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1)阜城縣元明清隸屬河間府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明代河間府地圖

(2)發展經濟改變種植結構為什麼這麼難?

我們今天仍然種植玉米小麥花生土豆馬鈴薯等作物。很多人會問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種這個填飽了肚子過自己的日子。民以食為天,只要能活著,就活的很頑強。我們對生命的珍貴重視是對的。但是為什麼我們這麼認真對待生命,生存容易,發展難呢?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玉米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地瓜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小麥

我們在前期的幾篇文章裡也提到了,我們的玉米是16世紀開始引進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的農業種植結構已經延續了幾個世紀了,也就是明朝就開始了。明朝休養生息,引進多種農業品種種子,從這點來說明朝改變種植結構是相對成功的。我們被明朝蔭庇到今天。

這麼簡單的種植結構的農業基礎讓我們延續了幾朝幾代,想到這裡我們會肅然對改變種植結構起了敬意。因為一個好的種植結構一個好的農業基礎可能支撐起王朝的興衰。那自然是很難的。另外,我們腳下的土地適合種植什麼,有什麼好的育種良方等等技術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所以在發展經濟的今天,即使到了不改變種植結構就難以高速發展的今天,改變種植結構依然是時代課題。我們今天不但要改變種植結構,還要城鎮化,農民向城市轉移。那麼古代是怎麼城鎮化的呢?

(3)古代的城鎮化

古代設立城鎮城牆建立各種工事一般和政治有關。

材料一:在我國(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過程中,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統治階級的政治、軍事需要。春秋時築成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種:第一,大小諸侯國國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築城……第二,各國紛爭中需要在戰略要地築城……第三,統治者為達到某種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築城……封建社會的城市商業是在這些舊城的基礎上發展繁榮起來的。

                    ——引自胡如雷《中國封建社會形態》

  材料二: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次(畔)謂之河市。五代國(國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車所聚,四方商賈孔道(交通要道)也,其盛非宋州比。

    ——引自(北宋)王鞏《聞見近錄》  

材料三:隋唐時期,政治上的統一和大運河的開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經濟往來。揚州等城市成為聞名中外的大都會。西域以及阿拉伯、波斯商人來往經商頻繁,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都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

由以上材料看出,古代城鎮是政治需要,商業繁盛和地理交通發展的必然。一個地方要發展成為城鎮要具備以上三個條件之一。

這為我們今天城鎮化就提供了思路。但是我們今天的城鎮化是要農民自己進城,而進城就需要必要的經濟基礎,這裡商業和地理條件就起了主要作用。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4)古代限制土地兼併和今天土地確權的關係。

其實,是一個意思。古代當然知道土地兼併能發展經濟,但是政策上要限制,為什麼,因為民生,歷朝歷代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而政治事關王朝國柞,所以必須限制。而今天,農業聯產的農村基礎不能變,土地確權就是在土地規模化和民生之間做了妥協,但不意味著風險消失,相反風險恰恰是經濟發展的必然,我們知道風險大收益大,這裡也是一樣。

推古知今談古代改變種植結構和城鎮化

土地承包證

(5)小結

改變種植結構事關發展,事關民生,事關國家大事,城鎮化是種植結構的方向甚至是目的,但是確實兩個互相聯繫卻獨立發展的大工程。人民或者說農民民生是萬年主題。這就必然導致改變種植結構的艱鉅!進一步來說,作為現代農民想種什麼種什麼,但是那不叫改變種植結構,種植結構涉及到規模化和群體化,本質還是市場化。一個人在自己實驗田了想搞什麼就搞什麼本質上已經不屬於農民行為,而是農場主行為,已經不是傳統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