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據一位在鐘錶行上班的朋友口述,他們每天接待客人中,不管懂不懂表的,基本上都是來買機械錶或陀飛輪表,甚至有些人明明喜歡某款手錶,一聽說是石英錶卻猶豫了--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只要機械錶或者陀飛輪表,多花一點錢沒關係。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那麼,既然大家對陀飛輪表和機械錶趨之若鶩,關於這兩種類型的手錶,你們又瞭解多少呢?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你的“搞事王”果子李又上線啦!今天又搞事情?不對,今天給大家科普的是陀飛輪機械錶與一般機械錶的區別。

一、工作原理

陀飛輪是將擒縱機構放置在一個框架內,使得框架圍繞擺輪的軸心做360°不停的旋轉。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正像“漩渦”般的存在,因此陀飛輪誕生之時(1795年)被髮明者瑞士鐘錶大師路易·寶璣先生賦名為Tourbillon,有“漩渦”之意,源自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用來形容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名詞。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而機械錶則是以發條作為動力,通過擺輪遊絲擒縱機構產生機械振盪,由齒輪分頻帶動指針指示時間。

相比之下,兩者的運作規律有明顯不同。

二、製作工藝

陀飛輪表精湛的工藝,獲得業內人士無數的認可。陀飛輪表注重設計,從視覺美感到功能設計上的嚴謹,正是全部價值所在。

光是一枚小小的陀飛輪裝置就由超過70個精細零件組成,並且大部分為手工製作。精湛的打磨工藝最為費時,要求框架和陀飛輪的重量不能超過0.3克,相當於一片天鵝羽毛的重量。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而一塊機械錶的整塊機心為90到100個部件,多功能的機心則可能高達1400個部件,機械錶的能源是一個捲曲的彈簧片發條,發條中儲存的能量推動表機工作來達到計時的目的。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三、實用性能

陀飛輪對於玩表的人並不陌生,甚至很多人心中,它代表手錶最高技術造詣,被眾多愛表人士稱為“毒物”。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陀飛輪可以校正地心引力對機械造成的誤差。常見的機械錶受地心引力的影響,如果你將它長時間正放或側放置,可以觀察出其誤差較明顯(根據國家輕工行業標準QB/T 1249,男表面上實走日差為-10~+25秒/天,女表面上實走誤差為-15~+40秒/天)。而陀飛輪無論是正放、反放、側放,其誤差相差不大。

陀飛輪是手錶製作中的最高工藝,既是奢侈品也是藝術品。常規機械錶,由於擒縱系統中的遊絲會受到鬆緊度、金屬疲勞的影響,擺輪擺動的規律也會受到地心引力的影響。陀飛輪擒縱調速裝置在克服上述一系列影響中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理論上是陀飛輪的精準度要比常規機械錶要高,然而,隨著製表技術的提升,現在的機械機心精密度大大提升,常規機械錶走時也日趨精準,大大地縮小了誤差。

機械造物:總有一小部分人,只偏愛陀飛輪

​ 總之,雖然就功能實用性上,陀飛輪表受到機械錶、石英錶甚至智能表的衝擊,但並不影響陀飛輪成為在鐘錶發展史上登峰造極的產物。作為別具一格的機械美學代表,凝聚了製表大師的心血,更完美地演繹了機械的動感之美和時間的深邃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