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電整治風暴下,兩河口會帶來零棄水嗎?

全文1382字,閱讀大約需要

2分鐘

南方能源觀察

[email protected]

eo記者 周慧之

“棄水”問題並不是特別令業內感到傷腦筋的事。他們會告訴你,比起水電站能在動輒五十、上百年甚至可終身服役的漫長歲月,“棄個幾年的水又算得了什麼呢?”

“水電在傳統意義上的折舊是不明確的,”但是風光就不一樣,說二十年的折舊就真的只能用二十年。而且水電的開發終會有極限,所在地的用電負荷增長卻不會有天花板。即使當前本地無法消納得了如此大規模的裝機,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減少外送的需求。

水電站在投資領域經常被稱為“印鈔機”,雖然沉沒成本高,卻可以創造巨大利潤。已投產供應市場的水電機組所創造的現金流,足以彌補部分機組在幾年裡的棄水虧損。

一種主流的觀點是,到2025年,水電的裝機會達到一個頂峰,而後增長出現下滑。“烏東德、白鶴灘投產之後,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看不到有大水電會核准。但是2025年之後,地方的負荷還會持續增長。再有水電投產,那隻能是繼續現有西電東送通道,延緩衰減的速度。”

“我為什麼轉行,是因為國內水電已經沒什麼可幹了,要麼就是轉行做運行,坐中控室。”一位曾在水電領域從業十年的人士開玩笑說,“我們工地做運行的每個男生都會織毛衣。”他們甚至勸我趕緊寫完手頭關於水電的文章後,關注下能源領域裡新的動向和趨勢。

讓他們對於“棄水”緩解頗感信心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大型龍頭水庫將在三年後實現投產。棄水之所以會出現,受端省份之所以不願意要四川的水電,除了整體裝機過剩外,很大的因素要歸於四川水電目前的豐枯比過大,高達7:3。為此,接收端需要有備用火電來為水電調峰,與此同時火電又暫時無法通過容量市場獲得相應的補償。

但是龍頭水庫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改變豐枯比過大的困境。通過碩大無比的庫容量,在枯水期甚至也可以發出比豐水期更多的電量,對於其下游的電站同樣可以起到補償性的改善功能。

“三峽是季調節,二灘也是季調節,錦屏1級建成之後,二灘已經成為年調節了。但是當兩河口建成之後,理論上整條雅礱江就不會有一滴水棄掉。”對於兩河口所能帶來的改善作用,業內信心十足。

兩河口水電站位於雅礱江流域幹流,是“難得的具有多年調節功能”的龍頭水庫,對於金沙江下游和長江流域的梯級電站都可以起到調節作用。兩河口目前已經在2015年開工建設,預計在2021年首臺機組投產,到2023年實現全部工程的竣工。

不過兩河口的造價不菲,常規水電站的工程平均造價每千瓦 在一萬出頭,但是兩河口的造價單價在兩萬每千瓦 以上,總投資額664億元。所以對於大部分開發商來說,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動力來完成,因此建設中的龍頭水庫並不多。但是對於雅礱江水電公司來說,從最初就是整條雅礱江干流的唯一開發者,通過滾動開發的模式,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資金來完成兩河口的開發。

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是,2017年3月,長江電力舉牌國投電力和川投能源。國投電力和川投能源是雅礱江水電公司的兩大股東,分別佔股52%和48%。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長江電力舉牌的原因,正是看中兩河口對於全流域的調節功能,最終實現“聯合調度”的目的。“聯合調度可以節省出很優質資源,甚至都不用搞儲能了。兩河口投產後,雅礱江、金沙江、三峽以及其他電站加起來有一億多的調節能力。”有業內人士表示。

最新的一個例子是,黃河水電公司利用龍羊峽水庫的優勢,為青海的風、光電調峰,從而刷新了連續九天使用清潔能源的世界紀錄。兩河口又到底會帶來多大的改變呢?裝機峰值過後棄水形勢如何?未來可期。

一秒找到eo君↓

小水电整治风暴下,两河口会带来零弃水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