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的這部教育經典,可以緩解你的育兒焦慮,不得不看!

400年前的這部教育經典,可以緩解你的育兒焦慮,不得不看!

01 你養娃焦慮麼?

現在的父母,若是在育兒教育上不焦慮,佛系放養,不送孩子上幾個早教班、興趣班,為孩子準備一套學區房,彷彿孩子便不是親生的。

我也曾經焦慮過,因為源在母腹中,保胎三次,產後沒有母乳,我幾乎得了產後抑鬱症;孩子七個月大,運動發育遲緩,醫生在病歷本上寫著“腦癱”高危兒,我幾乎要瘋掉。當時,就要辭職全身心照料孩子(果然,四年後,真的辭職了,終究還是迴歸家庭照料孩子)。

幸而,多讀了很多的育兒類書籍。這幾年來,讀過的育兒書籍,在書櫃裡,大約不下幾十本吧。

這大大緩解了我的育兒焦慮,在輕鬆而有節奏的模式下,我們夫妻和源的親子關係 ,以及源在運動能力、思維能力上趕超同齡平均水平,聊以自慰我的中年少女心。

所以,閱讀給予我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成長和人生軌跡的改變,它也能讓我有經典的教育書籍中,獲得科學養育一個孩子的知識和實踐指導。


知道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規律,也稍微瞭解兒童心理學,所以,敢於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朋友們常說,你心真大。其實,是因為心裡有底,所以,粗中有細,放養中有規矩。

希望,在閱讀中,你和我一樣,能夠對於孩子的養育不再焦慮,能夠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對孩子的人生負責。

今天,源媽給大家介紹的一本書是英國哲學家,思想家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助於你糾正育兒三觀,緩解育兒焦慮,解鎖育兒的正確姿勢。

400年前的這部教育經典,可以緩解你的育兒焦慮,不得不看!

02 正確的育兒三觀是什麼?

《教育漫話》,這本在教育史上經典的書籍,誕生於17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自1693問世以來,在全世界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它是歐美乃至世界文化教育的瑰寶,也是歐美精英教育的基石。

全球數以千萬計的父母和教育界精英,在它的影響下,構築了正確的精英教育理念。

我覺得,中國的每一位父母的床頭邊和書桌上,也都應該擺這樣的一本書。

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在現行的應試教育體系下,以及當前我國家庭少子化、孩子要富養論調為基礎的家庭教育環境中,一味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害怕孩子吃苦、嬌縱過度,而忽視體育保健、孩子心理健康等教育弊病。

今天,源媽藉助於《教育漫話》這本書,介紹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樹立起正確的教育三觀。

洛克的精英教育思想,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體育保健,即身體的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德育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

第三部分是智育教育,即學習能力教育。

洛克認為,教育一個孩子,必須按照體育為先,德育其次,智育為後的順序,來實踐對一個人的完整精英教育。這個順序不容改動。

這三個教育的觀點,源媽表示深深的認同,同時,在源的養育過程中,我和源爸始終貫徹這個理念。

這三個理念為什麼這麼重要,我們來一一詳解。

第一,體育保健教育。

不管古今中外,對於養育一個孩子的父母而言。我們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任何有損於孩子健康過度透支的學習、飲食習慣、作息習慣、安全問題,都應該立即預以修正和改進。

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由於吃垃圾食品過多,上的興趣班過多,加上不愛運動,長得胖嘟嘟,還幼年就已經油膩的樣子。深感到為人父母的失職。

我想,這些父母,想必是知道孩子的體育保健的重要性,也知道孩子健康的重要性。但卻對於孩子眼前的腦力開發、才藝技能和學習成績,過於重視了。殊不知,孩子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切的基石,這才是一輩子的生命教育。

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人,就可以發現,過了三十五歲以後的成年人,那些堅持體育鍛煉,注重身體保健、生活作息規律的人,往往年過四十,五十,八十歲了,他們的身心都很健康,他們也比同齡人顯得年輕十歲,或是二十歲以上。

所以,如果想要一個孩子一生健康平安,父母從小就應該給孩子第一個教育,就是如何保證身體健康的教育。如果沒有身體健康,其它一切都是瞎扯談。

第二,孩子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指一個人的品行教育。

一個人立足於世,最重要的就是人品。中國的儒家教育思想,從小教育孩子也是崇尚先做人,後做事。

一個孩子德育教育的成功,應該給給予孩子良好健全精神發展,培養。這包括:

孩子的性格要性格剛毅,堅強、能吃苦耐勞;富有禮貌、有教養、富有同情心。精明能幹、富有遠見。擁有愛的能力。

所以說,德育,其實也是孩子的心理素質和情商的教育。

一個孩子的德育教育得好,他的一生就會有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與能力。

這樣的孩子,你哪怕丟到山溝裡,他一樣能夠爬到山頂上,看最美的風景。

第三,智育教育。

在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德育教育之後,我們才給他們學習知識和技能。

400年前的這部教育經典,可以緩解你的育兒焦慮,不得不看!

03、怎麼做?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有著具體的指導意見:

第一,體育保健的指導則:

(一)避免嬌生慣養 ;

(二)掌握一項戶外運動必須的技能,比如游泳或球類。

(三)衣著:不可過暖,不要太緊,要有利於兒童活動,太緊的衣服阻礙孩子的身體發育;

(四)飲食與用餐 :不可吃得過飽,飲食要清淡。

(五)睡眠與臥床 :要早睡早起,睡硬板床。(過軟的床,會影響孩子的骨骼發育,導致脊椎變形。)

(六)排便 :每天都需要進行。(孩子消化系統是否運行良好 ,主要可能通過排便來觀察)

(七)用藥 :少用或不用藥。

洛克認為,關於孩子的總體保健原則就是:運動、睡眠、飲食,衣著,用藥。

即要大量呼吸新鮮空氣,經常進行戶外運動,保證孩子的睡眠充足,食物清淡、不喝酒或飲料,少用乃至不用藥物,衣著不可過暖、過緊。

以上這些育兒的體育保健原則 ,您在育兒過程中,都有進行實踐麼?

第二,德育如何育?

道德教育,是洛克教育思想體系中,最為強調的內容。

他在《教育漫話》中寫道:“一位紳士具備的各種品性之中,我將德行放在首位,視之為最必需的品性’。

這與我們古代士人的立世“三不朽“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如出一轍。

那麼 ,洛克對於德育要求的原則,又是什麼呢?具體有9點:

(一)用理智克服慾望,即節慾;就是要控制自己的不良行為。

(二)遵守紀律,服從理智。服從社會的法律法規,道德良俗;

(三)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

(四)對孩子的管教方法和措施:主要是通過讚賞和獎勵來實現,而不是懲罰;對於孩子的習慣培養,要定好規則;

(五)培養文明禮貌行為;

(六)注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勵孩子多交不同類型的朋友

(七)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八)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九)引導孩子熱愛書本,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另外,在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中,洛克強調:子女年幼時,父母應該有絕對的權威;而當孩子一旦長大,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思想成熟了,父母應該成為孩子最好的、唯一可信賴的朋友。

第三,智育教育的核心目的

在智育教育上,洛克認為孩子學習目的:

不是讓“他們精通一門科學”,最重要是要”打開孩子的心智”,讓孩子能夠學會主動學習,終身學習。

這才是對孩子授之以漁。

在具體的智育教育方法上,洛克強調:

(一)、反對教師用斥責和懲罰的方法強迫兒童學習。家長和老師要會引導,去主動學習;

(二)、啟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把學習當成是娛樂或遊戲去追求,即可以娛教於樂。

(三)、教育孩子要從明白簡單的地方開始,一次不要學的太多,

(四)、對於孩子旺盛的求知慾,應該予以滿足。

比如在孩子提問時,父母不知道答案,和孩子一起去尋找,探索,求知。

(五)、培養動手能力。如引導兒童自己製作玩具,學習一種手藝或園藝。

就現在而言,就是在孩子的學習之餘,要培養孩子的一到兩種的興趣愛好。

所以,對於孩子的學習來說,家長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習慣。

那些天天陪作業,陪到腦梗住院的媽媽 ,是時候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

400年前的這部教育經典,可以緩解你的育兒焦慮,不得不看!

04、結語。

有一位教育學家說過:“如果你覺得養育孩子很焦慮,很痛苦,很煩惱;那麼, 一定是你的方法錯了”。

如果,在通讀了這篇文章後,在掌握了育兒的底層規律以及優選順序基礎上,在育兒的過程中,進行良好的體育、德育、智育的育兒實踐。

打好孩子的身體健康基礎,培育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機,那麼 ,每一位父母都可以退而其次,讓孩子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而您將和我一樣,哪裡還有什麼育兒焦慮可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