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有事情,我才能給你打電話嗎?」

“一定要有事情,我才能給你打電話嗎?”

2018 / 06 / 20 星期三

出品 | 邊城情感

“還要多遠才能進入你的心

還要多久才能和你接近”

我有個從小玩到大的男生,小賈,在我心裡一直是鋼鐵直男。

談戀愛的時候,女生想他就會給他打電話,一開始他還挺開心,覺得是女生在意自己。

後來他就嫌煩,覺得說來說去都是那些話,“你吃飯了嗎?”“你幹嘛呢?”“下班了嗎?”

他就跟女生說,“沒事別打電話了,我忙著呢”。

他忙什麼呢?

打遊戲打球吃飯喝酒,輕輕鬆鬆就是一天。

女生怕他忙,都是挑晚上給他打電話。

他那句話說出來,女生也是一愣。

“什麼叫沒事別老打電話?我就是想跟你說說話、聽聽你的聲音,不可以嗎?”

小賈振振有詞:“那也不用每天打吧,有事再給我打電話唄。”

女生笑笑“你覺得什麼才叫有事?我每天也只是上班下班吃飯睡覺,你覺得什麼才叫有事?我得了癌症?我出車禍了?我快死了?要跟你說幾句遺言才叫有事?”

小賈無言以對,兩個人因為這個事吵了幾次,女生說累了主動提了分手。

小賈很不理解,說這些小姑娘,怎麼每天都有那麼多話可以聊?

我心想她不是有那麼多話可以聊,而是有很多話,只想跟你說。

“一定要有事情,我才能給你打電話嗎?”

我也認識幾個女生,都有過類似的情況。

喜歡一個人,就會時時刻刻想跟他講話,事無鉅細都想告訴對方,想在字字句句中談戀愛。但是對方要麼只是回一兩個字,要麼乾脆不回。

問他為什麼不回,他說沒看到、忘了、不知道說什麼。

問的次數多了,就是你無理取鬧胡攪蠻纏,再到最後,就變成了“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不要老是找我”。

什麼是特別的事情?

“我想你了”,這個理由夠特別嗎?

如果你非要從“每句話都要有實用價值”的標準來衡量,那確實沒什麼可說的。

不就是今天吃飯沒有、吃的什麼啊、昨天晚上睡的好不好...

不說好像也不會死對不對?

“一定要有事情,我才能給你打電話嗎?”

但如果都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那麼兩個人在一起也不需要講話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就是很平常的啊,每天按部就班的過著,只有“特別的事情”才能交流,那可能也不是什麼好事了吧。

談戀愛的第一個字就是“談”,戀愛本身就是由“廢話”組成的,開開心心和對方分享自己的一切。

而且怎麼會沒有話可以說?

雖然大家都過的差不多,但每天都會發生不一樣的事情,今天趕地鐵遇見了什麼有趣的事情,買早飯換了一個口味,常走的路堵車了,想看的電影看到了,想吃的蛋糕吃到了...

小時候是怎麼樣的調皮,上學的時候怎麼樣熱熱鬧鬧的度過了學習生涯,在遇到你之前,一個人的日子怎麼慢慢成長的。

想要了解對方,不就是在這些碎片聊天裡完成的嗎?

每個人的經歷,回想起來都是一本書,怎麼會沒有話聊?

是沒有話聊,還是你根本不願意聊?

“一定要有事情,我才能給你打電話嗎?”

我們都想知道戀愛是什麼,其實很簡單,戀愛是往上拼命翻頁也翻不到頭的聊天記錄,是兩個人小心翼翼珍藏起來的電影票根,是結伴出去旅行的行程安排,是一起吃過的飯、一起去過的地方、一起看過的每一道風景。

那些聊天記錄,是“我想你了,我想跟你說話”。

那些電影票根,是“我想你了,我想見你”。

那些旅行計劃,是“我想你了,我想跟你一起玩”。

哪一個更有意義,哪一個都有意義。

就像以前一個朋友,和男朋友異地,一有時間就會去看他。

每次中午吃飯,她都是帶飯節約錢,有時候沒錢了,站票慢車也要去,那些繁星滿天的夜晚,綠皮火車裡裝的都是對未來的嚮往。

這個朋友的事情,小賈也知道,忍不住問她,“你不累嗎?”

朋友說不累啊。

小賈說你圖什麼啊?

朋友一愣,“什麼都不圖啊,想他,就去唄。”

這次換小賈愣住了。

是啊,想了,所以就去了,為什麼要考慮有沒有意義、值不值得?

“一定要有事情,我才能給你打電話嗎?”

再後來,鋼鐵直男叒叒叒一次遇到了真愛,結了婚。

他現在不是那個只會說“沒事別找我的”人了,他老婆發消息,他都會找時間回,吃飯前先問老婆,“你中午吃什麼?”

當然他表面不承認,他說因為老婆打人很疼,他被打服的。

但他有一次和我說,他用這些年的時間弄明白了一個道理:

戀愛就是兩個人在一起,高高興興地說廢話。

我想和你說話。

因為我想你了。

這個理由夠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