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創業者:光點匯聚就是璀璨星河

鄉村振興創業者:光點匯聚就是璀璨星河

“畢業了是想去大城市還是回農村?”

浙江省寧海縣胡陳鄉西翁村的盧學偉曾經不假思索:“當然是大城市啦!”然而畢業10年後,他在家鄉承包了20畝桃園,成了鄉里第一個在網上賣水果的人。

寧海縣茶院鄉許民村黨支部書記葉全獎為了帶領村民致富,開了村裡第一家農家樂,生意紅火。當村民看到了致富榜樣紛紛效仿時,他卻關掉了自家蒸蒸日上的生意,“我就是做個示範”。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標誌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全面進入落地實施期。

今年1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支持返鄉下鄉創業的措施,進一步支持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退役士兵等各類人員返鄉下鄉創業,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向農村匯聚。會議確定,在落實好近年來國務院已出臺政策基礎上,強化縣級政府主體責任。

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就有這樣一群致力於鄉村振興的創業者。

讓農民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

2003年大學畢業後,盧學偉一直在寧波市裡工作,一次回鄉的經歷讓他萌生了創業賣水蜜桃的想法。“有一個桃農為了賣桃子,在收購點排了3天隊,但桃子已經軟了,只有三分之一還能賣。自己又吃不完,只能倒進垃圾堆”。

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東西,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盧學偉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用新技術、新理念,讓農民不再為銷售難發愁。

盧學偉決定返鄉創業,在解決了包裝和物流問題後,於2013年開了一家網店。“做農業投資週期長、風險大,最開始的一兩年最困難,想貸款10萬元都難”。

這個困難或將有所好轉,國務院常務會議推出的新措施之一,就是完善創業擔保政策,將“政府+銀行+保險”融資模式推廣到返鄉下鄉創業企業。

盧學偉記得,第一筆訂單來自一個杭州客戶,他在網店買了一箱白枇杷,“難得人家信任,當時我就給他免單了。現在,他成了我最忠實的客戶,每年都來我家買”。20畝桃園第一年淨利潤20萬元,嚐到了創業甜頭的盧學偉決定帶著身邊的人一起幹。

他搭建了銷售平臺,成立了果蔬合作社,與村民共享電商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如今,村裡1000多畝水蜜桃通過他的平臺售往全國各地。“10年前,每公斤兩塊錢的桃子拉到縣城沒人要,現在,20元一公斤放在家門口,客戶搶著要”。

葉全獎帶領村民致富的秘笈是辦農家樂,發展旅遊業。村民習以為常的石屋、石道,在城市人眼裡有獨特的風情。許民村下轄的許家山人稱“石頭村”,被評為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如何利用好這樣的旅遊資源,讓當時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的村民富起來,一直都是葉全獎的心頭大事。為此,他專門帶著村民組隊外出學習,讓村民理解鄉村旅遊怎麼搞。

“最開始想的致富方法就是辦農家樂嘛。但大家都不敢,怕虧本,我做書記的就做第一個。”葉全獎笑著說。2010年10月,他帶頭開了村裡第一家農家樂,生意紅火,不少村民也就放心地跟著開始了這門好生意。農家樂帶動了旅遊經濟,現在,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1.3萬元。

綠水青山是鄉村未來發展的基石

盧學偉一直關注農村水環境治理問題,“我們發展生態農業,自覺維護生態環境,把農業當作一輩子的事業來做。農村水環境好不好,一方面影響新農村建設,另一方面也直接影響村民的生活質量和農作物產出水平。”

環境好是吸引遊客來寧海的最大原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這裡得到了鮮活的體現。2017年,寧海縣的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0.1%,全年共接待遊客1481.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44.1億元。

和我國很多地方的村落一樣,許民村的青壯年大部分都去了城市打工,村裡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孩子。如何讓年輕人願意回來而且掙到錢呢?葉全獎動起了腦筋,開始四處奔走招商引資,想通過打造精品民宿,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增加村民收入。“在家門口就能把錢掙了”是他樸素的願望。

葉建信一直在南京打工,在葉全獎的榜樣效應下,2017年,他回村開起了民宿。“我們這裡環境好啊,來玩的人多,有錢可賺,還有很多外國遊客呢!週末我家的房間基本都是滿的。而且我的家人都在這裡,回來也可以多照顧他們。”他躺在家中小院的藤椅上,吃著麻餈自豪地說。

綠水青山不僅吸引了本地創業者,還吸引了一些外來投資者。他們來到寧海,將廢棄茶廠、閒置糧倉、私人住宅等改建成特色精品民宿。

南嶺村的梯田裡,推開木質柵欄,就到了開放庭院式的精品民宿花源裡。400多年的古村落和漫山遍野的花田,與民宿的石頭建築毫無違和感。2017年7月開始營業的花源裡,每逢週末和節假日,一房難求。

花源裡的投資者王軍輝說:“原先房地產一直瞄準城市,未來產業面臨轉型,鄉鎮化是必然趨勢。只有廣闊的鄉村,才可滿足人類有天有地有院子的終極夢想。”

如今,返鄉下鄉創業人員可在創業地享受與當地勞動者同等的創業扶持政策。在政策支持下,南嶺村更多的精品民宿正在建設中,形成民宿集群,帶來規模效應。

做美好鄉村故事的生產者

胡陳鄉中堡溪村文化禮堂是一座開放式大廳,舞臺上方的LED大屏幕和屋頂上飄揚的綵緞,在青山綠水中格外引人注目。團胡陳鄉委書記齊子萱介紹:“這是我們的多彩市集,集鄉村電影院、鄉村大舞臺、鄉村宴會廳、鄉村大講堂和鄉村創意市集等五大功能為一體。”

文化禮堂的設計者冶青說:“這相當於一個鄉村綜合體,城市裡有地方跳廣場舞、有電影院看電影,農村也需要這些。”前些天,有放映員來這裡放過露天電影,沒想到來了80多位村民,將禮堂坐得滿滿當當。

“不要以為鄉村不需要公共場所,農民都希望有更多的交往和社會公共服務的空間。”冶青說,“現在周邊其他村的村民晚上都到這裡來,我們基本每晚都有免費的電影放映。放電影前,還有村民來跳廣場舞,非常熱鬧。”

冶青是四川人,來胡陳鄉不到一年。她說自己有著“對中國鄉土社會發自內心的熱愛”,多彩市集旁的“光點聚落鄉村振興在地體驗中心”,就是她的創業項目之一。

“我認為促進青年積極參與建構美好社會的重點,是促進城市——鄉鎮——鄉村這三級空間地域之間青年的相互交流和支持。”冶青希望通過自己的創業項目,鼓勵和吸引返鄉青年、外地人才進入基層社區,開展文創、科技、教育、旅遊、公益服務等相關創業工作。

“我們將這些青年稱為‘光點青年’,每一個小小光點,聚集在一起,就是璀璨銀河。” 冶青還成立了光點學院,來培養這方面的人才。

在胡陳鄉建立“光點聚落”之前,冶青和調研團隊專門來這兒與村民代表一起討論,聽取他們的訴求。如何將村民家裡的農產品賣出去,如何讓返鄉創業年輕人打造品牌、打入市場,是胡陳鄉團委和冶青現在正在合作做的事情。

齊子萱說:“我們共同發起了‘青年小農計劃’,成立了‘胡陳鄉小農合作社’,計劃聯合並發展胡陳鄉各青年生態種植、養殖點,建立青年果蔬、花卉、特色養殖以及農家樂體驗基地,共同推動鄉村旅遊業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