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爲何推崇《金瓶梅》?

任一禾


眾所周知,小說《金瓶梅》從問世到今天都飽受爭議。

書中露骨的性行為的描寫,歷來是爭論的焦點。幾百年來,大家對書中有關性行為描寫的看法莫衷一是,爭論的雙方勢同水火。一方面有人認為這是書中的糟粕毒素,有悖倫理道德,禍亂社會風氣;而另一部分人則從個性解放和信仰自由方面對此進行肯定。肯定也好,否定也罷,誰對誰錯,書友們心裡有數。

今天的問題是,小說家為何推崇《金瓶梅》?既然推崇,那麼這本書必定有其相應的價值,今天有書君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金瓶梅》的文學價值和意義。

開始之前,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小說《金瓶梅》以《水滸傳》中西門慶和潘金蓮通姦一事為引子,從而展開敘述。以西門慶的家庭為中心,以西門慶個人的發家到最終的衰敗為線索,深刻而又尖銳地揭露了明末社會的世態人情,淋漓盡致地暴露了瀕臨滅亡的封建統治階級的荒淫無恥和墮落腐敗。

不管看沒看過《金瓶梅》,一提到這本書,很多人都會批評詆譭這本書。這種戴著有色眼鏡去評價一本書的做法,是缺乏理智和客觀的,得出的結論自然也就不可信。事實上,《金瓶梅》在中國小說史上佔有著重要地位,文學價值無可比擬。

《金瓶梅》是我國古代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小說,它開創了世情小說的創作體裁;長篇小說創作也是從《金瓶梅》開始,才進入了文人獨立創作的時代;此外,《金瓶梅》還打破了以往小說敘述的單線結構,促進了敘述結構的網絡化。

《金瓶梅》從明末的現實生活中取材,通過對西門慶這一個家庭的剖析,概括整個的社會風貌。它以描繪當時的人情世態,社會風情和日常瑣事為主,打破了之前以神怪英雄和王侯將相為描寫重點的傳統,在觀察、捕捉、表現生活的大量細節方面顯示了驚人的才華。從這方面看,《金瓶梅》在我國小說史上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這本書的價值不是有書君杜撰出來的,它也得到了魯迅先生的肯定。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對《金瓶梅》極力推崇,他寫道: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曲伏而含譏,或一時並寫兩面,使之相形。變換之情,隨在顯見;同時說部,無以上之。

這段話可能不太好理解,有書君簡單地給大家來翻譯一下,魯迅先生是說:《金瓶梅》這本小說對人情世故的描寫是十分深刻和通透的,描寫手法不拘一格,變化多端,與同時期的作品相比,那是無出其右,可以說是獨步天下。

《金瓶梅》的文學價值是有目共睹的,它的美學價值也不容忽略。也許有人會說,你這是不是忽悠我們呢?書中有關性的描寫簡直和動物差不多,哪裡有美可言?有書君並沒有忽悠大家,其中的緣由,這就給您解釋。

一般的美學觀點都認為,藝術應該是發現美,創造美,傳播美的。從這個方面來看,認為書中不存在美是有道理的。但有書君想說的是,沒有醜來做對比,又怎麼能顯示出美的存在呢。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相對而言的,比如高和矮,比如大和小,再比如美和醜。

作者並不是沒有發現美的眼睛,也不是缺乏傳播美的勇氣,而是他描寫的,他想表達的就是“醜”。正如雨果所說,醜就在美的旁邊,畸形靠近著優美,醜怪藏在崇高背後,光明和黑暗相關。作者想通過對醜的描繪,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何為“醜”,何為“美”的思考;通過對“醜”的無情揭示,從反面肯定美的價值。

在這本書中,無論是西門慶,潘金蓮還是陳經濟,春梅,他們的人物形象都是醜陋卑鄙的。但是生活中的這種醜一旦進入藝術作品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那麼“醜”也就變成了“美”。最簡單的解釋是,人物形象從道德方面看是醜陋可鄙的,但是就人物的塑造來看確是完美的,有書君可以拿西門慶來舉例說明。

西門慶做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毒死武大郎,發配武松,逼死宋慧蓮。通過書中的描寫,我們可以看出西門慶是個無惡不作的流氓,他是醜的。作者將西門慶描寫地惟妙惟肖,就如西門慶真實存在我們生活中一樣,從這方面來看他是一個完美的藝術形象。因為西門慶具有審美價值,能使我們得到審美的快感,所以他是“美”的。

藝術形象如此,整本書的美學價值也是如此。《金瓶梅》本身非同一般的美學價值,是小說家推崇這本書的另一大原因。


有書快看


它是第一部寫現實社會、市井生活的小說,可以說是開山之作,其一些創作手法對後世有巨大影響,拋除表面的一些性描寫,其對社會現實明與暗、醜與惡的描寫深刻。後世的許多名家如魯迅、毛澤東等都予以極高評價。在此就簡單描述,詳細可深入查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