的進階問題,這是伴隨經濟社會進步的新要求。如何從田間地頭最初一公里,精準到達城市餐桌,是每一家農產品電商和傳統批發市場掌舵者首先需要打通的邏輯和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