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過于敏感怎麼辦?

人際交往敏感,是指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的不安全、不自在、心懷戒備、忐忑不安的情緒反應,因而不能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一種的心理狀態。它常常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一、過分關注對方的態度:關注對方的語言和動作的背後是否具有其他隱含的意義,是否會指向自己,是否懷有敵意,是否會發生不可預測的結果。

二、過分關注自己的言行:小心翼翼,拘謹客氣,生怕自己的言行會影響到對方的情緒以及對方對自己的看法。

三、情緒波動較大:時而因為別人的認同而欣喜雀躍,時而因為別人的否定沮喪失落,時而因為別人的不滿意焦慮不安,時而因為別人的不理解憤恨不滿……

四、承受能力脆弱:容易感到被冒犯、被傷害、被排斥,從而生成強烈的挫敗感。

在人際交往中過於敏感怎麼辦?

這種敏感的狀態給交往雙方都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你的猜疑多慮讓對方感到疲於應對,讓自己感到心情煩躁;你的拘謹客氣讓對方感到相交甚遠,讓自己感到神經緊繃;你的脆弱感傷讓對方不知所措,讓自己感到悲觀失意。這種如履薄冰般的交往讓人感到氣氛壓抑、凝滯,不舒暢、不自在。在這樣的氛圍裡,對方一個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心累”,不能自由表達,缺少真實情感交流,讓對方感覺想要逃離你、疏遠你。而你的敏感則將這種微妙的交往距離感受得更加強烈,但是不知道究竟因為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局面,於是為了緩和交往氛圍或維持交往關係,你不得不更加壓抑自己,束縛自己,甚至偽裝自己,精神負擔越來越沉重。

在人際交往中過於敏感怎麼辦?

那麼,這種敏感心態背後的深層心理因素是什麼呢?

從先天因素來看:一般抑鬱質氣質類型的人容易敏感。這種氣質類型的特點是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慮、敏感脆弱、孤僻怯懦。因此有著抑鬱質氣質類型的人對事物的內心體驗非常深刻,別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到,別人感受不深的事情他卻感慨良深。

完美型性格的人容易敏感。因為他們對自己要求完美,所以不能允許自己犯錯誤(表現為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旦自己的行為不能達到自己的期待,則表現出敏感狀態;他們對別人也要求完美,所以不能允許別人看不起自己、輕視自己、不理解自己(表現為時刻關注對方的態度),如果對方表現出對自己的不理解、不認可、不熱情,則表現出敏感狀態。

內向型性格的人容易敏感。因為他們的思維方式是內向歸因,容易將問題引向自身,常常帶有自我批判的傾向。能夠自我反省是他們的優點,但是缺乏自信心使得讓他們不敢向外界做進一步的探求,而是經常在自己的意識層面進行反覆求索,導致了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常常自主地處於弱勢地位,容易被其他人所影響和左右。

從後天因素來看:如果人在嬰兒期和童年期的成長過程中因人際關係受挫而導致安全感缺失,就會導致心理發育偏執失調。因為缺乏安全感,所以對“愛”的渴望更加強烈,表現為希望被關注、希望被認可、希望被接納、希望被理解;同時希望建立穩定和諧的人際關係,於是時刻擔心自己的言行傷害別人、得罪別人,使得這種交往關係破裂,交往對象離你而去。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又給自己帶來了強烈的脆弱感,表現為當別人對你表現不滿的時候,內心極其沮喪痛苦、焦慮不安。

在人際交往中過於敏感怎麼辦?

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應對自己的這種敏感心態呢?

首先,氣質類型雖然具有穩定性,但是也有可塑性的特點,所以,我們認識到自己的敏感氣質後,就要學會用其他氣質類型來綜合它,逐漸改善自己的氣質。比如,增強自己的耐受性即心理承受能力,讓自己的神經運動過程變得“強起來”,學會快速轉移情緒,適應外界變化等等。

第二點,在認知上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從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在這裡,諮詢師要教給敏感人群人際交往新的思維方式,代替你之前固有的敏感思維方式:

1、我只需要努力去做好自己,而不需要過分注意別人對我是否認同。

2、別人對我的態度只能證明他們內心的想法,並不代表著我就是他們眼中那個樣子。

3、世界並不完美,所以才有發展空間去臻於完美。我是世界上的人,我可以追求更加完美,但是不能要求自己和別人必須做到完美。

4、“我就是我,夜色中不一樣的煙火”,有屬於我自己的天賦和幸運,我不必感到自卑。

5、與人交往要真誠,違心的讚美和奉承既違背自己的初衷,也讓別人感覺虛偽。

6、我要學會自己強大起來,當我的能力足以為他人產生庇護的時候,自己就會因為更有價值而得到眾人的關注。

7、我要讓自己的心態變得更包容一些,允許別人對我提出質疑——我可以在質疑中思考我的行為;允許別人批判——我可以在批判中完善自己的計劃;允許別人嘲笑——不要把別人的膚淺當成自己的錯誤。

8、我要學得淡定從容起來,寵辱不驚,別人誇讚我的時候我也能看到自己並沒有別人說得那麼好,當別人批判我的時候我也能看到我並沒有別人想象得那麼糟。

9、我要讓自己堅強起來,不要企圖以脆弱的眼淚來贏得別人的同情,而要學會用堅強的臂膀贏得別人的尊重。

10、讓自己的性情變得樂觀開朗起來,不必事事那麼較真,“難得糊塗”也是一種人生境界。

在人際交往中過於敏感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