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亂世離人淚!

中華多少文明,民族多少珍寶,在亂世中湮沒。

這其中,又有多少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呢?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並且中華文明是其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

這一點,漢字與歷朝歷代的檔案就是最好的證據。

檔案,是社會各界中記載不同方面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影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

不過檔案在瞭解他們價值的人手中才能發揮出其真正的價值,

如果落到不好好保存利用他們的人,只能像廢紙一樣遭受毀滅的下場。

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清朝末年,紫禁城內閣中存放了一批檔案。

這批檔案,詳盡記述了明清時期的一些史料,還包含一些宋朝的孤本殘本,價值不可估量。

但是當時管理這些檔案的人對於這些並不瞭解,甚至覺得這些檔案沒有一點價值,

於是就將他們胡亂地堆在一旁,後來覺得佔地方甚至準備燒掉。

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萬幸當時清朝的學部參事羅振玉聽說了這件事情,

直覺告訴他,這些破舊的檔案一定不簡單,於是便對其進行了翻閱檢查。

這一翻羅振玉才發覺這些資料有多重要,

明清史料、前朝孤本、清太祖到清末的內閣往來文書……

他緊急上奏請求將這些檔案交由他處理。

而後,羅振玉將這些檔案整理分類裝進了8000個麻袋中,送進了國子監保存。

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但在亂世之中,這些脆弱的檔案想完整的存活下來簡直太難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這8000麻袋的檔案歸了北洋政府管,

政府自顧不暇,管理這批文檔的人更是不學無術,

對這些檔案一點都不珍惜,看著哪樣東西比較珍貴就拿走,

剩下的就堆在那裡變得破爛不堪。

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1921年,北洋政府財政出了問題,教育部幾年都發不出薪水,

於是他們將這八千麻袋的檔案當成廢紙按重量賣掉,

那八千麻袋的檔案一共大約有15萬斤重,以銀洋4000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家增紙店用來造紙。

聽說了這個消息的羅振玉,馬上用自己的積蓄去把這些檔案買回來,但此時已損失了大約三萬斤的分量。

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1924年,羅振玉又因為自己財力不支,不能好好保護這些檔案,所以將其轉賣給收藏家李盛鐸,李盛鐸又拿了6萬件送給溥儀

幾年後,國家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為了不讓這些檔案再流落民間,於是花了18000元從李勝澤的手中買了過來。

就這樣,這批檔案在短短數年間幾易其主,輾轉損失了大半。

無價之寶!曾被當廢紙賣4000元,如今幾十億也買不回!

到“國家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將這些檔案買回來的時候,

原本8000袋的內閣檔案,已經只剩下了300多袋。

現如今,這些檔案被妥善保存在中國歷史檔案館裡。

這些已經殘缺的檔案帶著歷經百年的滄桑,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個破碎的故事,讓人心痛不已。

這幾千袋官方明清史料、宋朝孤本的丟失,

失去的不止是他們本身,更令這部分明清史蹟,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就算有幾十個億能買的回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